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吴建 《新闻界》2003,(5):36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最新下发的《关于落实〈中办、国办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指出,市(地、州、盟)级党委主管主办一份党报,市(地、州、盟)级党政各部门所办报刊一律停办,县级不办报刊,乡镇、村级组织,农村中小学等基层单位实行公费订阅报刊最高限额制度,公费订阅范围是《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省级党报党刊、地市级党报5种。②《细则》的推出和实施,对于地市级党报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首先,地市级党报刊作为公费订阅的五种党报党刊之一,保留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者》2014,(1):113
近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严格规范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严禁报刊违规发行的通知》。《通知》强调,严禁以党报党刊名义搭车发行或利用行政权力摊派发行其他报刊。由各级党组织负责征订的重点党报党刊是指《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中央办公厅《通知》中明确规定参照执行的报纸、地方党委机关报刊。其他各类报刊包括党报党刊所属子报子刊均不得列入  相似文献   

3.
成晓鹏 《今传媒》2007,(6):43-44
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38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的县市报被幸运地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当年,《昆山日报》依托名列全国百强县(市)榜首的昆山市,成为了县市报市场化改革的杰出代表,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继续独立运营.  相似文献   

4.
冯远顺 《新闻界》2005,(2):58-59
新世纪到来,热火朝天的媒体大战已由大城市蔓延到中小城市。一直稳坐钓鱼台的地市党报,蓦然发现自己被绑在残酷竞争的车轮上。虽然在全国报刊治理中绝大多数县(市)报停办了,但省级强势纸质媒体的挤压依旧使地市级党报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下面以1986年6月1日创刊的《东莞日报》为例,谈一谈地市级报纸应如何在省级大报的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扭转报刊发行混乱局面,保证重点党报党刊发行,辽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严禁报刊摊派发行的通知》。 《通知》规定:除中央和省重点党报党刊外,各级党政部门、群众团体一律不得为其上级部门和本部门主办的报刊下发征订文件、下达订阅指标,各种考核、评比和其他公务活动不得与订阅报刊挂钩,强行摊派。各行业报刊社要严格遵守辽宁省报刊发行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准在重点党报党刊发行前办理公费订阅事宜,扰乱发行秩序,挤占重点党报党刊的订阅经费;不准采取给高额发行回扣、馈赠高档纪念品或到境外及国内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在异常活跃的报刊零售市场上,鲜见党报的面容。地市级党报和直辖市党报因地域关系,或有一席之地,但省级党报却难觅踪迹。这既是办报人的尴尬,也是发行人的遗憾。2009年风生水起,《辽宁日报》开始进军报刊零售市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辽宁日报》每天在沈阳市的零售量突破两万份。业界为之侧目。这个市场不是等来的——身份转换与其他省级党报一样,《辽宁日报》的发  相似文献   

7.
张建仑 《传媒》2008,(11):88-89
2003年开展的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工作,终结了我国四级办党报的历史,所保留的县市报均退出党报序列,转而由省市报业集团或报社主管主办。由此,挂了多年党报牌子的县市报,成为了综合类服务性的区域报纸。  相似文献   

8.
汤才顺 《传媒观察》2002,(11):30-31
市场经济在不断向前推进,报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许多城市的报亭里,每天见到的林林总总各种报刊不下百种,办报难,办党报更难,是许多报纸老总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作为地市级党报,上面有中央大报和省级报业集团来攻城掠地,下面的县市报又会画地为牢,脚伸不进,受到的是双重挤压。那么,地市级党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对此,本刊这期特辟专栏予以研讨。这里刊发的是其中三家报纸老总的“一家之言”,相信读了以后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雷秀娟 《新闻传播》2010,(9):134-134
地市级党报是最基层党报,担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握舆论导向,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及时反映基层群众呼声。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荣使命。办好地市级党报意义重大,决定着党报能否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特色,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而做强做活要闻版更是重中之重,我们《七台河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新闻出版总署根据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精神制定的《实施细则》日前已经发出,要求中央、省、地、县四级党政机关等主办的报刊,在2003年9月底之前基本完成治理、调整和压缩工作,坚决纠正利用职权等不正当  相似文献   

11.
中央在2003年7月的报刊治理整顿中决定,县(市、旗、城市区)不办报,只允许保留少数地方人口50万以上、GDP不少于1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亿元以上、报社年广告收入在400万以上的报纸,符合条件的由地市级党报或省级党报有偿兼并。很多媒体评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报刊业  相似文献   

12.
王绘 《新闻战线》2013,(6):37-38
2006年以来,嘉兴日报开设了《南湖新闻》、《秀洲新闻》、《海盐新闻》三个县(区)版,每周刊出五个整版,并相应成立了南湖、秀洲和海盐三个分社。作为地市级党报的延伸和扩张,县(区)版既不同于主报,更不同于县报,要提升县(区)  相似文献   

13.
信息链接     
《今传媒》2004,(3):40-41
政策法规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加强管办分离和划转报刊管理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发出《关于对管办分离和划转报刊加强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实施管办分离,认真落实报刊划转。在实施管办分离中,要实施人员分离、财务分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辑部 《传媒》2003,(11):36-36
停办县市报是今年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农民负担工作中的一场重头戏。今年7月,中央决定,县(市、旗、城市区)不办报,只允许保留极少数已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有办报基础的县市报——当地人口在50万以上、GDP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报社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并经严格评估论证后,符合条件的可由地市级党报或省级党报有偿兼并。 县市报何处去?本刊在今年第8期特别策划了《市场改变命运——县市报之归去来兮》等一组文章,初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县市报的出路问题。三个月后的今天,县市报停办与否的命运大致尘埃落定,绝大部分县市级党报被停办,只保留一小部分经  相似文献   

15.
国内新闻界     
新闻出版署出台调整报刊结构意见经多方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新闻出版署《关于落实中央“两办”30号文件调整报刊结构的意见》,已于近日出台。这份《意见》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现有报纸可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划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或报业集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所办的报纸,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在3万份以下的予以撤销,继续办的报纸自2000年1月1日起一律自负盈亏,不再发文征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直接主管主办的期刊只保留一种,其余一律停办或划转;各司、局主管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或划转。  相似文献   

16.
进一步治理整顿提高报刊质量报刊结构调整基本完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保 《传媒》2000,(11):4-5
本刊讯 新闻出版署在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调整报刊结构通知的工作中,态度积极,措施有力,截至今年6月底,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 去年8月29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调整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报刊结构的通知》,主要解决"厅局办报刊与市场脱节,结构重复,消费公款,引起摊派而加重群众负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申健 《传媒观察》2007,(2):62-62
报业竞争日益加剧,尤其在都市类报纸的强力冲击下,地市级党报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为了争夺更多的读者群,争夺更多的广告资源,地市级党报纷纷设置了《财富》、《文化》、《教育》、《房产》等多种多样的周刊。与80年代末兴起的周末版、星期刊热相比,现在的地市级党报周刊品种更多,分类更细,并逐渐向行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新闻     
本刊讯据新华社4月9日消息,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对管办分离和划转报刊加强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组织纪律观念,高标准、严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治理措施。《通知》指出,报刊实行管办分离的具体要求是: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报刊治理与党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报刊治理 ,是指 2 0 0 3年年中开始的 ,较前两次报刊治理力度更大的整治行动。它有着鲜明的特点 :更加强调“管办分离” ,将相当一部分党报列为治理对象 ,实行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的结合。中央、省、省辖市级党报及尚存的县 (市、旗 )级党报 ,市场空间将有所扩大。但存在着以下有待探讨的问题 :现有党报能否有效占领由停办报刊所腾出的市场空间 ?停办报刊先前占有的订阅经费会在多大程度上转向党报 ?读者的眼球会不会因报刊治理而更专注于党报 ?新一轮报刊治理给党报带来了发展机遇 ,但机遇的最终获得并转化为党报的实际发展又非易事。党报要着重打好新闻信息权威发布牌、“民生”牌和舆论监督牌  相似文献   

20.
熊庆文 《新闻前哨》2001,(10):11-12
党报党刊理应成为报刊市场上的主导报刊,也就是说党报党刊发行量要高、社会影响力要大。然而,近年来不少党报订数下滑,发行量萎缩已成事实。据《新闻前哨》报道,全国326家地市级党报,2000年前发行5万份以上的80家,而2001年却不足50家。据襄樊市调查,党报在该市的发行量今年比去年下降30%左右。因此,一批党报呼吁:迅速遏制党报发行下滑局面。 党的新闻宣传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报应该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党报发行是报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宜昌日报社将报纸发行当作报社的基础工程来抓,面对仅有4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