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访是老师一项重要的工作,但老师们同是进行家访,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不尽相同,这里面有许多奥妙值得我们探索。学生和家长一般都喜欢老师“报喜”,不喜欢老师“报忧”,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根据学生和家长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家访时因势利导,努力做好转化工作,变“忧”为“喜”,就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班上有个孩子一点小事和同学打架,经过教育认了错,但很怕老师去他家里告状“报忧”,于是我说“:你要好好改正缺点,等你彻底改正了,我再到你家里去‘报喜’。果然,他不但不再打架闹事,而且能主动帮助同学。看着他的变化,我打心…  相似文献   

2.
最近,“心理咨询”栏目又收到了许多同学的来信,其中小月同学在来信中提出了一个很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小月同学的来信跟广大职校生朋友们谈一谈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小月同学的来信是这样的:“心理咨询”栏目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中专生,爱好广泛,喜...  相似文献   

3.
互动平台     
湖南省内乡县灌涨镇中学胡娟同学来信写道:编辑老师:您们好!我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进入三年级了,可我舍不得教我们英语的张德胜老师。今年春季开学后,张老师一直在服药,身体很不好,但他还是坚持给我们上课。“五一”长假后,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住进医院。张老师人虽然在医院,但心里想着的还是我们,身体还没好便来给我们上课,有时上午在医院输液,下午便出院来到了学校。在此,我想通过《中学生英语》这本杂志对张老师说一句:“谢谢您!祝您早日康复,永远年轻、快乐!”也祝《中学生英语》越办越好!2005.6.19编者的话:胡娟同学:你好!…  相似文献   

4.
浙江海宁的一位同学来信问:最近,我们班上有个男同学说话的声音变得怪里怪气,有些同学就嘲笑他,也有的同学在背后议论。可是,我听老师说每个人进入青春期都会出现这种“变声”的现象。那么,到了青春期我噪音也会出现“变声”吗?根据该同学的来信,我们请教了有关方面的专家,请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5.
语文老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是经理”为题写一篇作文。 同学们开始动笔了,只有一个男同学例外。老师走过去问他:“你还等什么?” 那位同学回答:“我在等我的秘书!”  相似文献   

6.
作文课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使学生在作文课上感到轻松、愉快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从而兴趣勃勃地投入到作文训练中去 ,老师的导语是关键的一步。作文课的导语要有所创新 ,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下面就谈谈几种作文课的“导语”技巧 ,并加以赏析。  一、创设情景 ,激发想象  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上课铃声响了 ,老师拿着一封信交给班上的王丽同学 ,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收到来信会感到高兴、新奇。老师趁势这样开场白 :“刚才王丽同学收到一封来信 ,大家试猜想一下是谁给王丽同…  相似文献   

7.
一位同学在作文《秋游》中表达自己的心情:听老师说明天要去秋游,他“心里很高兴”;游览名胜古迹的过程中,他“心里很高兴”;回家的路上,他“心里很高兴”。他只会运用“高兴”一个词语。 这位同学用以表示自己兴奋、愉快的心情的词语十分单一,其他学生的情  相似文献   

8.
邓旭 《中学生博览》2023,(36):64-65
<正>班级里有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不时大喊大叫,甚至跑出班级,这是学生的态度问题、性格问题、心理问题,还是什么问题?我刚接手的班级里有“一只小老虎”——小张(化名)同学。他心情不好时,就冲着班里同学大吼大叫,吓得同学们不敢应声;不想写作业时,就冲着老师“虎视眈眈”,这时如果老师和他说话,他便冲出教室不见踪影。学生的投诉,任课老师的抱怨,让我有些抓狂,难道他真的是“老虎的屁股”碰不得?  相似文献   

9.
发考卷     
考试结束了,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老师发考卷。终于,老师抱着一叠考卷走进了教室,看着老师严肃的脸,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过了好一会儿,老师说话了:“这次总的来说还不错,可是有的同学退步了,但有的同学进步了。”  相似文献   

10.
只愿你更好     
在本刊2005年第7期的“心结大家解”中,“阳光”来信说,他觉得自己除了学习一般外,很多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奇怪的是,老师并不怎么喜欢他,因此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吗?”不少同学来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阳光”,希望能对他有所启迪。初一年级庄右峰其实,你不必苦恼,老师不看重你,也许是没有看到你的优点。想让别人欣赏你,就要对自己有信心。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现在的你应该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不是为了让老师看重你,而是要证明自己真的能行。初二年级徐聪我觉得,通常情况下,老师不会故意不喜欢你的。只是老师必须…  相似文献   

11.
那年秋天我刚接任一个班,前任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个学生叫为为,暴躁、偏激,顶撞老师,打骂同学,随意旷课,但他有一软肋:害怕他爸爸。可我还没来得及观察和了解他,我们之间就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开学后第二天,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不小心碰了为为的课桌一下,他竟恼羞成怒地大打出手,我快步跑进教室,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制止了他。我把喘着粗气的为为带进了办公室大声质问:“你为什么打人?”“我就想打人,我看他不顺眼!”毫不愧疚的回答和满不在乎的样子激怒了我,我提高声音对他吼道:“你打了人,还强词夺理,不可理喻!”“下次看他不顺眼,我还会打他!”他也大声地吼道。我惊  相似文献   

12.
第一封来信地址:保密/来信人:郭建我是一个外向的男孩,不知道什么原因,使我在老师心里留下极坏的印象。我一做错什么事,总是被他“人赃俱获”,别的同学在干一些极坏的事,他总是视而不见,我觉得他好像只是和我过不  相似文献   

13.
下课了,累了一节课的我慢慢眯起眼睛,回忆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周六回家,爸爸递过一个信封,我拆开一看,原来是笔友张华的来信。张华是我、林子还有尚小雪的笔友。他来信说他要来我们学校。我们想他一定是转学过来的,所以星期一早上,我们三个都到各班打听有没有转来的新同学,可直到上午放学了还没有消息。下午上体育课,来了一位新老师。他自我介绍道:“我叫张华,是省师范大学的学生,来你们学校实习一个月,从今天起,你们的体育课就由我来上。好,现在开始点名……”“他是我们的体育老师?!”林子大叫。是呀,我们怎么会想到…  相似文献   

14.
黄晓燕 《班主任》2021,(3):68-69
事件呈现:“老师,我不想原谅他”课间,平时懂事、成熟、很有主见的一诺哭着来找我说,小马今天打她了。我询问后得知,作为数学课代表,一诺叫小马快点写数学作业,但是小马说自己急着写别的作业,并打了一诺。我先安抚一诺,承诺会认真调查此事。证明事情属实后,我把小马找来进行思想教育,等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1我说:“你去和一诺道歉吧。”  相似文献   

15.
幽默     
一位美术老师小有名气,某报上刊登了一篇较大篇幅的访问他的报道,并附上了他的照片。于是该老师在课堂上自吹“:最近总有同学对我说,老师你真行,上了报纸还登了照片……”一学生问:“是寻人启事么?”从此,美术老师再也不在课堂上吹牛了。寻人启事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  相似文献   

16.
钱伟 《贵州教育》2012,(11):25-25
近一段时间,上四年级的儿子常常向我炫耀他被老师表扬的事,看他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比我给他买一个梦寐以求的“溜溜球”还高兴。我问儿子:“是什么事老师表扬了你?”他说一次是他帮助同学扫地,另一次是拾到5角钱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听后,我非常钦佩儿子的老师不失时机地表扬和赏识学生的做法。同时,也引起我在教育教学中对赞赏学生这一课题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我班有一位十分调皮的学生,父母、老师、同学对他都“头痛”。在教室里,他总是停不下来,上课打断老师讲话,下课捣乱同学做作业,还经常骂人打架,自己的作业通常写不完,而且交作业也不积极。  相似文献   

18.
尹良香 《教育文汇》2010,(12):34-34
最近在一所小学听了一位老师讲孟浩然的《春晓》,授课对象是二年级学生。 当课进行约20分钟后,任课老师问:“诗人一早起来,听到这美妙的鸟叫声,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两名同学一个说“高兴”,另一个说“快乐”。任课老师都作了肯定,并请他们带着这种心情将古诗读一遍。接着她又问:“诗人还会有其它的心情吗?”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幼儿园大班教师,我们班的孩子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现象。晓宁每次发现自己的鞋带散开了,总是腰都不弯一下就脱口而出:“许老师,我的鞋带散了,你来帮我系,好吗?”我当然很快就能帮他系好。可是时间一长,他就形成了一种很强的依赖心理。这不,他又在叫了:“许老师,我的鞋带又散开了。”“这样吧,老师教你系,好吗?”“妈妈说我系不好,不要我系。”“晓宁,你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吧?现在你就当一回小马,自己试试看,准能行!”在我的激励下,晓宁学着系起鞋带来。不一会儿,鞋带系好了。晓宁高兴地说:“老师,我也会系鞋带了。”我连忙夸奖他:…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位语文教师,对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煞费苦心,结果收效甚微。一次,我要同学们回家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写下来。第二天,同学们把日记交上来,成绩差的同学千篇一律都是写:早上我起了床,洗了脸,就背着书包来上学,走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我就走进教室上课。然后就是到了什么时间就放学回家了。空洞无味,记流水帐。写作稍好一点的同学就编一些不真实的故事,一不生动,二不具体。当日记快检查完的时候,我忽然看见一位平时话多的男生,坐在座位上默不作声,从神态看,好像有什么心事。我就问他:“杨举志同学,今天怎么这么乖?“还没等他回答,同学们就议论开了。“昨天晚上教室门没关。”这位同学马上站了起来说:“老师,昨天下午我把锁弄坏了。”我问他:“你弄坏了锁当时是什么心情?”他说:“我害怕,怕老师批评。”“那你昨晚的日记是不是写这件事?”“不是。”“你想,这是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件事你是怎样想的,你把它写出来不就是一篇好日记吗?”我由此得到一个启示: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着眼点应该在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