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代早期英国开启了一场从模糊的混合土地产权到明晰的私人土地产权的变革,这场以圈地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变革,对当时仍是以土地利益为核心的英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基督教神学思想、共同体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16世纪英国涌现了一股反对圈地的社会舆论。随着17世纪个人自由和个人财产权利成为社会的核心理念,社会舆论逐渐转向支持圈地。17世纪中叶,英国废除了封建土地保有制,私人土地产权初步确立,关于圈地的舆论从此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2.
《煤炭高等教育》2000,(6):67-68
煤炭在今后几十年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的发展动力在科技、关键是教育、根本是人才。由著名采矿专家徐永圻教授领衔主编 ,采矿工程界学术权威张先尘教授任总审校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煤矿开采学 (修订本 )》最近已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发行 ,这项跨世纪的煤炭工业建设基础工程的竣工 ,为 2 1世纪的煤炭工业发展、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一、本书修订概况及科学体系《煤矿开采学》为原煤炭工业部“八五”规划教材 ,于1 993年出版。该书修订本于 1 996年申请立项 ,1 997年 6月获原国家教委批准 ,同年…  相似文献   

3.
18世纪煤炭已成为英国不可替代的战略能源,但煤矿生产管理混乱、技术落后等因素造成事故频繁发生。受家长主义、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在进步贵族绅士及社会团体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的煤矿立法提上日程,并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一措施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英国的煤矿状况,加强了对煤矿的治理。同时,立法进程也反应了英国政府执政观念和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约占70%;煤炭工业在中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中国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采煤方法和技术是煤矿生产能力的中心环节和决定性因素。在煤炭生产的主要环节中,采煤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矿井的生产技术面貌,堪称"煤矿生产的心脏"。从传统时代到现代,中国的采煤方法和技术大体经历了手工开采、放炮开采、机器开采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不同地质条件的煤矿又因地制宜采用各具特色的采煤技术与方法。采煤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演进及采煤设备的不断更新,推动了整个煤炭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促进了煤炭产量的不断增长,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5.
淮北是一座有着悠久煤炭开采历史的城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一首《石炭诗》记载了淮北找煤、用煤的历史。明代时期淮北是两淮流域规模最大、煤窑最多的采煤区。近代这里出现了官商合办的煤矿有限公司。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在淮北经济结构中一直居于支柱产业的地位,成为支撑淮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经过近50年的大规模开采,淮北市的煤炭开发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依托煤炭、延伸煤炭、超越煤炭”是该市今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城市转型的路向。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英格兰农民土地产权处于封建土地保有制的"占有权"与敞田制的共有产权之下,是一种混合土地产权,产权关系模糊不清。到了近代早期,英国农民土地产权发生了变革。农民通过圈地,明确了自己与他人的土地界限,保障了个人对土地的独占,排斥了其他人对土地的使用,强化了自己对土地的"占有权",消除了敞田制的共有产权,开始掌握经营土地的自主权。自此,传统的混合土地产权被打破,一种明晰的土地产权形成。明晰的土地产权是新型农业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农场形成的前提。资本主义农场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均产量的增长,推动了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是一场经济变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表现为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农业的彻底变革以及英国的国际经济地位的根本改变。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的各部门从棉纺织业开始 ,相继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 ,以工厂制取代作坊制和手工工场制 ,促成了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一方面 ,工农业产值所占国民产值的比重发生了显著变化 ,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 ,工业成为最大的经济部门。到 19…  相似文献   

8.
一、英国城市学院回归传统的现象 在19世纪后半期以前,英国曾是世界的霸主,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力量和君主立宪的政治文明先后击败了西班牙和荷兰,在全球建立起了一个无可撼动的“日不落帝国”,然而英国的优势并没有得以保存。到19世纪中期,美、德等国先后凭借教育和科技的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  相似文献   

9.
无论我们主观上承认与否,产权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的产权关系都是构成客观经济生活的根本,同样也是构成生产关系变革意义上的经济改革的根本。然而产权又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范畴,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产权的存在及其运动的复杂性。正是由于其复杂性,不同的学者得以从不同的目的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概括和解释产权,由此导致了产权研究上的深刻分歧。将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作一简要对比,可在此基础上阐明定义和解释产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煤炭是中国的第一能源,但煤炭科技人才在煤炭职工中所占比例极低,极大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本文对煤炭工业人才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煤炭科技人才战略对策及发展提出了意见,对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业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煤炭企业目前的现状及煤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煤企业的生产特点,从目标成本管理、费用控制、要素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技术经济相结合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对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当前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炭企业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淮北矿区大量煤巷锚杆支护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主采煤层的赋存条件对目前采用的主导锚杆支护技术作一简单介绍,包括基于顶板赋存状态和媒体硬度的实用分类方法、新型锚杆基本支护形式和主要支护参数选取范围、新型高性能锚杆的加工技术特点等,为进一步提高矿井煤巷支护锚杆比重作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淮北矿业集团公司降低电费的方法和措施及其效果。对煤炭行业降低电力成本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论煤矿矿难治理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难是指在矿山发生的灾难.矿难事故的频发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现行法律的滞后及不完善使得矿难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为了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遏制矿难频发的势头,更好地维护矿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和完善矿难治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设计采用MC145442单片调制解调器芯片及双工放大电路、安全栅电路组成一个适用于煤矿井下通讯距离不小于20公里的调制解调器,并给出关键电路的电气参数。  相似文献   

17.
煤矿机械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机械设备频繁的故障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机械设备维修的四种方式和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采用的故障诊断技术,并探讨了提高煤矿机械设备可维修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开平矿权易手原因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庚子事变中,西方列强利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机,借矿局督办张翼维权保矿之际,通过各种隐秘诡诈手段,骗占了华北地区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国有大型煤矿——开平煤矿,此乃近代中国利权外溢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工程塑料在煤矿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工程塑料已逐渐应用到煤矿井下的各个方面;它具有质量轻,加工性能好,成本低且具有可再生性,介绍了它的使用现状并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南方小型矿井安全生产,必须做到: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资源整合水平;二是加快安全监控信息化建设,提高煤矿装备水平;三是落实"六大系统"建设,提高矿井避险水平;四是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基础水平;五是建立工伤保险协会,提高矿工的保障水平;六是探索煤炭行业安全生产自律途径,提高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七是鼓励应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工艺,提高矿井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