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5—2011年间的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1153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总体规模较小,作者合作程度不高,论文发表期刊比较分散,论文质量不高,大多数论文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轻教学目标、学科建设,另外该研究领域的基金资助比例也偏少。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是高校自身,在教学科研立项和资金资助等方面应给予倾斜。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始终存在"形式化"现象,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首先是因为我国法学本科课程设置机制具有明显的理论印记,限制了高校自主开展法学教育的空间;其次是因为法学教师在业绩考评和职称评审机制的作用下偏爱法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使得他们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和动力;再次是因为法学本科生在成绩评定机制的压力下注重法学理论的学习,使得他们对法学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0-2009年十年间中国学者发表的55篇有关专门用途英语研究论文进行分类统计综述,了解中国学者研究ESP的作者群及发表刊物情况、ESP理论和实践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等,以引起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的注意,并为笔者探讨高职建筑类ESP课程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层面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法学本科教学实习是我国法学本科专业唯一的专业实践课程,该课程在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现今实习课程的开设完全“形式化”了,该课程从开设的目的、内容到具体的实施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保证这门课程的开设质量,应当立足于教学实习的课程性质,按照课程开设的规律、要求重新设计完善该课程。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我国开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课程与教学论这些年来的研究进展如何,是值得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我们以CNKI数据库之中国博硕论文数据库中发布的185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材料,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研究的领域、研究的对象、研究的主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描述2000年至2008年间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概貌及其与我国课程改革之间的互动情形。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消极影响与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强化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三项措施:确立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建立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和师资培训评聘机制;完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是依据我校“创办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定位,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研究本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定成绩等进行改革,并于2011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进行了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法学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然而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一再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有理论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法学教育缺乏特色、课程设置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司法考试要求有较大差距等因素.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可以从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尝试“专才”与“通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改变理论教学的方式方法与司法考试的要求接轨入手,改善目前法学教育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9.
法学本科教育在我国的整个法学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而法学论文写作在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中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现有的法学本科学位论文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强认识法学学位论文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对策,完善现有的法学学位论文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需要理论研究型人才,又需要实践型人才.法律职业的本质在于实践,这就决定了我国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法律职业人才.“实践型”正是“法律专科”“法学本科”和“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科学安排课程学习的时间和顺序,开展“判例教学”,模拟“法庭经验”,利用高校“法律援助中心”开展诊所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法制史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制史是法学本科的核心课程之一。从这一定位可以看出中国法制史在整个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从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法学内部各学科受重视的程度呈现颇为严重的失调:大多数师生对应用法学青睐有加,而理论法学,尤其是法史学则颇受冷遇。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本身的难度大、就业和升学压力大以及部分师生持有的重应用轻理论的主观态度。本文针对这些原因对中国法制史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索,旨在唤起人们对法史学的重视,避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沦为法律的工匠。  相似文献   

12.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在法学本科教育的历程中,法学理论教育得到足够的传递和延续,但法学教育实践性和技术性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重书本轻能力,重知识记忆轻事实思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考证轻事务操作等等似乎已经成为现今法学教育的常态与现实困境。作为实践性教育的新类型---数字化模拟法庭,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在法学教育改革的驱动下,有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商科院校法学本科商法学课程体系的个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商科院校法律本科对商法学课程进行个性化设计:将商法学课程群划分为法律课程主模块和商事课程支撑模块,将其融入公共基础课、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分级设计技能培养环节并拉长实践教学过程,从而充分发挥该课程提升商科类院校法学专业素养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14.
法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性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克服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弊端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适应21世纪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目前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性教学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理论教学时间与实践教学时间发生冲突等问题。在法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1996~2006年间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有关幼儿园课程这一选题的48篇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幼儿园课程研究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2000年后研究者对此愈加关注;研究具体内容涉及教学活动与反思、课程元研究、课程设计、课程与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潜课程等主题,其中对教学与反思的研究数量最多;2002年以后研究者在课程研究中不断生发出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由关注课程本身到关注影响课程的相关因素,由关注国家课程到关注幼儿园园本课程,由关注单领域的课程到关注课程整合等研究取向上的变化;从研究方法看,课程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是质的方法,其次是思辨法,量的方法运用最少。  相似文献   

16.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许多与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做重大改革。法学本科教育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满足法律职业的多元需求;产学研密切合作,深度开展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加强实践教学考核规范,严把实践教学质量关;有效衔接课程教学与司法资格考试辅导,提高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目标,应明确定位于法律职业精英教育。在法律服务国际化背景下,法学教育的精英使命理应回归。树立法学本科教育“成品”意识,大力优化师资结构,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与双语教学,是法学教育机构回应法律服务国际化要求、培养外向型法学本科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意义、教育教学案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本科生“刺法灸法学”专业知识教学中,以期达到培养具有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本科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关键词出现频次的变化,可以从一个方面透露出研究热点的形成和转移。对CSSCI所收集的教育研究论文关键词数据的分析表明,2000-2004年间,“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研究最热门的领域,“教育信息化”则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高等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显学”;“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研究论文一度层出不穷,随后则明显下降。我国教育研究热点的形成,与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国际教育学发展前沿领域和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密切相关;国家政策的改变或研究难以深入,往往导致研究热点转移或兴趣消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着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法学本科教育具有封闭性、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困境,法学本科教育的出路在于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变通课程设置、改革和完善教育方法和考核方式、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变革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