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小琼 《广西教育》2004,(7B):46-47
语感即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包含对语言文字内涵正确丰富的理解,又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语感敏锐者,听辨中能快速捕捉话语信息,真切而具体地感受言外之意;阅读中能迅速鉴别和积累语言,深刻领悟文外之韵;表达时能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因此,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准确、深刻的理解鉴别和创造性运用的能力,它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中的感悟能力至关重要 ,有所感悟才能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鉴赏力和其内涵的深刻感受力 ,要让学生在研读中有所感悟 ,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3.
所谓语感,就是比较迅速而直接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语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强的孩子,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语言的内涵,抓住文字所表达的真情实感,领会语言的意境,甚至能够准确捕捉言语的弦外之意。而对于语感能力弱的孩子。远远不能达到这一效果。其实,不仅仅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日常人际交往,如何才能畅通无阻地交流,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人物对话是把握人物性格、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感悟文本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观照下,“人物对话”有效教学策略是:聚焦对话内容,读出话中“事”;观照对话情境,读出话中“人”;捕捉对话情感,读出话中“情”;揣摩对话样式,读出话中“形”。抓住人物对话,引领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走到阅读的高处。  相似文献   

6.
冒石宏 《小学生》2010,(2):40-41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应用形象思维,进行联想、想象,再现艺术形象,使之融入情感、进入意境、获得美的感受和艺术的熏陶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感悟能力训练的过程,引导学生透过关键句段、关键字词揣摩玩味,不仅体味到语言的丰富内涵和表达技巧,而且能因文悟道。因而,阅读教学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一、阅读教学感悟能力的特性阅读教学强调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围绕某个话题,通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人们感知语言文字材料时直觉地产生的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感受和理解。由于汉语言“重意会、重神摄、重具象”(王力语),因此,人对语言的体味和领悟尤其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若是有了敏锐的语感,听读,则能迅速、细致地感悟语言文字传达的丰富内涵;说写,则能捕捉确切、生动的词语,运用恰当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语感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在学生语文能力结构中,语感已占据了基础核心地位,正如叶圣陶先生言:“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9.
深化字词理解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捕捉那些经过精心锤炼的词语,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文品词,在情境中揣摩、品味、感受词语形象,领会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人文内蕴,获得鲜活立体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
阅读感悟不是生硬的"注入",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自主实践与体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全身心地沉潜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感悟、解读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思维成果,进而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语感就是语言感受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敏锐、丰富的语言感悟能力,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直接迅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理解力,也包含用语言文字准确、生动地反映生活的表现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不仅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语感敏锐者,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文字,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指出:要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分析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精读时,要引导学生在体会思想内涵、感悟揣摩语言的同  相似文献   

13.
语文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在课堂上认真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理念,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感知与概括能力、感悟与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及复述课文的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读有所得、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14.
感悟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以语言文字中的“事实和形象”的“感知”为基础,以阅读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为动力,由特殊捕捉一般,由形象提炼抽象,由局部窥探整体,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悟学习至少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多元性、直觉性特征。人文学科的学习,更侧重于感悟。科学学科的学习,更侧重于探究。同时,感悟学习和探究学习又是相辅相成的,感悟中包含着探究的成分,而探究必然也包含着感悟。感悟和探究是人们学习和思维的两翼、“两只手”、“两个轮子,”必须两翼齐飞、两手都要抓、双轮启动。  相似文献   

15.
阅读感悟不是生硬的"注入",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自主实践与体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全身心地沉潜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感悟、解读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去收获属于自己的思维成果,进而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感悟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以语言文字中的"事实和形象"的"感知"为基础,以阅读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为动力,由特殊捕捉一般,由形象提炼抽象,由局部窥探整体,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悟学习至少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多元性、直觉性特征.人文学科的学习,更侧重于感悟.科学学科的学习,更侧重于探究.同时,感悟学习和探究学习又是相辅相成的,感悟中包含着探究的成分,而探究必然也包含着感悟.感悟和探究是人们学习和思维的两翼、"两只手"、"两个轮子",必须两翼齐飞、两手都要抓、双轮启动.  相似文献   

17.
感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又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 ,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阅读感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阅读经验的有效积累 ,语文能力的综合反应 ,这需要反复锻炼 ,在读的实践中逐步养成。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既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活动 ,也不是一种单一的阅读理解 ,而应该是一种多维的综合的阅读心理过程。我认为它包括着以下几个方面内涵 ,教学中必须着力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感悟是对语意的迅速把握。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以理解语意开始的 ,离开对语意的理解 ,语言其他内含的感悟就没有基…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而逐步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信息,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得到的不是抽象的声音刺激或文字符号,而是对语言文字信息的真切而具体的感受。语感敏锐者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恰到好处地传递思维信息。  相似文献   

19.
毛辉 《培训与研究》2007,24(4):119-120
语感的实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知,在翻译中,它不仅有助于语言内涵的深层感悟,而且有助于语言内涵的再创造,因此在转达原作的音美、形美之时,更应以敏锐的眼光、酣沛的情感和贴切的语句再现原作的意象美和情趣美。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理解我国语言丰富的内涵和博大精深,让学生懂得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了不起的文化。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只有让学生多读,不断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享受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朗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