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在饮食方面出现了一种新趋势——远离“快餐”,转向“慢餐”。如今大多教人的生活节奏变快,他们常为做饭洗碗等事烦恼不已。幸好,聪明的商家抓住时机推出”快餐食品”解决了问题。你只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食”、“色”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也因此而深入人心。但是为何猪八戒就应该被赋予“食”、“色”特性呢?为何必须是被赋予了“食”、“色”特性的猪八戒才应该出现在取经队伍之中呢?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猪“意象”的阐释出发,结合《西游记》文本的成文背景,探析与解答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根据“(欦)”“食”二字的甲文字形所体现的原初构形的意图,可以探讨它们所贮存的上古先民餐饮及其相关文化的内涵.甲文(欦)反映的是远古人们饮用水浆的场景,饮用的方式是一种舔(欦).甲文(欦)是由两个构件(或者称字素)构成,表示一盛有充足饭食的器皿——簋,有“集众米而成食”的词义特征.“(欦)”“食”二字体现了中国古代深厚的农耕文明、器物文化、酒文化和餐饮文化.  相似文献   

4.
下第四节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陆续从美术教室走回本班教室。我看着孩子们洗手、拿饭盒、静静吃饭……一切井然有序。这时,三位学生有说有笑地拿着饭盒回到了座位,其中一个孩子说话的声音尤为响亮。我实在忍不住了,严肃地说:“博锌,你知道‘食不言’吗?”  相似文献   

5.
四季回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亦应之。农历的立冬至立春,是进补最佳时机,人体摄入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率高,滋补作用强而持久,故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之誉,不过还有“冬季又长肚子又长腰”之说。但要做到合理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以下几点技巧你不可不知:  相似文献   

6.
“食”事     
中国古典小说,好的不多,但好起来是长久的好,经得起反复消遣。初看往往是故事,后来便是世情人心。得到最后,这些统统都放下,倒于衣食住行的细节上留起心来。岁月深长,一切又统统不及“食”事,更耐得住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句老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人请你逛商场购物、喝咖啡、吃大餐、打网球、坐游艇,并且这一切不用你出一分钱,你是否怀疑此人好意背后的不良动机?留学美国的中国河南女孩徐静曾经也有这样的疑问,特别是当她听说这一切不仅免费,而且还另有可观的报酬时,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面对这不仅“免费”而且还有“报酬”的“午餐”,聪慧的徐静“吃”出了人生的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二册《古代寓言三则》中的《滥竽充数》中有“廪食”一语,课本对它的注解是:“由官府给以粮米。”这是没有问题的。但课本在释字时,却把“廪”字注为“米仓”,这就不够妥当。“廪食”的“食”字无疑是“粮食、粮米”的意思。固然“廪”字也有“米仓”的意义,但是,无论是把“廪食”看作一个词,还是一个词组,“廪”字作为“米仓”的意义是很难同作为“粮米”的意义的“食”字结合起来的。实际上“廪”字就是“供  相似文献   

9.
吃东西,是最通俗的一种大众文化;明星们当然也免不了“俗”了一会。你一句我一句,食话食说,畅谈他们的美食乐趣与怪癖。身为fans的你,可不能错过这般“星食天地”哦。  相似文献   

10.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但在含义和用法上是有区别的。首先,称呼的含义不同。“你”是一般称呼,而“您”则是表示尊敬的称呼。其次,复数的形式不同。“你”单用可以表示复数。如:你单位、你校、你家等。其中的“你”字都是指“你们”或“你们的”;“你”可以与“们”字连用,表示两个人以上。而“您”字不能与  相似文献   

11.
下第四节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陆续从美术教室走回本班教室。我看着孩子们洗手、拿饭盒、静静吃饭……一切井然有序。这时,三位学生有说有笑地拿着饭盒回到了座位,其中一个孩子说话的声音尤为响亮。我实在忍不住了,严肃地说:“博锌,你知道‘食不言’吗?”  相似文献   

12.
鹿荣 《语文学习》2010,(3):49-49
在《欢乐中国行》、《同一首歌》之类的文艺演出中.主持人或演员问候观众时.有的喜欢说“大家好”.有的则习惯说“你们好”。“大家”与“你们”都是人称代词.可以指称不止一人的对方.但给人的感觉却并不完全相同.“你们”是典型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们”当然就不是“我们”。“你”、“我”完全不同.一个“你”就把说话人跟听话人划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  相似文献   

13.
下面的这些“食”字成语该入哪个座?请你读读、填填。饱食终日布衣蔬食箪食壶浆恶衣恶食发愤忘食废寝忘食丰衣足食饥不择食解衣推食锦衣玉食食不甘味因噎废食自食其力自食其言自食其果干了坏事,自作自受。()说了不算,不守信用。()自己劳动,养活自己。()吃饱肚子,不做事情。()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句古语说“迎来送往”,都是日常礼仪的重要部分。十可你发现没有,许多人只注重“迎”,而忽略了“送”,大概因为“迎”是面前的事,而“送”是在身后。  相似文献   

15.
释“食”     
(食)字由“(亼)”和“ (皀)”两部分构成。当我们结合“(食)”→“(即)”→“(饗)”→“(既)”这一系相连贯的古人用食动作,或者“”→“(飤)”→“”这一过程分析时,就会明确食字所从的“(亼)”象盖形,本义为盖子。食字所从的“皀”字甲骨文作:,其象:食器中堆满饭(小米饭)的形状(上部的数点表示饭散发的热气或香气)。食字由这两部分构成,但又不是如《说文》及《注》所认为的:食是会意字,意思由“亼”与“皀”两字所会。实际上(食)为象形字,象:食器中堆满饭并盖上盖子之形;它与(皀)字的意思相同都指:食器中堆满饭,二者仅有的不同在于(食)有盖子(皀)没有盖子。这是食字的本义,由这个意思可引出仅指食器中的饭食之食物,食物是供人吃的,由此又可指食用之食,如甲文(食麦)。在吃食的过程中食器中堆积如小山般的饭食会逐渐缺少,这就有了缺损义,由此又可指日月食,如(月有食)。吃食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由此又可指时间,如(大食)(小食)。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自行车的王国,你知道“自行车”应用了许多“物理”的知识吗?请看他俩的一次较量,一定能增加你的物理知识,增强你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世界”文字系统要评聘高级职员,要求参评者作“述职报告”,“是”演讲道———尊敬的领导、评委:大家好!我叫“是”。只要你翻开灿烂的中国文字史,“是”的倩影便俯拾皆是。比如孟子的“是心足以王矣”,用“是”指“这样”;陶潜的“觉今是而昨非”,用“是”表“正确”。进入现代汉语,“是”主要起肯定和联系作用,表示多种关系。我竭诚为你服务:为你表示等同,像“《少年闰土》的作者是鲁迅”,“是”的前后两部分可以互换,意思不变;为你表示归类,像:“鲸鱼是哺乳动物”,“是”的前后两部分又不能互换;为你表示特征或…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隆中对》,“箪食壶浆”之“食”没有注音,可见应读shi,而大学教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所选《左传·宣公二年》,“箪食与肉”之“食”注音却是si。同是“箪食”读音却不一致,令人疑惑不解,这就需要进行一番考辨了。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人有“美国梦”。中国人有“中国梦”;你有你的“梦”,我有我的“梦”……每个民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才会有美好的未来,才会有追求的动力。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是梦想;想拥有一张新书桌,也是梦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的出发点,总是建筑在“让你怎么样,你就怎么样”上,其实质性表现是——让受教育者:接受。而先进的现代教育的出发点,直接建筑在“生存方式的必然选择”上,其本质性表现是——启发受教育者去主动适应客观规律,简述之,也就是两个字: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