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一些宽容     
宽容是爱的清泉和甘露,宽容是爱的关怀和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到,宽容是联络师生感情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一些宽容.  相似文献   

2.
论宽容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容精神是一种智慧和美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一个宽容、宽松的人文环境,实现社会和谐,要用宽容取代狭隘.宽容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弘扬公民的宽容精神,理解、谅解、化解是培植宽容精神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宽容是一种爱,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一提起宽容,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经历过的两件事,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宽容.本文所讲的故事,不是我宽容了学生,而是学生教会了我怎样宽容.  相似文献   

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人说宽容就是忍耐,不是,宽容怎生了"忍"字,宽容不是遭罪;有人说宽容就是爱,不是或不全是,宽容与家是两种境界,其实爱有时容不下太多的宽容;还有人说宽容就是给予,那就更不对了,过份的宽容就是纵容.  相似文献   

5.
学术宽容应该是大学学术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大学中倡导学术宽容不仅有利于大学的生存和发展,还有利于学术管理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教师研究水准的提升.在大学中倡导学术宽容,应该弘扬宽容精神,形成宽容氛围;加强学术管理,构建宽容体制;鼓励学术争鸣,宽容"异端"观点.  相似文献   

6.
具有宽容品质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对现代普遍缺乏宽容精神的中小学生显得更为重要.到底什么是宽容,如何培养儿童的宽容品质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7.
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一颗宽容的心会迁就、忍让、宽恕别人的过失.人应该学会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一个人的处世经验,待人艺术和良好的涵养.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我是参加工作之后才领悟到宽容的可贵的.但帮助我产生这种感受的不是别人,而是一名年仅12岁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8.
教学制度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宽容精神的缺失是现行教学制度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现代教学制度具有宽容精神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实践现代教学制度的宽容精神需要将民主参与作为制定现代教学制度的基本原则,要将授权性制度作为现代教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开放性作为现代教学制度宽容精神的保障.当然,现代教学制度的宽容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这是宽容的前提,教育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既严格又宽容,使之达到有机的统一.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等方面阐明了宽容依据,提出了宽容的方法与要求,阐述了在宽容基础上严格要求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数不少的儿童有过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体验.从功利主义的视角看,儿童的这种宽容符合“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的功利原理因而具有合理性.但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没有考虑他人和共同体的利益,宽容也仅仅是实现儿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偶然性手段,这使得这种宽容具有局限性.面对儿童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价值教育需要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从基于利己功利的宽容转向基于共同体功利的宽容,引导儿童不仅仅将宽容作为增进个人和共同体利益和快乐的手段,而是将其作为自主追求的价值品质.  相似文献   

11.
宽容心:道德教育的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宽容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体现了它越来越高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呼吁宗教宽容、文化宽容、政治宽容与社会宽容.同样,宽容心的教育也在当代德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宽容--从对社会的要求到个体必须具备宽容精神,人们已经把宽容作为对现代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宽容心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宽容心的培养,阐述了宽容之心在个体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学术宽容是对学术思想、学术行为的包容、容忍,它是有边界、有限度的.学术宽容建立在真理的多维性、或然性以及人的有限性的理论基础之上.学术宽容能够点燃智慧之光,展现学术自由,提高学术水平,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豁达大度、对话交流、理解尊重、宽容失败等途径来倡导学术宽容,促进学术繁荣.  相似文献   

13.
教学<〈宽容〉序言>,一个疑难问题是如何看待文章的主旨--呼吁宽容.<语文学习>2001年第5期刊登了潘尤国先生的见解.他认为文章不是向守旧者呼吁宽容,而是向广大人民呼吁宽容.他说: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产生以后发展异常迅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罗马帝国早期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罗马的一般性宗教政策具有"宽容"的特征,-帝国早期延续了这种宗教宽容政策,对早期基督教的政策也以宽容为主,甚至在特定时期还对基督教的传教活动进行保护.在这样相对宽容的环境中,基督教得以稳步发展,为后来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宽容是教师善待学生的一种智慧.教育是不断唤醒学生的过程,是包容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以教师为主导载现人文生活教化的过程;为唤醒学生、包容学生多样化个性、以生活教化学生,教师必要具有宽容等待、宽容尊重、宽容豁达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16.
宽容的境界     
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 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趋鲜明; 宽容是诗,使人生通过磨炼光彩夺目; 宽容像歌,使生活通过付出得以永恒.  相似文献   

17.
佚名 《高中生》2009,(24):70-70
1.要学会宽容。同桌之间因为距离太近,难免彼此产生摩擦。有了摩擦怎么面对?最重要的是宽容。如果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必然使本属于无意的小矛盾、小摩擦逐步升级,以至于形成难以化解的矛盾。宽容是一种肚量,宽容是一种水平,宽容是一种风度,宽容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宽容需要爱心和克制。你如果真的能始终做到宽容,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有魅力,更有人缘。  相似文献   

18.
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面对不同行为和言行的恢弘大气.教育中的宽容,应该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高度的责任感.从宽容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教育本身,教育应该是一种体验、一种幸福;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学会生活的能力、追求幸福的能力.教育中的宽容具有很大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学德育工作实践中,本人认识到:学生中的一些偶发事件是因为学生之间缺乏宽容的素质而引起的。如果在道德教育中,让学生懂得宽容,对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宽容教育的意义1.宽容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需要宽容——《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相似文献   

20.
杨阳 《文教资料》2008,(7):102-103
宽容作为教师道德范畴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教师能够处理好师生关系所必须具备的德性.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到来与专制型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宽容的德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能做到对学生宽容这一点.本文从教育实践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了教师宽容的必要性与其内涵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