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下简称《模拟电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模拟电子》把分析小信号电路,及线性网络的频域响应和时域响应的复频域分析法——拉普拉斯变换法,作为基本方法多处应用(如P147~P149,P204~P208,P305~P313,P626~P634)。先修课《电路分析基础》第十一章虽论及了网络函数N(jω)并介绍了波特图,但电大学生缺乏复频域网络函数H(s)的基本概念。这种教学计划上的脱节,使《模拟电子》的教和学更为困难。拉普拉斯变换是一种数学变换,但当把拉氏变换用于线性系统时,就产生了一整套概念和方法,它是既适用于频域(稳态)响应,又适用于时域(暂态)响应的方法,是理论性强  相似文献   

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是安排在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1第三章第1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的基本知识、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之后,以及介绍了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函数与方  相似文献   

3.
借助系统函数在s平面零点与极点分布的研究,可以简明、直观地给出系统响应的许多规律。增益函数零点、极点决定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稳态响应和暂态响应。在许多情况下,使用极、零点简化了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借助EWB软件中的受控源模型,构建共基极复合管放大电路的高频简化等效电路,直接启动仿真所获源电压增益、幅频特性、截止频率,与MATLAB编程计算完全一致.探讨源电压增益下降的斜率,结果与单极点渐进波特图吻合,说明复合管中存在主极点、非主极点现象.信号源内阻改变,同时影响源电压增益和截止频率,得到符合主极点表现为单极点,增益带宽积基本不变的结论,为分析各种复合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路及磁路(上),包括教材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内容。为了搞好期末复习,作好考试的准备,本文分章介绍复习要点和方法,供同学们参考。复习的主要材料是:《电路及磁路》(下称《教材》)和《电路及磁路学习指导》(下称《教材二》)。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复习内容要点 1.1 应明确的理论概念: 深刻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和电路集总化假设。 深刻理解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荷和磁通;复合物理:电功率和电能量。也要明确电位和电动势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电路及磁路(上),包括教材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内容。为了搞好期末复习,作好考试的准备,本文分章介绍复习要点和方法,供同学们参考。复习的主要材料是:《电路及磁路》(下称《教材》)和《电路及磁路学习指导》(下称《教材二》)。  相似文献   

7.
《电路及磁路》课程,因新教材尚在出版中,没有到位,故93级仍采用《电路分析》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教材《电路分析》(上)(修订本)的第一至五章、《电路分析》(下)的第九、十和十二章,包括电阻电路分析和正弦稳态分析的重要内容。本文谈谈课程第一部分电阻电路分析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变流技术》是我区89级工业电气自动化、电子技术及应用专业本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首次全区统一命题考试。该课程是电力电子学科的主要骨干技术,是后续课《自动控制系统》重要的先修课之一,它主要讲述了各类变流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控制方法,波形分析,设计计算以及它们的技术经济性能指标等。本课程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3章)重点介绍晶闸管的主要参数及各种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及计算:第二部分(第4章)主要介绍各种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第三部分(第5章)主要介绍触发电路的组成及各种实用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选择;第四部分(第6章)主要介绍晶闸管的串、并联保护和主电路参数计算;第五部分(第7—8章)重点介绍了各种变频器、斩波器及交流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及波形分析。为了帮助同学们搞好期末复习、做好迎考准备,以下分章介绍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一般了解的内容,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路及磁路》课程,因新教材尚在出版中,没有到位,故93级仍采用《电路分析》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教材《电路分析》(上)(修订本)的第一至五章、《电路分析》(下)的第九、十和十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模拟电路部分电视课为62学时,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一书中的第一~五各章。基本要求在教材每章后面的《本章小结》中已经写明。第一章.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本章内容比较多,而且都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以后各章的基础,属于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一、两种共射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和特点图1(a)是最简单的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图1(b)是电流负反馈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后者从交流通路看也是共射接法。这两种电路  相似文献   

11.
长沙、湘潭两市毗邻,语音面貌近似.它们在知三章组读音上表现基本一致,中古开口呼大致分立ts、ts‘、s(知二庄组) 和t(s)、 t(s)'、(s)(知三章组) 两组.综合比较湖南长潭地区的语音及其变化,发现知三章组读音 (t(s)系) 虽然一致,但长沙话的t(s)是由ts而来,这是受权威方言影响发生的权威逆转.而湘潭话的t(s)是由t(s)或t(s)演变而来,这是一种自然音变.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新课程必修数学1增加了《函数应用》一章,其中一个单元是“函数与方程”,它又分两节,第一节是“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二节是“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困惑和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电路中过渡过程的分析,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内容,在《电路及磁路》的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进行讨论。第十二章是时域分析的经典法,而第十三章则是拉普拉斯变换应用的复频域(S 域)分析法。现就教学内容中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动态电路及过渡过程的概念(一)动态电路  相似文献   

14.
八七级《电路分析》(下)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上册中的第七、八章和下册中的第十一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下面谈谈各章的学习要点并举例题,供同学们在期末复习时参考。一.无电源二阶电路和直流二阶电路本章学习的要点是,掌握RLC(以RLC串联电路为主)二阶电路的分析,包括无电源二阶电路的分析.即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直流激励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分析,包括微分方程的建立和解法。特别是要明确电路固有频率的概念,掌握电路RLC参数不同时四种固有频率的形式及相应的四种固有响应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和无阻尼情况时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张学强博士所著《乡村变迁与农民记忆——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以下简称《记忆》)一书,2006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山东老区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基础上稍加整理而成的,全书共分九章。该书以客观中立的学术立场及丰富翔实的历史实证材料,以近似白描的场景式还原手法,真实再现了莒南县长达十年的土地改革历程,读来令人颇感震撼。  相似文献   

16.
浅析以复变函数零点性质确定极点阶数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变函数论教学过程中,如何确定复变函数极点的阶数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析零点和极点性质的基础上,就如何运用零点性质确定极点阶数总结出了一种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并给出了严格证明。  相似文献   

17.
<正>要想寻找函数零点就需要用到渐近线,在早些年的高中数学教材里,渐近线是以简单要求出现的;近十几年,新课标教材为减少课业负担,把这一内容删除了。然而我们在日常的数学习题训练中发现,渐近线却是时常出现的。一、司空见惯的渐近线概念在初中学习时就涉及了反比例函数及其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教学基础理论与教法》第一册第四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试确定32.5(±3)的有效数字(见课本P.235)。这是一道由绝对误差界确定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的问题。对于有效数字,课本上是这样定义的:“一个近似数中,从左面第一个非零的数字起到右边按四舍五入法所截得的最后一个数字止,所有数字均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根据这个定义,上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电路及磁路》第一部分电阻电路分析第一至第四章的理论分析方法提要和典型例题分析,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要求.在新课标教材中,也增添了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或方程近似解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增添这部分内容既足必要的又足可行的.《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1~2、4期上刊登了几篇关于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文章,其中谈到了教学中的具体尝试、感悟、经验以及困惑,甚至出现了这样那样一些与二分法的本质不太相符的认识和做法,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实上,正冈为有了这样或那样的认识,才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素材,毕竟理不辩不明嘛!从历史上看,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经典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