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损害赔偿是秦汉立法所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出土的法律资料来看,主要针对财产损害赔偿,涉及赔偿的形态、范围、原则,法律还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规定了几种实现方式,并在执行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这些内容表明秦汉财产赔偿制度已形成初步的体系。秦汉财产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物,是当时各种社会关系的直接反映,因此考察当时财产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内容,全面分析和总结它的功能,对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秦汉法律的真实面貌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唐代社会,财产损害赔偿是国家立法所涉及的重要方面.法律对财产作了较为明确的分类,即畜产、器物和田宅等三方面,对于侵害各类官私财产的行为,侵害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律在赔偿责任的构成、适用范围、原则、数额计算、免责等方面的都有明确的规定,这表明唐代有关财产损害赔偿制度已逐步完善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3.
夫妻财产制度是我国关于夫妻财产所有权问题的一项法律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婚姻法》的一个突出进步.夫妻财产制度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夫妻结婚前和结婚后所得到的财产的归属权、管理权、使用权、以及对债务的还款等等.我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是夫妻财产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设定主要是为了确保夫妻财产的合法权益,避免财产纠纷,提高公证的社会公信力,对保护夫妻间合法权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精神对于人的生活越来越重要,面对精神遭受的伤害,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是救济无过错配偶一方权益的重要方法,是现代法律人性色彩的集中体现,也是各国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仍存在严重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依据、适用范围、主体等问题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称的法人主要是指赢利的企业法人.法人的人格权是与法人的财产权相对应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法人的人格权可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法人的人格权遭受侵害会对法人产生巨大的、潜在的、持续的甚至致命的影响.因此应从我国法律制度和司法实际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财产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来共同实现对遭受侵害的法人人格权的救济,以全面保护法人的合法权益,制裁不法侵权行为,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保证法人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商品经济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本质上是不能量化的,但从法律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精神理论出发,可以对其做出主观评价。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法律文化的发展,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成为法学理论界、司法实务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度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涵义、历史发展、赔偿范围、赔偿数额的确定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是我国离婚立法改革的突出成就,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关法律规定得比较简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应从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适用范围、赔偿义务主体、归责原则、赔偿数额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法认为,非财产损害赔偿只存在于侵权领域,而不适用违约责任。关于这个问题,我国立法上尚无明确规定,学理上则存在不同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某些特定合同关系中,违约方的违约行为可能会引起对方当事人的精神损害、人身损害等非财产损害,而且从司法实践来看,确立违约非财产损害赔偿制度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因此,我们应尝试建立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精神损害赔偿是民商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从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适用范围、赔偿标准及其立法冲突等方面阐述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提出相应的建议,并肯定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0.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2001年修正后的新《婚姻法》增加的一个内容,它是婚姻法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请求权的行使以及确定赔偿数额的因素等方面,探讨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并对完善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