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硝酸是一种氧化性酸,其氧化能力与自身浓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同一金属反应时,酸愈稀,则被还原的程度愈大,一般地说,浓硝酸总是被还原为 NO_2,稀硝酸通常被还原为 NO 和氧化态为 2价以下的产物。Cu 4HNO_3(浓)=Cu(NO_3)2 2NO_2↑ 2H_2O3Cu 8HNO_3(稀)=3Cu(NO_3)_2 2NO↑ 4H_2O然而,在中学教学中,学生对“浓硝酸被还原的程度小,而稀硝酸被还原的程度大”往往很难理解,并且容易  相似文献   

2.
一、守恒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常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例1 (2000年全国高考)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 mL 0.100 mol/LNa2S2O3溶液恰好把224 mL(标准状况下)Cl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2O32-将转化成( ) (A)S2- (B)S (C)SO32- (D)SO42- 解析:由于Na2S2O3中硫的平均化合价为+2价,由守恒规律可得:  相似文献   

3.
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在于具体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标定及化合价升降总数的计算.本文根据不同反应采用五种不同的标价方法,能达到快速配平的目的.一、定零标价法用常规方法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有困难时,可将该化合物中各元素都标为零价.例1.Fe_3P HNO_3——Fe(NO_3)_3 NO H_3PO_4 H_2O将Fe_3P中的铁和磷元素的化合价都定为零价,则元素化合价升降关系为:Fe 0→ 3 升高 3×3 P 0→ 5 升高5 共升高14|×3,N 5→ 2 降低3 共降低3|×14,可配得:3Fe_3P 41HNO_3=9Fe(NO_3)_3 14NO 3H_3PO_4 16H_2O.二、平均标价法当同一反应物中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出现两次时,可将它们同等对待,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予以平均标价.若方程式中出现双原子分子时,有关原子个数要扩大2倍.例2.NH_4NO_3——N_2 HNO_3 H_2O,  相似文献   

4.
因新教材没有编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内容,学生在运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时,常因变价元素的原子来源或去向不止一种,选不准配平的起点物质.现介绍一种快速配平法——起点物双箭头法并归类点拨,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加快配平进程.一、方法导学1.配平原则、依据(1)电子守恒: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或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2)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3)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和离子二合一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2.配平要领(1)选准配平的起点基准物质,确定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向.原则:①所选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在用来计算化合价升降总  相似文献   

5.
一、电子守恒法解题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而电解或电镀实际上也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同一时间内,阴极上物质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阳极上物质失去电子的数目,电子守恒法就是依据这种等量关系来解题的。 二、电子守恒法在解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应用 1.求元素的化合价 [例1](95年高考23题)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Na_2SO_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摩/升K_2Cr_2O_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相似文献   

6.
<正>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之一。处理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四个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的两剂、两反应、两性质、两产物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2.守恒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上,得电子总数与失电子总数相等,或者化合价降低总数等于化合价升高总数。3.价态规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元  相似文献   

7.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下称电子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下称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相等(下称电荷守恒);质子总数不变(下称质子守恒).利用这些规律建立线性方程,解这线性方程可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系数比,而后整理系数比并配平其它原子.利用该法不但可配平较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而且对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也适用,并能确定有多组合适系数的反应方程式的系数的数值关系式.下面结合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1)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辨析 错 .因化合物之间也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CO CuO △ Cu CO2 .2 )失电子难的原子 ,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很强 .辨析 错 .失电子难的原子可能获得电子的能力也很难 ,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3 )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辨析 错 .例如在HClO4 中的Cl为 7价 (最高价态 ) ,在HClO中Cl为 1价 ,而实际上 ,HClO4 的氧化性没有HClO的强 .4)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辨析 不一定 .如阳离子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且以还原性为主 ;阴离子Mn…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哪些规律1.守恒规律(1)电子得失守恒: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2)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在任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2005,(4)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反应的先后规律在溶液中如果存在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当向溶液中加入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时,还原剂(或氧化剂)先把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氧化剂(或还原剂)还原(或氧化)。如:已知溶液中存在AgNO3、Cu(NO3)2,向此溶液中加入Fe粉时,Fe粉先与AgNO3反应,当AgNO3完全反应后,剩余的Fe粉再与Cu(NO3)2反应。(2)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相等。此规律常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3)邻位转化规律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一、守恒法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只不过是原子间的化合与分解,即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因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反应中发生的电荷改变情况研究可见,既然反应前后物质均呈中性,所以非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呈中性,非氧化还原反应中阴、阳离子电荷总数应相等,而在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的总数应相等。二、守恒法的具体应用1.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法是依据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的原理,进行计算或推断的一种方法。【例1】在化学反应A+B=C+D+E中,已知15gA与10.5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1.8g D和0.3mol E时,则E…  相似文献   

12.
<正>化学计算往往逃不过"三大守恒"定律,既原子守恒(质量守恒)、电子得失总数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指的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不变的,具体应用时,这里的原子还可以延伸为原子团和离子。电子得失总数守恒简称电子守恒,是指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的电子总数。电荷守恒指的是由于溶  相似文献   

13.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合价升降法1.配平依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必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2.配平标志(1)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相等.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题型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法”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所谓“得失电子守恒法”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获得的电子总数必然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相似文献   

15.
通常,在一个密闭的体系里,发生放出气体的反应,其体系内的压强应该是增大的;然而,若利用NO与O_2反应生成NO_2等的性质,则可以产生在密闭体系下发生放出气体反应而缩小压强的情形。 1、实验目的 (1)使学生加深认识一组系列反应:Cu与稀HNO_3,反应;NO与O_2反应;NO_2与H_2O反应; (2)使学生掌握放气反应的负压现象; (3)对学生进行逻辑知识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 2、实验原理 (1)3Cu+8HNO_3(稀)=3Cu(NO_3)2+4H_2O+2NO↑① 2NO+O_2=2NO_2 ② 3NO_2+H_2O=2HNO_3+NO ③ (2)在密闭体系内预留适量空气或氧气,控制反应①产生NO的量,反  相似文献   

16.
一、理顺知识脉络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图1)2简.氧记化为还:升原失反氧应化中还概念原之剂间,降的得区还别原与氧联化系剂.二.掌握几条重要规律1.价、电守恒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或化合价降低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总  相似文献   

17.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①电荷守恒,即得失电子总数相等;②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现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总结出常用的9种方法.1 顺配法先从氧化剂或还原剂开始入手配平.该配平法适用于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  相似文献   

18.
孙运利 《新高考》2006,(9):25-30
一、叙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结构1.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氧化剂l司时存在同时产生·还原剂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与应用(l)守恒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电子得、失总数相等。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强弱律: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反应生成弱氧化剂与弱还原剂。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应用: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亦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3)价…  相似文献   

19.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为化合价的变化.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必然有电子的转移,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电子守恒.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掌握电子守恒的内容容易,运用电子守恒解题却感到非常棘手.为此,笔者总结归纳了  相似文献   

20.
当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实质就是原子之间的化分和化合,即可推知某种元素的原子无论是在哪种物质中,反应前后其质量及物质的量都不会改变.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即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降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