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他们大多生活在放任自流和情感教育缺失的环境中,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  相似文献   

2.
张立东 《甘肃教育》2014,(18):20-20
正"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剖析一下"留守儿童"问题。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国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开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越来越多农民外出务工,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导致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或心理发展的异常。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应该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或外出务工,在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还有一些孩子脾气变得暴躁、任性,打架斗殴、侮骂同学和师长,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路下滑,或者一直处于低谷。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他们家中只留下了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儿童,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群体应运而生.留守儿童队伍的不断壮大,已成为农村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比较少,难以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当他们遇到困惑、烦恼的时候,难以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就应该更多地去关爱这群孩子,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权淑兰 《甘肃教育》2014,(13):39-39
正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既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下面,笔者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一词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指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员留置在户籍所在地的未成年子女。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或经商,其结果是产生了将近4000万的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却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生活中也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瑜  杨艳 《贵州教育》2010,(7):11-12,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务工维持生计,不得不把小孩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无法接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向城市转移。而这些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已多为人父母,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寄养在亲戚家。因此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转成为社会问题。因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由于无法拥有父母在思想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并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而对自身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身在家乡的孩子却因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道德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又以道德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出,成为了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长期的父母分离状态,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经常性缺失父母关怀,给其成长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心理成长历程更加烦琐、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会不稳定性。在深入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时期,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做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养成教育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陈先进 《生活教育》2014,(19):103-104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尤其在农村留守儿童中表现突出。本文着重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与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学校关怀:打造"留守儿童"成长的生命绿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关怀的缺位,阻碍了身心的正常发展。学校应该填补留守儿童家庭职能的空白,让学校关怀为农村留守儿童打造一方生命成长的绿洲。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因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呵护,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归属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留守儿童父母、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许多学生的父母都到城市里打工,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家中,由于这些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在其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在心理上受到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时间长了,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如何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现在笔者就自己针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调查了解,建立档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针对学校的留守儿童,我要先对他们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住址、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一名基层农村幼儿园老师,我每天都和幼儿生活在一起,伴着他们成长,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但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随之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在小小年纪,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关注和呵护,心理上缺失了父母的引导和帮助,极易造成留守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异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转型中衍生的新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因父母外出打工具有鲜明的不健全性。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状况,预防留守儿童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途径,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据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而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占的比例已超过一半,近日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由于长期远离父母,逾四成留守儿童感到孤单,三成以上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卫生问题。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重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着力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班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全国妇联2017年所发布的调查报告,我国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7000万人,已经超过了全国儿童总数的四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难以抵御外界的凶险,溺水、性侵和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关系留守儿童成长的学习状况也迟迟未有改善。基于上述状况,笔者总结了陇中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并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一、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1.缺失父母教育。父母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亲子关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会缺少安全感和自尊心,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