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记者,牢牢地把握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但在记者的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只是置身于事件之外,要针对事件的性质加以区别对待,用最佳的视角来审视新闻事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12,(15):8
新闻工作,节奏快,责任大,压力也大。激情三五年之后,锐气没了,暮气来了;应付多了,创新少了;端饭碗的心态重了,扛责任的豪气淡了……这是不少同仁的职业困惑、职业焦虑甚至职业陷阱。本刊约请9位老记者,以他们丰厚的工作积累对年轻记者如何走好新闻之路,如何摆正职业心态、提升职业素养,提出中肯的意见。也请本刊学术顾问和新闻界  相似文献   

3.
新闻工作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辛劳的职业,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同业的相互"攀比",更使得新闻从业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置身这样一个关心别人而较少关注自己的行业,无论是刚刚从事新闻职业的初入门者,还是久经沙场的资深老编辑、老记者,都会面对如影随形的竞争压力,如何  相似文献   

4.
安徽阜阳广播电视台记者高思杰,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后,安徽各新闻单位开展"学思践悟"活动,笔者结合自身及新闻同行的情况,从思想深处上剖析、从工作实践中找原因,阐述了一名真正的记者坚守"职业理想"、增强"责任担当"、弘扬"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以启示和激励更多的新闻人争当最美记者.  相似文献   

5.
记者是普通公民,传媒不是公权力机关,没有公务执法的权力.这些都是从事职业新闻工作必备的职业意识.然而,我们经常可以在传媒上看到记者"卧底"的身影,播出和刊发这类新闻时,其行文和播报的口吻,均显示当事记者颇为得意的心态,因为通常这类报道除了造成揭露坏人坏事的大快人心的社会效应外,还具有现场捉奸的戏剧效果,可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它们无形中也在传播着非法治的认识,扭曲了人们对现代法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第八个记者节过后,记者职业的"围城现象"成为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之一.沸沸扬扬的讨论过后,笔者不禁开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围城"现象?当代记者的职业状况到底如何呢?抱着怎样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才能面对记者这个职业?本文将从行外和行内两个角度对记者的职业状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记者职业状况的相关办法.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所探索的,永远是个陌生的新世界。每次采访,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每篇稿件都是一件新产品;每项报道,又都密切关连着党的工作和人民的利益。编辑、记者职业的这种多样性、活跃性、严肃性和紧迫性,使许多人从参加新闻工作以来,一直处于紧张“待命”状态而很少有轻松时候。  相似文献   

8.
成为一名记者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但当真正从事这一职业,却发现好记者难当。目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飞速变化的社会现实,记者这个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压力与新挑战。如何顶住压力,迎接挑战,在新闻战线上做出一番成绩,成为考验记者决心与能力的重要课题。坚持理想,洁身自好任何从业者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做记者也不例外。记者的理想就是通过采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坚持这个理  相似文献   

9.
记者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喜忧,普通人的思想.但是,职业的特点,又要求记者具有并不普通的"新闻脑":别人在做一件事,记者看见了,马上要考虑,这事能不能报道?  相似文献   

10.
刘达齐 《新闻传播》2009,(7):111-111
记者思维是记者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和新闻报道的目的。运用新闻概念、新闻判断和新闻推理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用来充分开掘新闻事实的信息资源.表现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思维。新闻作品是记者思维的产物,思维能力的高低与否决定了新闻作品的优劣。在此本人试将记者采写新闻中几种常用的思维方式进行论述。一、创造性思维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其本质属性要求它必须求变求新,与时俱进。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  相似文献   

11.
黄杰海 《现代传播》2006,(6):149-150
随着电视新闻业务分工的细化,作为现场符号的记者出镜的机会在增多。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表现出色能使新闻增色,表现不当也会使新闻原有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大打折扣。当下的电视新闻中我们看到的情况常常是,达到“职业”水准的出镜记者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位,往往各具特色,但出镜效果差的都如出一辙:骚首弄姿,语言空洞,形式大于内容,总之与新闻现场呈现一种“剥离”状态。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敏感是识别新闻的一种能力,综合反映记者的思想和认识水平、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判断能力。作为记者必须具有新闻敏感,这是新闻职业对记者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记者职业道德概念新闻职业道德,也叫新闻伦理或新闻道德,是指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活动中所应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基于新闻工作的特点而对记者提出的特殊要求。新闻记者的职业特征是一个全方位的"社会人",交游广泛,经历丰富,生活内容多变。记者的双重身份(公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闻人的一种职业境界,专家学者型记者追求作品的理性精神和思辩色彩,成为记者不甘平庸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时代被称作"全媒体时代"、"全民记者时代",大众传媒和职业记者在流淌的新闻长河中跋涉的同时,自身也不时地爆出新闻,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近来一连串记者被通缉、被袭击、被辱骂、被殴打、被告上法庭等事件,只不过是一次比较集中的爆发. 媒体和记者构成"新闻元素",缘由多多,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有一个缘由愈来愈突出起来,那就是舆论监督所引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敏感度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灵魂,是一个新闻记者必备的职业素质.新闻实践中记者缺乏敏感度,必然会导致新闻素材不完整,新闻价值不高.本文将对记者的新闻敏感程度进行讨论,简要分析如何提升记者的新闻敏感度,保证新闻消息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岳婷婷  保战 《新闻窗》2009,(2):52-54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年记者加入到新闻队伍中。青年记者思想活跃、热情高、行动快、冲劲足,为新闻队伍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也有一些青年记者因缺乏工作经验而不慎误闯“职业法律雷区”,不仅自己吃了官司,也给供职的媒体增添了麻烦,特别是这种情况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引起了新闻界和司法界的高度关注。那么,当前记者所面临的“职业法律雷区”究竟在哪里?作为青年记者,如何免踏“职业法律雷区”,避免新闻侵权,做好新闻工作呢?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对青年记者新闻侵权的案例做了认真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生活的艺术,交际的艺术。对于新闻记者来说,幽默还是工作的艺术。记者要采访到新闻,就得深入到各种场合,与各种人打交道,掌握点幽默艺术,并适当地运用,可以促进采访的顺利进行,提高采访质量,收到好的采访效果。所以,新闻记者在具备各种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该具备点幽默素质。幽默有益于记者身心健康。新闻工作要求记者脑勤、眼勤、耳勤、嘴勤、手勤、腿勤,不可有丝毫懈怠。长期如陀螺般旋转,特别是一些艰巨的采访任务,会给记者造成心理和生理的压力。就心理而盲,幽默可使人消除紧张情绪,驱除因紧张造成的心理阴云,使  相似文献   

19.
如何写好晚报新闻,是许多人都在关注与探索的一个课题。在笔者看来,重要的在于记者必须强化竞争意识和读者意识。从新闻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两种意识实际上是记者新闻心态与读者新闻心理需求的反映和外化。 报业竞争如今可谓愈演愈烈。体现在新闻采写上,那就是各家报纸记者在每一个新闻事件上的斗智斗法。竞争意识的确立和强化,首先需要记者具备良好的新闻心态,其基本内容包括合理的认知结构、正确的情感倾向、灵活的思维方式。从日常工作看,记者的职业特征使他不得不面对新闻采写的责任和压力,其心理活动时常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色彩,但另一方面,记者缘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兴趣,又常常促使其心理活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一次又一次新闻竞争。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笔者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些媒体记者闻讯后,纷纷迅速赶往现场抢新闻,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职业使然嘛。孰料,省城一家颇有名气的媒体记者言语表情中对这起交通事故“没有死人”竟然流露出“失望”和“遗憾”,认为“车祸没有死人缺乏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