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拉特前旗山旱牧区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 ,阴山山脉的中西部。地形、地貌为低山丘陵区 ,海拨高程为 1 6 0 0米~ 2 3 0 0米。总面积为 51 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近 50 0 0平方公里。山旱牧区包括大佘太镇、巴音花镇等乡、镇、苏木 ,总人口 8.6万余人。近几年来 ,山旱牧区的水利事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 ,有效灌溉面积由 1 986年的 2 0万亩发展到 40多万亩。但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部分地区地下水位已持续下降形成漏斗。水资源已成为我旗山旱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 乌拉特前旗山旱牧区水资源的特点1 .1 水…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我国建设中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宜农荒地最多的开荒重点省区。全省宜农荒地面积1.13亿亩,几乎等于现有耕地面积。在宜农荒地中,甸子地面积占54%,约有0.61亿亩,而且分布较广(图1),其中大兴安岭地区1913万亩、呼伦贝尔盟1596万亩、黑河地区874万亩、合江地区398万亩、伊春市291万亩、牡丹江地区243万亩、嫩江地区237万亩。因此,如何开垦利用好甸子地是很重要的。我们于1973—1977年对该地区荒地  相似文献   

3.
徐志康 《资源科学》1985,7(2):27-33
京津唐地区是全国城镇工业集聚区之一,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全区总土地面积52251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0.5%。1982年区内总人口2746.7万人,约占全国的2.7%,平均每平方公里525人。本区农业人口约1645.66万人,现有耕地3041.21万亩,占本区总土地面积的38.8%,平均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85亩,每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4.9亩。由于城镇工业集中,工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恶化农业生态环境,作物结构不够协调,耕地利用不尽充分合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王敏夫 《资源科学》1991,13(1):20-24
荆州地区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岗、丘、低山面积占33.24%,其中荒山166.9万亩。为合理开发这片荒山资源,从1986年起,我们利用林业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建立起慌山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小斑立地类型开发利用方向评价,立地条件分类和主要造林树种宜度评判,从而为制定荆州地区荒山资源开发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滴灌     
一、滴灌近况 滴灌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化的灌水技术。它是利用低压管道和滴头,把水和液态肥料自动地输送到作物根系发达的土层上,满足作物的需要。1965年澳大利亚开始试验滴灌,1974年发展到15万亩。1970年,美国开始建立第一批经营性质的滴灌系统,灌溉面积约9000亩。1974年发展到45万亩。根据1974年资料,美国每年滴灌面积增长75~100%,并且打算在五年左右的时间内,滴灌面积增加到130余万亩,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滴灌面积的总和。为此,美国在许多大学设立了滴灌方面的课程,开办了专修班,也有许多专家从事  相似文献   

6.
康绍忠 《资源科学》1988,10(2):42-48
黄土高原地区包括山西全部、河南西北端、陕西北部及关中地区、甘肃东部及中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河湟流域及宁夏贺兰山以东、内蒙古大青山以南的黄河前后套广大平原地区,面积约44.911万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6%。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西部在  相似文献   

7.
岩溶俗称喀斯特,是在碳酸盐类可溶性岩石分布区发育的一种独特的地质作用和现象,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层经过化学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溶蚀现象的总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总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因此在公路隧道的施工中将不可避免的穿越岩溶地区。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各地纷纷兴建了不少的公路隧道。在穿越特殊地质条件区的时候隧道经常会通过溶岩地区。新和隧道属贵新公路都匀至新寨段改扩建工程第十一合同段,重点介绍了新和隧道在通过溶岩地质区时的工程处理手段。为公路隧道溶岩区处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全国海涂概况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沿海滩涂面积据估算约为15000万亩,为全国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全国每年继续淤成的滩涂面积约40~50万亩,到二○○○年约增淤1000万亩。海涂是一种潜力巨大,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滩涂的土壤中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养份,可供发展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土资源状况面临日益严重的局面。1985年全国减少耕地2390万亩,1987年减少1162万亩,1987年减少1226万亩。近2年耕地减少的势头有所缓减,但仍有300万亩以上。解放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扩大近1倍。东北、华北、西北沙漠化面积约占10%以上。据联合国分析资料,全世界约有35%以上的土地处在沙漠化威胁下,每年有2000万ha耕地沙漠化。同样,我国约有6000万亩耕地,7000多万亩草场处于沙漠化的威胁下。我  相似文献   

10.
纵观全球,人类对沿海和岛屿的使用效率远远大于内陆,沿海经济和沿海生存空间在整个人类社会占有非常重要地位。中国的沿海地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点地区,目前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这三个经济圈均是在原有经济基础上以大都市为中心,以工业为先导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如今沿海仍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当属北部湾。北部湾位于南海的西北部,北靠广东、广西,南接海南宝岛,西邻印度支那半岛的越南,东含雷州半岛和琼州海峡,东西跨度约550公里,南北延伸约400公里,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域13万…  相似文献   

11.
好品种     
“南特号”水稻 1934年江西农学院叶常丰、許傅桢等选育了一种优良的稻种,这就是有名的“南特号”。开始的时候,它只在江西、湖南、福建三省有少量的推广。1940年面积仅仅有4万五千亩。1948年扩大到10万多亩。解放以后,由于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广,种植地区迅速扩大,“南特号”的声誉在我国的秈稻区普遍流傳,很受广大农民的欢迎。1956年由原来的三省扩大到九省:广东、湖北、安徽、浙江、四川,江苏六省也推广了这种秈稻。种植面积由1950年的33万亩,扩大到2,810万亩,扩大了85倍, “南特号”所以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是因为它具  相似文献   

12.
岳西县位于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地跨江淮分水岭,全县总人口40万,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流域面积1856平方公里,淮河流域面积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人均5分亩;山场面积272万亩,人均7亩,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县。境内山青水碧,群峰玉立,川谷纵横,林壑幽深,最高峰海拔1751米,千米以上山峰66座,全县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无霜期213天,降雨量1445.82mm,日照2070.5小时。岳西是纯山区县、革命老区县、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又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相似文献   

13.
汪烨 《华夏星火》2020,(4):30-34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3月6日发布的病虫情报,初步统计在7省(区)176个县(市、区)查见草地贪夜蛾幼虫,累计发生面积76万亩,目前发生面积近55万亩。云南、海南、广东等省发生普遍,部分地区虫量较高。相关专家一致认为,2020年草地贪夜蛾北迁时间更早、发生区域更广、危害程度更重,防控任务更艰巨。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07,(12X):49-49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宣布,良渚遗址考古勘探表明,莫角山四周存在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良渚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总面积290多万平方米。专家认为,这不但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堪称我国继殷墟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5.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高原中南部乌盟前山地区,境内南有马头山,北有蛮汉山,中有岱海滩,全县总土地面积3 458.5km2,其中丘陵山区占71.3%,滩川区占22.2%,水域占6.5%,素有"两山夹一湖,七山一水二分滩"之称,全县120万亩耕地,仅有水浇地23万亩,其余均属坡梁旱地.凉城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也是自治区贫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2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8万.年均降水量427mm左右,且集中在7~9月份.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干旱缺水成了制约我县山区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丘区水源条件差,人畜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生存环境恶劣,部分农户不得不举家搬迁,落户他乡.  相似文献   

16.
基本概况 贵州省德江县位于黔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与娄山山系交界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为立体农业气候区,有生物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国土总面积约311.096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5.9万亩(旱地21.9万亩)。全县2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总人口48.1995万人,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中上游地区矿产与水资源及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屠晓峰 《资源科学》1992,14(1):26-30
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黄土高原地区,跨晋、陕、甘、宁、青、蒙、豫七省(区)。总面积约73万km~2,总人口7269万人,耕地面积约1.8亿亩。这一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能源和重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基地。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结构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将起关键性的作用。同时,由于该地区地处我国东部与西部的连接地带,所以其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势的发挥对于增加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全国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2458万亩,增幅近30%。农业部从2002年起,以旱作地区为重点在全国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年期间应用面积增加了100倍,2012年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超过1亿亩,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神山年保玉则年保玉则,又称果洛山,属巴颜喀拉山,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索呼日麻乡境内,主峰海拔5369米,是巴颜喀拉山的最高峰。年保玉则区域平均海拔4800米,幅员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是最重要的关键物种分布区域之一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之一,在青藏高原地区极具代表性,2005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20.
锦州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约50万亩,平均年产30万吨,平均亩产约600公斤,如能够合理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应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从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等技术角度出发,对锦州地区水稻高产栽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