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7月26日,福州,协和医院。48岁的元春兰轻轻地闭上了眼睛,永远离开了她念念不忘的教师岗位……“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省杰出人民教师”……一连串闪光的荣誉,凝结着原光泽县文昌小学教师元春兰的不朽的师魂。三尺讲台一生舞台杨玉凤(元春兰的养母,华桥乡铁关村村民):“春兰从小很要强。念完小学,她死活要念初中。拗不过她,只好咬着牙根让她继续念。初中毕业,实在没能力供她念书了。”1957年2月1日,元春兰出生在华桥乡元岱村一个贫寒的农家。4岁那年,父亲上山砍树,不幸被大树压成重伤,再也…  相似文献   

2.
情润桃李情动山乡2004年5月,元春兰的喉咙出现炎症,整夜咳嗽无法入睡。长年的贫血和失眠,侵蚀了元春兰的健康。病魔,已经悄悄地降临了。元春兰还像往常一样,以为是课上得太多引起的扁桃体发炎,并没放在心上,她还寻思着如何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业,撑过期末考试。一个月来,她一边不声不响去看门诊,一边照常上课改作业。同事发现,她下完课就趴在办公桌上大口大口地喘气。医生建议她住院观察,元春兰一口谢绝:“我怎么能现在就住院呢?不管多大的事,等到期末考试完了再说。”23日,期末改卷,病重的元春兰实在撑不住,就打个电话给同事:“你帮我照看一下…  相似文献   

3.
千里之情     
我的家乡离这儿很远,真的很远。因为离她太远了,太久了,家乡在我的记忆中渐渐变得有些模糊了……依稀记得,家乡只有我的外婆了,但在我的记忆深处,外婆并不是很疼我,至少在我的眼中,她爱我不及爱我哥。  相似文献   

4.
看了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样的感想?想要对我们的小主人公春兰说点什么呢?底气,字典中的解释是"气力或劲头"。在这个故事中,它代表的含义用"自信"来表达似乎更适合。春兰来自农村,一直因为自己的贫困和土气的穿着而感到自卑,也认定同学和老师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喜欢甚至歧视自己。因此在班集体里,春兰永远都是躲在角落里,沉默而孤僻。她十分渴望改变这种状态,于是用500元助学金买  相似文献   

5.
家乡的味道     
正小时候只知道待在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她总能使不成样的哭脸变成一副可爱的笑脸;她总能使一颗跳动不安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家乡有一种神秘的色彩,而那时的我对她的了解仿佛披上了一层面纱——朦胧而清淡。对于一个追逐世俗的人来说,家乡只是一  相似文献   

6.
如心慕尘埃     
1钟颐没想到会再见到陈霭。初秋时,因为母亲的身体不好,她索性辞职回了家乡的一家报社。她在北方待久了,不熟悉家乡这些年的变化,从医院出来后,她顶着昏昏沉沉的脑袋一不小心竟然走岔了路,进了一条不知名的小巷。夜色渐浓,钟颐转身要走,身后却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相似文献   

7.
我妈妈在县招商局工作,这几天她回家总是唉声叹气的,一个劲地抱怨:“延寿县小,太不出名了,往这么个小地方招商引资真是太难了。”听了妈妈的感叹,我很不服气。家乡延寿虽名不见经传,但我爱她的景色优美,爱她的物产丰富。我的家乡位于黑龙江省的  相似文献   

8.
“上不愧对党组织,下不愧对全校师生”,是黑龙江省依安县第四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王春兰的人生诺言。王春兰是一位勇敢的创业者。1991年,党组织派她去第二小学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当时的第二小学校舍年久失修,校园低洼,积满了污水,师生精神面貌低迷,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王春兰知难而上,决心带领教职工改变学校面貌。在8年多的时间里,她与教职工一起动手拆危房11间,修甬路544平方米,粉刷墙壁1500平方米,建花畦34个,垒花墙13垛,修建了领操台、升旗台、自行车棚、宣传栏、厕所和学前班小区。为了改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阳朔县普益乡中心小学,我找到了张建清。七年不见,她的变化很大。在我原来的印象里,她是一个性格腼腆,一说话就脸红的女孩子,而现在已是一副老成干练的模样。原来白晰的脸庞晒得黝黑,同山里人没有两样。那双明亮的大眼睛里的稚气也被深沉所取代,眼角上已经有了细细的皱纹。我捧着她沏的热茶,一边喝,一边和她谈了起来。张建清告诉我,她的家乡——普益乡,地处阳朔县交通最不方便的山区,还在家乡读书时,目睹家乡文化教育的落后和外来教师不安心工作的情况,她就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来的责任。在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0.
许春兰任探长、刑侦副支队长后。她深知在犯罪日益智能化的年代,必须不断提高科技破案的能力,否则难以抓住罪犯。她充分运用有关科学技术,边实践边总结。一些资深的痕迹专家称赞她填补了痕迹检验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毕业两年的罗玉兰辞职了。从深圳城中村的出租屋走出来的那一刻,她想自己是再也不想回来了,她特别向往在家乡当一名英语教师。她的家乡,在赣北的一个乡镇。  相似文献   

12.
她嫁给他的时候,他已经50岁了。一个50岁的男人还不结婚是不正常的,她比他小20岁。30岁的她像花一样,虽然开败了,可还是美丽着。家乡的人都以为她傍上了大款,只有她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样的男人。  相似文献   

13.
“铁饭碗咱不在乎,咱只巴望全村人都过上舒心日子。是家乡生了我,养了我,我就应该为家乡多做点贡献。”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把全部的爱,都深情地播种在家乡的泥土里,她就象五月成熟的麦穗,朴实无华,默默奉献。她就是葛爱莲,河南省上蔡县和店乡八里湾村的一位扫盲女教师。 1982年春,八里湾村需要配一名扫盲专职教师,当时,一没教室,二没桌凳,三没教材,更难的是愿意入班学习的人不多。就在这时,她却自报奋勇当了扫盲教师。八里湾村  相似文献   

14.
家乡的早晨     
家乡用甘甜的乳汁、宽厚的胸膛养育着万千个爱她、敬她的儿女们,家乡是游子游走四方时心底深处的寄托,家乡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家乡的一切在她的儿女眼中都是那么美好。东方一片桃红,太阳宛如绸缎中托出的珍珠,缓缓升起。柔和的阳光泻在了砖瓦房上,瓦片立即化作大海的波浪。路边的小草披上了一层洁白的轻纱,偶尔一颗露珠顺着叶尖滑落,草叶轻轻弹起。夜来香已关闭了她那余有暗香的花瓣。小猫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幸福地眯着眼睛。垂柳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梳洗着她那修长的乌黑的秀发。一阵清风吹来,小河泛起一圈圈微微的涟漪。啊!家乡的早晨…  相似文献   

15.
无悔的选择 1995年8月,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走出毕节师范学校大门,怀揣美好的教育梦想,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那时的她很单纯,单纯到只要能当上老师就行.其实她可以不回来的,按当时的分配政策,凭其在师范学校的优异表现,完全可以分配在县城工作,但她却毅然选择到家乡学校当一名乡村教师.那时的鸡场小学办学条件差,生活...  相似文献   

16.
小草醒了,它在寻找春妈妈,想告诉她,它有一头翠绿的头发。树叶绿了,它在寻找春妈妈想告诉她,它换了新装。我独自徘徊在家乡的田野找啊,找啊……柳丝软绵绵的我不知道寻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白姑娘     
正我家乡的小镇上,有一座小小的耶稣堂,还有一座小小的天主堂,乡人自由地去做礼拜或望弥撒。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当然两处都不去。但对于天主堂的白姑娘,母亲有一分好感,因为她会讲一口地道的家乡土话,每回来都和母亲有说有笑,一边帮母亲剥豆子、择青菜,一边用家乡土话教母亲说英语:"口"就是"牛","糖糕"就是"狗","拾得糖"就是"坐下"。母亲说":番人话也不难讲嘛。"我一见她来,就说:"妈妈,番女来了。"母亲总说:"不要叫她番女,喊她‘白姑娘’嘛。"  相似文献   

18.
她不喜欢这学校认识絮(化名),是从她的班主任方老师和我的一次谈话开始的:絮小的时候,父母在无锡打工,迫于生计只能把她的妹妹带到无锡,而把絮留在了家乡。转眼絮18岁了,父母把她接到无锡,但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她不得不重新从初一读起,让她无法面  相似文献   

19.
乔能俊 《师道》2013,(5):9-11
故事一:我不会写放寒假回到老家过年,亲戚朋友一见面,和我聊的最多的还是"教育"。教师这个角色,真有点"羊"的属性,走到哪里都有割舍不掉的"膻气"。我堂姐的小孩读六年级,是个很乖巧的小女生,于是我就顺理成章地当起了她的"家庭教师"。《寒假作业本》上有道写景的作文题,她是怎么写的呢?题目叫"家乡的小路",大致的意思是:家乡有条长长的小路,路边长着草和野花。这条路曾是一条泥巴路,现在铺成了水泥路。家乡的变化真大,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看到这类"感谢党感谢政府"的习作,我就起鸡皮疙瘩。我问她为什么要写家乡的小路,她说别的写不出来,只有写小路。  相似文献   

20.
蓟县孙各庄满族乡是天津市唯一的一个地处山区的少数民族乡,张小立,就是这个乡中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 1992年,张小立从蓟县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家乡,从步入讲坛的那一刻起,她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要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她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不做教书匠,要做一个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