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春风”     
经常见到有人引用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春天来临、一夜之间梨花盛开的景象,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这两句诗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的是西北边塞一夜大雪之后大地银妆素裹的景象,看那远远近近的树林,雪花凝结在上面,就像是千万棵梨树一夜之间都绽放出了白色的梨花。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本选入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这首诗写的是边防雪天的奇寒之景和朋友远别的惆怅之情。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在全诗意境和语境下显得颇不协调,大相径庭,甚至产生组接上的某种畸形。读到这两句虽不由心生暖意和美感,但前面描写的肃杀荒凉不能为此铺垫和反衬,而是煞此风景。尽管如此,“春风万里,梨花千树”这异常美丽的景象还是冲破压抑而令人惊喜、愉悦,但终不能尽情、畅怀。接下来这种奇趣和喜悦未能得到烘托、保持和延续,而一连串描写苦寒奇冷和铺  相似文献   

3.
达亮 《初中生》2008,(2):20-21
没有雪,冬天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方的雪.   ……  相似文献   

4.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地”到了八月就白雪纷飞了.就像忽然一夜间吹起了春风。使得“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句并非实写梨花.而是将纷飞的雪花比喻成盛开的梨花.真是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中的集中体现。随着学科领域的研究性学习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也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蓬勃景象。  相似文献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语出盛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而“雪”是诗人描写歌咏的核心。诗人把祖国北部边塞迅猛而来的飞雪,写得豪壮突兀,气势非凡。以花喻雪,并不是岑参的独创,而以  相似文献   

7.
没有雪,冬天就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北方的雪.  相似文献   

8.
教研沙龙这一新的校本教研方式,为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一夜之间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9.
管庆珏 《贵州教育》2012,(14):1+49-F0002,F0003
自2010年威中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提出“血心教育提素质”的举措以来,“五心”教育(忠心献给祖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在威宁大地好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0.
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自成高格”(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咏雪之千古名句。有“高格”的,自然就有“低格”的,兹录两首“低格”的咏雪诗于下: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如同春风,吹得网络教研“千树万树梨花开”。以下是\教师在网络教研世界中畅游和“触礁”的经历,是否会引起你的共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冬的前奏     
12月19日 雪 那天早上,拉开窗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映人眼帘。下雪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好一派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时下“平台”一词成了人们书面用语中的新热点,日渐流行开来。“信息平台”“交易平台”“技术平台”“政务平台”等举不胜举,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  相似文献   

14.
经常看到有人引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春天来临,一夜之间,春风催放了梨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岑参的这两句诗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的是在西北边塞地区,一夜大雪之后,大地银妆素裹。看那远远近近的树林,雪花凝结在上面,就像  相似文献   

15.
春天到了,梨树上开出雪白的花朵。佳菲把梨花开放的情景写了一篇日记,还引用了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河边,佳菲看到柳树,心里痒痒的,构思描写柳树的句子。她想着想着,贺知章的一句诗跳到眼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佳菲还记得寒假时写过一篇  相似文献   

1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中"忽如"一词的解释至今没有定论,比较常见的看法是将其译为"忽然好像",或是"好像"。实则此中的"忽如"是一个附加式合成双音词,义同"忽然",可译为"一下子,突然地","如"为词尾,无实义。结合先秦文献和中古文献用例,推断"如"是一个源于先秦文献中的衬字成分,其作为汉语复音词的基因,在中古汉语中广泛作为构词语素使用。基于此,我们判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可译为:"(仿佛)一夜春风吹过,突然间千树万树的梨花都开了"。  相似文献   

17.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被人们誉为咏雪的千古佳句。教师讲授本文时,于此句也是津津乐道。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描绘出这样的图景:好大的雪!一夜之间,雪压冬林,一团团,一簇簇,万树干枝,宛若争春的梨花灿然盛开。雪来之奇,雪景之美,观赏者心情之惊喜,无不跃然于纸上。它想象之奇丽,意境之精美,咏雪,它是当之无愧的名句。  相似文献   

18.
咏雪诗趣品     
冬天到了,每当看到 飘飘的雪花,总会想起各 种各样的雪诗。 雪诗中的千古绝唱 当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大风大雪,处处银装素裹,一个晶莹世界;琼枝玉叶,宛如千树万树怒放的梨花。这一比喻,传神地描绘出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灵动,透露出诗人的惊喜之情,富有神韵。 雪诗中最俚俗的,当首推唐朝张打油的那首《咏雪》“打油诗”了:“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因为雪大,才有了“江上一笼统”这种大全景式的远景;还有三个特写镜…  相似文献   

1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代表作,作品对雪域风光的描绘,对边塞生活的反映,自是不言自明的。特别是其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之新颖贴切,历来为人们所赞赏和传诵。然而,从全诗总体上来把握,我认为作品令人叹服的特点当是“空”的艺术,即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相似文献   

20.
向唯物史观和社会辩证法挺进:近年国内人权实质研究述评胡义成康中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人权状况》发表后,人权研究在我国迅速成为“热门”。近两三年来。我国出版和发表了大量人权问题著述,其中一些水平相当不错。在人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