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爆棚的时代,互联网web2.0所带来的一个空前的社交互动平台更使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应运而生.相比传统媒体,公众有了更为轻松自由的信息接收和传播平台、意见充分表达的环境以及便于搜索的大数据背景.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形成的最大障碍是话语平台的垄断,而在现代网络这样的虚拟国度里,人们共建了一个意见自由表达的公共领域.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公共表达的领域里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自媒体时代下网群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其特征与性质,并针对网民的行为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特性要求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传播主体、交往行为、公共性和公共舆论出发,研究作为新兴的个人意见表达和平等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和传播方式的博客对公共领域模式的四个方面的建构:博客演绎着公共领域中的传播主体自我;促成了公共领域中的交往行为发生;搭建了公共领域中的公共性的空间;营造着公共领域中的公共舆论氛围。文章通过论述以期对当前语境下的公共领域理论发展扩宽路径。  相似文献   

3.
吴越  肖容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3):194-199
近年来,微博谣言因其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影响后果严重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网民对于微博谣言关注度程度随时间变化,关注侧重点漂移客观反映了微博谣言治理效果。因此,研究微博谣言关注度具有重要价值。以新浪微指数平台为大数据分析源,通过时序特性分析方法深度挖掘近5年网民对微博谣言关注度的时序特征。研究发现,微博谣言关注度时序是一个无明显趋势和周期的时间序列。5年中序列最大峰值出现时间与两高院出台惩治网络谣言相关《解释》的时间吻合| ARMA(1,2)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微博谣言关注度序列|手机端谣言关注度数量约为电脑端谣言关注度数量的2.8倍,前者是后者的格兰杰原因,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力为持续一周逐渐减小的正面冲击效应|网民关注的微博谣言热门信息主要集中于谣言惩罚的相关政策、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辟谣、明星向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以及安全问题相关的辟谣榜4个方面。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微博谣言关注度时序规律,从而为有效制定微博谣言抑制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微博谣言传播缘于信息匮乏与不透明、民众社会看客心理以及娱乐心态,并与微博用户身份的虚拟性与可匿性、政府管理不力有密切关系,此外,宽松的微博准入环境也是微博谣言传播的催化剂。加大政府治理谣言力度、实行微博实名制认证、构建官方微博、开辟辟谣专区、推进网络空间法制化、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等是控制微博谣言传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问题成为近两年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学批评活动可以成为团结公众的中介,合理地进行对话交往的批评可以内在地形塑公众参与社会文化议题的讨论方式。在当今我国学界倡导建构“文学公共领域”的文化语境下,文学批评家应具备艺术素养、智性素养以及精神素养,具有对话、建构和流传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作为基于Web 2.0平台兴起的一种开放式互联网应用,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的同时,已成为信息时代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突破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界限的微博时代已经来临。如何对待和应用微博改进信息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紧迫课题。从剖析微博的传播特点出发,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本质,探讨如何利用微博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在雅安地震发生后的十数天里,各路谣言四起,探究谣言的发生机制和传播机理,不难发现,灾难事件中信息的不确定性,政府和民众信息的不对称性、社会集体情绪的不安定性给了谣言传播空间。因而,各级政府要增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透明度,尽量做到信息的多渠道、多阶段、多方联动公开,让谣言消失在阳光下,在信息公开中建构政府、网络、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谣言危害巨大,传播网络化使之无时无处不在,防治谣言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谣言止于智者",防治谣言的根本途径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心理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危机事态会给公众带来社会性焦虑与恐慌、流言与谣言的传播以及骚乱与暴乱等诸多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韦军 《宁夏教育》2013,(11):66-67
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成为社会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领公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生活在由媒体传达出来的大量信息和观点之中,新媒体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成为人们表达观点的主要平台,尤其是新兴媒体中的网络力量,如微博、BBS等俨然成为公众舆论的公共领域,并成为青少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和平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博迅速发展,微博公益逐渐成为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大力推动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在微博公益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真假难辨、实效性不强、侵犯个人正当权利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扩大透明度,加大影响力、强化微博公益技术支撑平台的安全性保障、加强关于微博公益的法制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规范好、利用好微博公益的力量,从而使我国的公益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2.
网络谣言的背后往往是网络推手的大肆炒作。网络推手以制造、传播谣言的方式来影响群体的舆论和行为,进而获取商业利益。网络推手对社会的"谣动"不仅伤害了网民情感,更扰乱了网络秩序。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网络推手制造谣言的要素、手法,透析网络推手的趋利本质。同时,对如何防治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消解网络谣言,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作为第四次传播革命的产物。为传播权力的实现、新闻自由的表达等提供了机遇。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微信进入5.0时代。微信公众平台以腾讯庞大的用户基数为支撑,成为时下最具竞争力的新媒体传播工具.它提供了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完善用户体验,满足了受众的生理、社交和自我实现等需求。以拉斯韦尔的传播学“5W”模式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建构,能够宏观地解读其传播样态,为其发展创新提供值得参考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舆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大学生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大学生舆情主客体的特殊性和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复杂性,使其呈现舆情源多样化、传播路径网络化、传播时间迅速化等特点,高校应该科学分析舆情传播规律,强化舆情干预引导策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舆情观,完善舆情处理机制,妥善处理突发热点事项,构建和谐舆情空间,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舆情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课程决策要呈现更多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色彩,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构建有效的决策空间,它是一个组织平台、运行机制和公共理念的复合体,藉此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就大学课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民主对话、互动交流和博弈协调。构建大学课程的决策空间需要建构参与型决策文化、优化决策主体构成和完善课程决策运行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微博作为反腐的新形式越来越受到政府、媒体和学者们的密切关注.正是因为微博自身特殊的运行机理以及民众对于腐败行为零容忍造就了当前微博反腐的激亢.然而究其本质,“微博反腐”不过是“反腐微博”,微博反腐具有偶发性、挂一漏万,反腐信息同样适用丛林法则.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博弈是微博反腐的致命伤,被誉为“反腐利器”的微博并没有媒体宣传那般神奇.只有弱化举报的不实追究,强化调查结果公开,让渡官员的隐私权,保障民众的监督权,推进财产公示制度,治腐才能真正提速.  相似文献   

17.
给大学英语教学围上“围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围脖"是微博的代称。微博是在博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型博客,它支持手机、浏览器、及时通讯软件等多种发布渠道,实现跨平台交流。将微博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时,可开展基于片段式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主题讨论等学习活动,也可将其作为弥补情感教育缺失的交流平台。但在此过程中,必须协调好基于微博的英语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并要从重视片段式资源建设、发挥教师主导监督的作用、引导学习共同体建设、注重微博行为评价等多方面着手以保证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关系革命"背景下,网络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正由传统的自媒体开始逐渐向着社交媒体的方向发展,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网络传播环境下,微博是社交平台的提供者、社交内容的引领者、社交方式的创新者,被用户赋予了更多的社交动机。微博社交功能被挖掘的同时,也有着不少社交隐患,需提高警惕,并合理地予以规避。  相似文献   

19.
微博创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沟通交流的途径,也改变了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与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方式,政府官员的微博日益成为与民众沟通的新平台。浙江省3 000多名干部开微博,使政务微博初具雏形,现阶段如何发挥政府官员微博的传播优势,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关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