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监测说明: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报刊零售发行的监测机构,公司监测报刊种类有30余类900多种.本次调查数据是以2005~2006年期间世纪华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西安、重庆、南京、沈阳、武汉等10城市的报刊零售市场的连续监测为基础,对17类报刊347份报纸和杂志的零售市场概述.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世纪华文所监测的城市扩展至30个,报刊零售监测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型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沿海重点城市),并且对部分种类报刊从季度实时监测发展到月度连续监测.以下为2005~2006年期间10城市IT类报纸零售发行状况.  相似文献   

2.
在新技术及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2009年中国报业广告市场与发行市场表现各异,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突显。2009年依据世纪华文对全国40个大中小城市的市场调研(第三方客观的数据收集),通过包括零售市场的平均销量、有售点平均销量、实销率与覆盖率、潜力机会、竞争渗透分析,部分城市订阅及读者分布与竞争状况、读者消费偏好与广告影响研究等方面,对中国报业市场上主流媒体,以都市报、服务类周报,时政类、财经类、IT类报纸为代表进行分析,旨在反映中国报业发行市场全貌,推出品牌媒体,促进中国报业更为良性发展。本次调研数据,世纪华文沿用SIS报刊研究体系和SRR研究系统,重点从主要类别报纸的零售发行,及都市报的零售及订阅发行(含家庭订阅和单位订阅)、读者研究三个方面,在2009年对中国报业市场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述。下文重点从发行视角透视当前中国报业市场动态和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3.
《传媒》2007,(3):76-76
监测说明: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报刊零售发行的监测机构.公司监测报刊种类有30余类900多种。本次调查数据是以2005~2006年期间世纪华文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西安、重庆。南京,沈阳、武汉等10城市的报刊零售市场的连续监测为基础。对17类报刊347份报纸和杂志的零售市场概述。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世纪华文所监测的城市扩展至30个。报刊零售监测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型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沿海重点城市).并且对部分种类报刊从季度实时监测发展到月度连续监测。以下为2005~2006年期间10城市IT类报纸零售发行状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08,(7)
2008年3月世纪华文对近600多种报刊在22个城市进行了连续监测。从监测结果来看,2007至2008年间,各城市都市报销量持续上升,市场竞争激烈;对于期刊来说,受市场需求影响,总体销量也呈上升趋势,其中时尚类、汽车类销量变化不大,儿童类、旅游类、期刊销量上升较快。根据北京世纪华文连续监测和2008年第一季度监测数据的显示,我们对2008年的报刊业市场现状与趋势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崔江红 《传媒》2012,(10):48-50
从世纪华文所监测的期刊发行市场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各类期刊发行市场基本保持稳定,不同类别期刊有增有减,并呈现出市场高集中度,一线城市仍是竞争主战场,部分二、三线城市具有增长潜力的竞争局面。市场竞争详情如何?呈现出何种发展态势?本文依据世纪华文对全国五大区域30余座城市所做的零售发行市场监测,对主要类别期刊零售发行市场进行详细分析。此次监测的30余个大中型城市,既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也包括省会城市和各省  相似文献   

6.
崔江红 《传媒》2011,(10):28-31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报刊零售发行市场也是最为繁荣的一座城市,其中都市报更是一支活跃的力量。对于北京的都市报市场,世纪华文常年监测。近年来,在经历金融危机、纸张涨价、新媒体冲击、报纸涨价等一系列市场冲击与变化后,2010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北京都市报依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下半年,世纪华文对合肥都市报零售市场进行了连续监测.所监测的报纸为<合肥晚报><新安晚报><江淮晨报><安徽商报>和<安徽市场报>5份都市报.与上半年相比.<合肥晚报><汀淮晨报><安徽市场报>市场份额得到增长,其他两份报纸出现下降,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世纪华文对全国都市报零售市场的监测,已由几年前的不到十个城市,至今已扩展到全国大中小40个城市范围,郑州都市报也在长年监测范围之内.2008年郑州都市报与多家城市一样,同样经历了因新闻纸涨价而上调价格的过程,与其它几座城市同城涨价有所不同的是,<大河报>率先调价至一元,其他几份报纸尚在酝酿与观望之中.郑州都市报零售市场格局是否有所改变?竞争呈何种态势?下面我们对2008年下半年郑州都市报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报刊之友》2010,(4):115-116
2009年,世纪华文沿用SIS报刊研究体系和SRR研究系统,对全国报纸发行市场做了连续性监测,研究的内容主要分报纸发行和读者研究两个角度,其中,发行部分细分为零售发行与订阅发行(含家庭订阅和单位订阅)。依据渊研数据,我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南京、珠三角地区、沈阳的报刊发行作为典型案例,对都市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北京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咨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报刊零售发行的监测机构,公司监测报刊种类有30余类900多种.本次财经类报纸所用的数据是2006年下半年世纪华文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成都、长沙、福州、西安、杭州、重庆、南京、沈阳、武汉、济南、天津、石家庄、太原等17城市的报刊零售市场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10,(4):115-116
2009年,世纪华文沿用SIS报刊研究体系和SRR研究系统,对全国报纸发行市场做了连续性监测,研究的内容主要分报纸发行和读者研究两个角度,其中,发行部分细分为零售发  相似文献   

12.
《传媒》2007,(6):76-77
世纪华文SIS报刊零售连续监测体系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的5个重要城市(广州、东莞、佛山、中山、江门)的15份都市报进行了连续监测.研究发现,近两年珠三角地区报业竞争格局有着潜在的变化:变化之一在于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有所削弱,三大报纸(<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在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竞争脚步加速.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别化等指标,分析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研究表明,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呈现"三高"和"三缺乏"特征,即都市报发行市场集中度很高,缺乏跨区域竞争优势;市场进入壁垒很高,缺乏市场退出机制;报纸趋同程度较高,缺乏差别化竞争。上述发现对于优化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崔江红  蔡正鹏 《传媒》2012,(3):42-43
上海是我国经济金融中心城市之一,有着较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此同时,上海报业市场颇为繁荣,既有本地报纸《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也包括《扬子晚报》等异地进入的报纸,其中上海本地报纸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世纪华文所监测的上海综合类  相似文献   

15.
世纪华文对报刊媒体零售市场长年连续监测,所监测的女性高码洋时尚类期刊是指市场零售价在20元(含20元)以上的女性类时尚期刊,所监测的17城市为北京、长沙、成都、大连、广州、上海等城市.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2008,(11)
2008年10月世纪华文对深圳9份都市报,在福田、盐田、宝安、罗湖、南山五个地区150余个报摊亭进行了零售监测与定量研究,调查媒体包括《南方都市报》《晶报》《深圳特区报》《深圳晚报》《深圳商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深圳日报》和《南方日报》,采用的是世纪华文SIS报刊连续发行监测分析体系。对深圳都市报报业零售市场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家居类期刊在我国期刊市场上一直是一个没有太多波澜的一类,据世纪华文长年监测来看,市场格局基本稳定。看2008年的走势,几乎没有新刊介入,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市场格局,其中《瑞丽家居》全国销量仍以绝对优势排名第一,其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38%以上。《时尚家居》也保持了较好销售态势,平均销量达到了1.93份/摊,市场份额为32.74%,目前综合排名第二,两刊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主导市场竞争。《家居廊》《家饰》和《世界家苑》在竞争中实力较弱,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8.
田珂 《传媒》2012,(1):32-34
近几年内,全国都市报零售市场经历了较大的波动。2008年至2009年,由于纸价上涨、全球金融风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市报发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销量呈现下滑趋势。但在2010年与2011年两年,全国报刊发行市场迎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多数种类的报纸销售总量略有上升,北  相似文献   

19.
世纪华文 《今传媒》2009,(11):104-104
市场格局未发生改变强者愈强 2009年上半年,杭州都市报零售市场继续保持长期以来的格局.<都市快报>和<钱江晚报>依然排名前两位,并大幅领先,<今日早报><青年时报><每日商报>3份报纸销量偏低,分列后三位,在竞争中明显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农村报刊发行现状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锋  曹英群 《今传媒》2007,(11):22-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报纸发行曾取得了辉煌业绩,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省(市)委机关报纷纷创办农村类报,大多数报纸发行量达到50万份,不少农村报纸发行量超过百万份,并成立了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农村报纸发行量快速滑坡,近半数农民报停办或改办其他报纸,与城市都市报一派繁荣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