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鹏  李蓉  姚航 《报林求索》2009,(8):16-16
<正>数字的意义,其实很丰富。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数字向我们酣畅淋漓地诠释了京津城际开通一周年的故事……第一条高速城际铁路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相似文献   

2.
谁是中国第一条铁路,曾经有着争议,有人说是1865年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的展览铁路,但它仅仅是用来展览而不是用来实用的,只能算作是展品。中国第一条投入运营的铁路应当是1876年投入营运的吴淞铁路,它在骗局中出生,不到2岁便夭折,它多舛的命运悄然打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12,(9):58
1909年9月24日,我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与管理的铁路--京张铁路建成,并于同年10月2日通车。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工程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4.
吴淞铁路的拆除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25年,英国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由于铁路在运输等方面呈现出来的巨大优势,19世纪60、70年代,铁路在欧美诸国广泛兴起。1876年,中国首条铁路——全长15公里的吴淞铁路修筑成功,就此而言,中国铁路建设的发端并不晚。但实际上,中国铁路建设的起步比西方晚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1903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开放铁路修筑权,才开始真正大规模修筑铁路。为什么吴淞铁路的修筑并没有为中国铁路发展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本文根据有关史料,拟对吴淞铁路修建与拆除的原因,以及它在中国铁路建设中所产生的影响作一分…  相似文献   

5.
A 1993年3月末的一天,我们首都新闻单位的一批记者飞抵南国特区——深圳,准备为新中国第一条中外合资铁路——深圳平南铁路的建成通车作报道。就单一事件本身的社会意义及其经济意义而言,平南铁路作为又一个中国第一,它还起到了将陆上铁路引向港口,从而增辟新的出海通道的作用,因而也就必然具备了新闻价值。更何况,铁路其时已成为人所共知的中国瓶颈,如何加速中国铁路建设正成为以人民日报为领头羊的新闻界与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平南铁路率先在铁路建设中引进股份制方式建设、经营、管理更具示范意义。然而,在处理这一事件的过程中,我们新闻媒介  相似文献   

6.
A1993年3月末的一天,我们首都新闻单位的一批记者飞抵南国特区——深圳,准备为新中国第一条中外合资铁路——深圳平南铁路的建成通车作报道。就单一事件本身的社会意义及其经济意义而言,平南铁路作为又一个中国第一,它还起到了将陆上铁路引向港口,从而增辟新的出海通道的作用,因而也就必然具备了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1909年,中国第一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建设完成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铁路史上划时代的进步。今年是这条铁路建成通车105周年纪念。京张铁路始于北京丰台柳村,经居庸关,八达岭,河北的沙城、宣化至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张家口为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冲,是北京与关外经贸往来的中枢。当时从张家口到北京没有快捷的铁路运输,只能依靠车马翻越崇山峻岭,耗时十数天。不仅如此,张家口还具有  相似文献   

8.
寸轨个碧石铁路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燕玲 《云南档案》2014,(10):38-41
<正>个旧金湖西路,有一个著名的餐饮区——火车站。每天傍晚,这里都会十分热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若大的餐饮区内,一段段轨距仅为0.6米的铁路路基隐约可见。这就承载着中华民族工业希望,见证了中华民族工商业者抗争殖民掠夺、自强不息历史的个碧石铁路。个碧石铁路于1915年开工兴建,到明年整整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这条铁路承载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沧桑和荣辱。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的筹修  相似文献   

9.
1909年,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并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开通,《京张路工撮影》作为一部记录京张铁路工程的摄影集,拍摄了这条铁路各工程段的桥梁、隧道、车站、水塔、停车场、制造厂和铁路材料厂,各类型机车、车厢等情况,并收录了工程验收、清官员赴张家口观成、南口庆祝茶会及通车典礼等场景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0.
4月1日.湖北首条高速客运铁路专线——合武(合肥-武汉)铁路通车。这不仅是中部六省第一条建成的高速客运铁路专线,也是整个中部地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交通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