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双喜 《文教资料》2007,16(31):147-148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凸现引起社会各方对贫困生的关注,不少学者提出了经济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对策,然而经济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是贫困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贫困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期广大高校辅导员重视贫困生成才的重要性,确立贫困生成才教育在贫困生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贫困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有明显差别,表现出抑郁、自卑、冷漠等心理健康疾患.通过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探究,提出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贫困扶助基金,拓展解困工作思路,实现贫困生经济、心理双脱贫.  相似文献   

3.
自我效能感研究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我效能感研究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注高校贫困生,并不是简单的经济扶持和心理疏导,重要的是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育,增强贫困生自我效能信念中的积极因素来促进其心理健康,以使其真正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对贫困生真情关爱,从思想上教育和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从经济上扶助、生活上体贴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内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孙月红 《文教资料》2011,(7):226-228
作为高校中的一个弱势群体:贫困生,在经济和心灵上承受着比别人更大的压力。在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文章在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表现、特点等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几点看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贫困生是高校内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除经济困难外,还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大致可划分为积极的心理特点和消极的心理特点。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在关爱学生,培育自立自强精神、社会责任意识和艰苦奋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产生了新思路。贫困生群体一直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焦虑、抑郁、敌对化和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日趋凸显。在精准扶贫模式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主要体现在经济扶助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资助工作深入融合的缺失,导致了贫困生群体极端化心理问题的多发性。"互联网+"视域下,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民化、构建高校贫困生精准认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同教育模式、实现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社会化,是使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贫困生数量在高校约占28.74%。他们中的许多人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以及伴随贫困而产生的多种心理压力,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并事关高校的安全稳定。本论文在对福州地区高校1 806个大学生(其中贫困生519个)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压力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等,详细地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压力现状:经济压力的影响最大,其他自我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环境压力、人际交往压力都与经济压力息息相关,并进而对贫困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本论文将为建立有效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倍受关注。文章就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几点思考: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解困机制,缓解贫困生心理压力;营造有利于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探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多元化因素,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优化效应,明确"多元化"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总之,在"多元化"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开设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提升贫困生个人素质,营造贫困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迫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我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心理扶贫,更需要心灵关怀。本文在分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现行模式的基础上,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经济帮扶工作取得了很大突破,但要从根源上帮助贫困生脱贫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根据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精准扶贫下高校需要建立协同、精准、动态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探索"隐形"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以实现"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心"。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贫困生的帮扶更多的是集中在经济扶贫上,而忽略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扶贫,需要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摆正其心态;加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增强其自信;拓展社会勤工助学渠道,培养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贫困生的学习、生活和经济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生,主要表现在自卑、高焦虑、抑郁等.应采用合适的教育途径对贫困生进行积极人格、和谐人际关系、良好情绪情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以心理资本理论为基础,从心理资本视角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标体系构成,对比高校大学生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资本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从改善贫困生贫困认知水平、提高自我效能感,丰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育积极的心理愿景,加强贫因生乐观主义教育、大力培育贫困生改变贫困的能力,提高贫困生抗挫心理阈限、培育贫困生“坚韧”品质四个方面建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我封闭与自卑现象突出、压力繁多与焦虑现象严重、思想认识与调适能力存在欠缺,其产生原因既有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客观因素,也有贫困生自身主观问题.对贫困生加大资助力度,并加强思想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等能够有效解决其心理问题,可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河南4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导致贫困生心理危机出现的多种原因,进而呼吁各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要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特点,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渐增多,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高校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贫困生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析、高校贫困生主要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措施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玉明 《陕西教育》2009,(1):75-75,40
独立学院贫困生所处客观环境独特,其心理问题由经济、学习、就业、人际交往压力等因素所导致.需从经济资助、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保证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西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出现有偿化、大众化趋势,贫困大学生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贫困生由于其经济上的原因,较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西部高校的生源有较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贫困生的规模,使西部高校贫困生的情况具有与东部高校不同的特点。笔者通过调查①,发现西部高校贫困生被检出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达到22.5%,显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严峻。根据这些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特点,维护西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多渠道“扶贫帮困”,减少因经济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