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与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本文从构建和营造发散点出发,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谈谈笔者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2.
一、培养学生导读的超常力超常力 是一种超越常态的思考能力,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关键。培养超常力要注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指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朝着各种可能解决的方向去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思维方式不拘泥于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其重要特征是求异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黄文榕 《考试周刊》2008,(6):182-183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多角度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以反思、概念、知识、方法和问题为发散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4.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在人的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倡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在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发散性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来实现的.既然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发散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它是指从一个给定的信息或条件为出发点,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究、逆向反复比较,如此产生诸多联想,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发散,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或者获得其他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结果.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拓型思维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构发散点--发散思维能力培养之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点工程'".发散思维多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性和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主要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8.
发散性思维是以知识和智力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智力的发散性思维的综合能力就是创造力.发散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求异,这是一种不按常规、大胆设想,从同一信息来源,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变化,产生为数众多的输出,以探索尽可能多的答案的思维形式.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及时反馈知识储存信息,  相似文献   

9.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指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灵活与广阔程度,是一种不以常规而求变,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而不是单一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品质,其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等。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本文从构建和营造发散点出发,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谈谈笔者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0.
<正>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可以避免思维的单一性,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呆滞,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进行创造性学习,把数学学活、学好的有效方法之一.发散思维不受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其结果是由已知导出未知,发现新事物和新理论.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能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则定能使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想象丰富,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能不拘一格地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不同范围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的思维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造发散思维的条件或环境,如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提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多方向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来实现的。既然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着直接的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尤为重要."激活"发散思维,促进目标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正>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即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或者是辐射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这是一种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拘泥于常规,能突破思维定式、冲破固定模式,在解决问题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议、一题多解的训练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按常规、求新图异,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知识的局限和束缚,其结果可能由已知导致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它具有三个特征:流畅、变通和独特。下面从三个特征入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培养思维的...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思维在形式上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 ,它们都是学生学习思维的组成部分 .当今国内外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 ,这是未来“智力社会”所必须要求的 .物理学科是迄今为止发展得最为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具有结构严密 ,理论深奥 ,方法奇妙等特征 ,物理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 ,从不同方向 ,不同角度思考以求得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 .不论是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还是学生一生的…  相似文献   

17.
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不满足于唯一的答案,而指向于多种可能的答案,是多方向、多角度展开的。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仅可以使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经常化,而且有助于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现从三个方面没谈一下我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些作法。一、方法发散方法发散即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的思维活动要“多向”,不局限于单一角度,不受一种思路的束缚,为了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寻找出多样化的解题方式,谋求多种可能性。例如:“某服装厂计划生产72…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或条件,它是学生今后立足社会、成才创业必需具备的基础和保证。江总书记指出:“没有创造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可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指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创设学生积极思考的情境,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的求异意识;要让学生探…  相似文献   

19.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与福合思维(求同思维)相对的思维形式,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的一种思维形式。在议论文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和多途径地去寻找答案,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运用发散思维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发散思维教学法是教师为了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不依常规,不固成见,能独立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寻找答案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笔者在此略陈管见。一.诱导发散思维,鼓励独创精神,为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推测、发散、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发散性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它是同一来源材料以探求多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