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的主体在教学,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什么样的数学课是高效率的课?怎样才能上一节高效率的课?也是我们每个老师经常思索的问题.随着教龄的增长,随着经验的增加,随着课程改革让我们理念的改变,我的脑子里逐渐出现了高效课堂的轮廓.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无论语文课堂注入怎样新的精神,无论语文课堂有什么样的改革,高效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何构筑理想的高效语文课堂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去把握。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自己的立场和作用长期以来,在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比比皆是,当然也许语言很精彩,也许知识很渊博,也许赢得阵阵的喝彩声,可是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学生这节课究竟学了什么?学生参与课堂的热  相似文献   

3.
课堂上动态生成的资源是学生探索、思考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利用能使课堂精彩纷呈.但怎样才能利用课堂上灵动生成的资源,把练习课也上得精彩起来呢?我在执教“乘法分配律”之后,专门安排了一节“乘法运算律”的练习课,下面结合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在练习课上如何促进和利用生成,从而彰显练习课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在一节优秀教师展示课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无可挑剔,听课的教师们也在入神地听,而我却发现了一个现象,有几个学生的眼神是涣散的,注意力不集中,目光飘离,还有几个在桌子底下做小动作。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怎么会有学生在课堂游离?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课堂游离"现象。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常看到公开课基本完美无缺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情景,却不禁反思:在这些起示范作用的精彩、优秀的课堂上,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火花在哪里闪现?语文教学独具魅力、体现人文关怀的美在哪里闪现?难道顺畅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6.
上学期,我上过一节接待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得到了听课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后.我整理课堂实录时发现:学生的表现的确很精彩,而作为教师的自己却不太“出彩”。是什么在牵引着课堂?是什么在激励着学生?学生的精彩从哪里  相似文献   

7.
听了一节由来自武汉的特级教师讲的观摩课——《古代英雄的石像》。深刻地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这节课上,学生的思维任意驰骋:生动形象的课本剧表演,精彩纷呈的课堂答辩,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像是给在座的听课教师注入了兴奋剂,让每一位教师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气息。毋庸置疑,这是一堂绝对精彩的好课。但留下来的疑问是:课堂放开了,是否就可以让学生信马由缰,不加控制?这节课还是有一点瑕疵的。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小石头为什么不相信历史?”时,发表了这样的见解:“历史历来是不…  相似文献   

8.
课堂,永远是学校教育的焦点,育人的一切诉求,都要通过课堂来实现。毋庸置疑,所有的老师都想把课上得精彩,上得让学生喜欢;所有的学生都想上精彩的课,喜欢能上精彩课的老师。那么,如何找寻并焕发课堂的活力,让课堂这个师生的精神家园饱含生命的张力呢?我认为是教学  相似文献   

9.
毕波 《江西教育》2010,(3):37-38
前段时间,在江西省第九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上,笔者上了“认识面积”一课。听课的专家和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终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笔者从这节课的磨课过程及其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真正地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以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打造精彩课堂,才能把握教学的主旋律,引领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登亮 《小学自然教学》2012,(12):M0002-M0002
今年我一共听了80余节课,很多课上得比较好,也有一些课上得不够好。听了之后,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很多时候,在上得成功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比较精彩,而在不成功的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么不着边际,要么平淡空泛,导致教学不顺畅。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断追求的.在一次省优秀课评比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吨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让我眼前一亮.从这节课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在揭示某个概念时,我们应创设多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不断地体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正因为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课堂上精彩的片段才会不断呈现.下面就本节课出现的一些精彩片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常常听见老师这样抱怨:认认真真备了课,精心设计了很多自认为精彩的教学环节,可是课堂上怎么就达不到预先设想的效果呢?名师的课堂上为什么总是能出现各种精彩瞬间呢?细细想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常常有学生脱口而出一些让人意外的话语,那便是打岔。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行为,老师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它打断了上课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课堂  相似文献   

13.
1是否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笔者曾听过两节《都市精灵》的同课异构公开课。第一位教者在初步引领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之后,便带领学生进入教师制作的网页世界,让他们围绕一些话题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如:鸟儿为什么会消失?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动物?我们怎样才能与动物和谐共处?课堂上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在网上讨论、公开交流这些问题的想法。听完了这节课,笔者脑中一直在想:这究竟是语文课还是借助语文教材而上的科学课?整节课,学生坐在计算机前点击鼠标,那些富有童真的读书声消失了,那些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无踪影了。课文中那些精彩的语言文字,学生在这节课上不知道感知了多少。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只有服务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才  相似文献   

14.
曾经听过两节有关表达感受的习作指导课,一节是靳家彦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教材上的习作课,一节是邢跃武老师上的自主开发的习作课。两节课的授课对象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意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唤醒学生习作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捕捉感受、表达真情,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放飞思想,完成习作。这两位老师的精彩教学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反思和改革习作教学提供了鲜活可感的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节仅仅45分钟的课,却让学生经历了作文的全过程,而且整个过程高潮迭起,学生作为写作的主体,时时有精彩的表现.实质是他们智慧的火花不断进发。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始终处于思维活跃、精神愉悦的状态.实属不易:我们不能不反思:一节高效率、高质量的作文课体现了哪些教学规律呢?  相似文献   

16.
一节好课,就是一节高效率之课。想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必须要在各个环节考虑周到,既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接受知识,又能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才是一节高效率的课。  相似文献   

17.
查晓玲 《江苏教育》2012,(Z3):13-16
【设计理念】这是一节"竞赛课"。说实话,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想了很多。一定要精彩,一定要圆熟,一定要吸引评委眼球,一定要获奖……可是,一连串的"一定"却把我自己给"定"住了,思路怎么也打不开,备课一度陷入僵局。怎么办?回到原点。这节课,我究竟想上成什么样?长期的低年级教学实践,让我对"识字"教学有颇多心得。我一直觉得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是"就字论字",就课本上那些生字,老师就这么教,学生就这么学,看似天经地义。其实,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都不是零起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了,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我会思考很多:教学情境如何巧妙,教学手段如何恰当,教学环节如何有效,教学用语如何精琢……但是许多时候教学效果并不比一节简单的、朴素的家常课好,因为我们忽视了学生精彩的发言和课堂中闪耀的智慧火花。而简约的生本课堂教学却是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探讨,它善待学生的差异,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必须预设,精彩离不开预设。因为教学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预设是什么?预设就是打算怎样来上这节课,预设就是如何解读教材、查阅资料,预设就是制定计划、形成教案。具体点说,预设就是:这节课我要教什么?我要学生怎么样?我准备采用何种方法?我期望学生怎么回答?想深点想远点还有:学生的理想状态怎样?学生的现实状况如何?学生有不同反应我该怎么办?学生思维跑出了设定的轨道我该作何打算?可以说,预设越精,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课堂也就越精彩。那么,课堂教学该怎样预设,又要预设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一、要“完美”还是要真实相信在第二会场听课的老师,一定对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有深刻的印象。说这节课“完美”,是因为这节课上得“太顺了”,听到结尾处,在佩服罗老师教学设计的完美、课堂表现的精彩以及学生的出色发挥之余,忽然又生出些许遗憾来,总感觉老师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