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拨导学"教学法是一种具有新型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教师的"点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探索、实践,主动获取知识.作为教师,则立足于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索""求知"的环境,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相机诱导,适时点拨.所谓"点",就是在关键地方,关键问题,关键时候,给学生一些启发;所谓"拨",就是用语言、动作,或必要的教具以及现代的教学手段拨误为正,拨疑为悟;所谓"导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诱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点拨导学"教学法有五个基本环节(预习导学,讨论导向,启智导思,课堂导练,复习导法),它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教学合一"的思想,是变传统教学中的"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学程导航"的核心理念是"以学定教",倡导构建学生"学"和"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动"起来,自主去学习新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尚未解决的问题作适时的引导、点拨,最后再通过自主的"练",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教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想当好课堂上的"主持人",教师就不能只关注自己教,而要引导学生主动学,学生耐心地倾听,教师恰如其分地点拨,实现师生良好的学习互动。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则须疑",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初一学生刚入学时,凡有学生就生僻字、词向笔者提出疑问,笔者绝不  相似文献   

4.
周斌 《辽宁教育》2014,(9):65-6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门艺术。所谓"点",就是指点、引导。"点"什么?点要害处,点重点处,在关键地方、关键问题、关键时候给学生以帮助,以启发,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地"干预",绝不袖手旁观,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理解。所谓"拨",就是拨云见日,帮助学生恍然大悟,掌握规律,启迪智慧,发展智能。为此,课改进行中的小学数学课堂不是不要教师的牵引,而是要求教师把握点拨的时机,适时地进行点拨,有效地调控课堂,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  相似文献   

5.
李艳升 《甘肃教育》2014,(15):66-66
正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思索、去求知。而在学生"我要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教师正确的"导"。这一过程中的"导",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放任自流,而应该是"引而不发"。具体而言,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导",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教师双方围绕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教师所承担的更多的是点拨与引领、激励与促动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课堂,保障学生文本阅读和课堂学习的整体效率。本文提出要"预留自主空间,为高效课堂护航;提供多维策略,为让学课堂奠基;尊重动态生成,为让学课堂助力;落实多元评价,为让学课堂筑架"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讲计划",是指在教师的多元引导下,鼓励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学进去、讲出来,通过"学与讲"的多元体验,掌握基本的汉字应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入"学讲计划",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识字环境,给学生带来真切的识字体验,使学生在"学与讲"的过程中获得学习认知,提升课堂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为优化教学环境,创造和谐课堂,教师的"教"必须致力于"引导",服务于"学",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自主课堂并不是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彻底的"旁观者",而是需要教师以一种充满智慧的姿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全程参与。在适当的时机介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点拨和调控作用,激发学生更深入、持久地展开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一、对话不明时适时点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和沟通情感的必经途径。但受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束缚和心理年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7):33-34
语文课堂本应是生动有趣的,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毫无积极性。因此,确立"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新观念,真正做到让高中课堂"活"起来,是关键。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让课堂教学活力四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让语文教学课堂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必须从创新教学中走出一条新路.根据8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点拨和引导,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积极营造一种以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和积极探究的空间,使物理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乐土.现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2.
在课改的今天,有效教学不仅要从教的角度探讨有效性,让学生"学会",还要从学的角度探讨有效性,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五环节递进式’教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主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教学过程是一个从"尝试自学"到"有效指导、精讲点拨"再到"实践应用"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一个有利于终身学习的、高质量的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自己和学生,而不是把课堂完全给学生,教师千万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要构建好一个好的教学平台让学生来唱戏,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关键是尺度、对象和时候,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教师如何在阅读、写作教学中实现"高效精品课堂",这需要教师不断去研究、反思、实践,激励学生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读书、去思考。同时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敏给他们点拨和启发。从不断地尝试中汲取有效、实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老师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引路人,要经常变换方法加以引导,让他们产生好奇感、新鲜感,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体味读书的快乐。"高效精品课堂的精神体验是教师上得舒服,学生学得舒服。"只有教师引导有效,学生学得有效,教学才能体现高效。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可在平时的课堂上,总会见到许多学生"目瞪口呆",对英语学习"索然无味"。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中"灵动起来",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探究并解决的问题。古往今来,凡是在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究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但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中,只是打着"以生为本"的旗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在课堂中实行的是满堂灌或满堂问的学习方式,即"以教定学"。这种学习方式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的"教"决定学生的"学",从而严重制约着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笔者认为"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和"会学",这就是"为学而教"。正是为了实现这样理想的课堂而构建"学导课堂"。如何构建"学导课堂"?笔者从"学导课堂"的理解到"学导课堂"应该做到让学于生、还学于生,以及"学导课堂"中如何去"导"等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课堂点拨是门艺术,教师点拨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能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给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又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培养创新意识。从这一角度说,课堂点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叶澜教授也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观念,越来越得到教师的共鸣,社会的认可。"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而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也很欠缺,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激发学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洞察秋毫,看准时机,瞄准方向,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时而教,适时点拨。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拨,便让学生了然于心,掌握课文的要旨;教师在迷糊处提醒,便让学生能自解其难。一、在学生情趣盎然处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点拨要讲求时机。点拨时机的出现,有时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把握。  相似文献   

20.
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重"教"轻"学",学生被动接受学习,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新课程理念指引下,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学为主",注重阅读方法的引领,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在合作探究中学、在成果交流中学、在评价点拨中学,从而让阅读教学更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