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语文,学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可直到初中,我们的学生还是谈作文而色变,即使勉强写了,也常常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或是言之无物的"空对空",缺乏真情实感,更不用说以情感人了。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写作的误区,在文章中写出生活味儿,张扬自我的个性呢?教学中本人以随笔写作为抓手作了一番尝试。随笔的写作,抛开了传统作文教学强调写作技巧、重统一要求而忽视学生个性流露的弊病,给学生营造放松的心态和宽松的写作环境,避免了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的现象,远离空话、假话、套话,学生"我手写我心",说自己想说的话,抒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翻新的"老师问,学生答",还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或是较典型的洋思教学,其总体都是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学,我以为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写作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读自悟。当然,这绝不能放羊式的自读自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以下,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几种基本教学方式,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3.
初中阶段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原因是学生厌恶作文,缺乏创作的冲动,没有体味到写作的乐趣。因此激发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从而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正>"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不仅是语言输出和运用,更应关注写作实践中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润、意志的坚定、人格的完善,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境界。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也是学生最头疼的作业之一。下面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得出的几点体会。1.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1.1阅读与摘记。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指语文课内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  相似文献   

5.
<正>陶行知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教人求真",认为教学的本质和目标就是要体现一个"真"字。的确如此,在教学中要倡导"真语文",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我也积极倡导"真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写出真情实感,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回归生活,拉近距离回归生活是真写作的重要前提,因为文学艺术都  相似文献   

6.
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感觉到学生学语文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似乎写作是一件极痛苦的事。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缺乏生活,缺乏体验,缺乏兴趣,这是学生作文水平欠缺的根本原因。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是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关键。让作文课成为孩子们的"快乐课",让学生充分享受"快乐作文"比教给他们写作与技巧还重要。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的一件大事是让教师闭口,尤其是语文老师。虽然尖刻,却也不无道理。笔者为语文教师,对此深有同感。教学中也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滔滔不绝者,总觉得该说的太多,惟恐有不到之处。学生日记中的一句话"老师把知识如行云流水般地灌输给我们",一下子惊醒了曾陶醉于教学境界中的我,我仍是一个灌输知识的工人!为此,笔者在新一轮的教学中努力冲破"教师中心"枷锁,营造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教学契机。  相似文献   

8.
张燕 《语文天地》2013,(5):63-64
写作最痛苦的莫过于"无米下锅",也就是没有素材入文。如何才能教会学生激活手中的素材,充分挖掘与运用手中的素材,让写作不再是苦恼的累活呢?一、旧例改造,另立新意所谓旧例,就是指旧材料、老材料,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运用的素材。也许是因为众人皆知,太"熟"太"俗";或是故事简单,内容单薄;或是千人一面,彼此雷同;或是缺乏个性,无趣无味。这些素材可能是语文教科书中的人物故事,也可能是课外阅读中的经典之作,包括网  相似文献   

9.
王天兰 《考试周刊》2013,(94):44-44
<正>多年来,学生写作能力相对低下是农村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能够自主、自由地表达,则成了语文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应"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此,笔者从自身教学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出发,探索了写作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来胜 《学周刊C版》2020,(2):113-113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写作时心有余力不足或是无从入手."高楼万丈平地起",教师要从"小"做起,夯实学生语言文字基础,积累学生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才能热爱写作,写作能力才能得到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阅读和写作习惯,写作时缺乏素材;作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践,远离学生生命主体情感抒发的需要.关注学生生活,将写作由"教学之需"转化为学生的"生活之需",变"被写作"为"主动写作",应松开命题的"金箍",调整写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改变封闭式的写作方式,更新批改与讲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一、以课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写作方法有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割裂开来,根本没有意识到教学课文对于学生写作的"示范引领"作用。他的学习课文就是掌握课文内容,让学生把课文内容"肢解""化整为零",了解、掌握就行。于是只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把分析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功能给忽略了。实际上作文是对语文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教授课文分析写作特色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学生积极性不高,在写作时无材料可写,无处下手;有些学生就算写出了,也是"无血无肉",内容干瘪。那学生写作为何总感觉困难重重呢?通过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观察,我总结原因如下: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缺乏一定的写作方法,不知如何下笔;对写作的主题和对象缺乏直观的认识,感觉无话可说;缺乏阅读和积累,词汇量少,表达方式单一;想象不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语文教育界不断研究探索的重要领域。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病也几乎成了大家的共识:题材陈旧,程式化严重,假话套话连篇,缺乏个性张扬的创作,鲜见灵性飞扬的文章。那么如何挖掘学生写作上的潜力,激发他们写作的欲望,激活他们创新的意识,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知",各有独到之处。我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上树立大语文观念,而作文教学更应该突出大语文地位,用"创作"理念来渗透指导学生的写作,让他们走出狭小的思维圈子,开阔心胸,开阔眼界,能"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最终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创作"不同于写作,创作更强调发挥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习作中常见的是要么说大话、空洞无物,要么无话可说,作为语文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写作训练中一定要指导学生注重"自我",以"我"之见闻和"我"之想象,抒"我"心中情。这样方能达到作文的最高境界——言为心声。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提起作文,学生就焦虑,教师也苦闷。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少情感。课堂上,教师讲得神采飞扬,仍然提不起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写出来的作文还是"言之无物",做"无病呻吟"之态。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了解和关注。"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文也是一样,生活便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就是我们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的作文"柳暗花明",把学生学习作文训练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感染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将生活融入作文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习作最突出问题有两点:一是缺乏写作素材。目前大多数学生的生活单调,感觉没有内容可写,习作时自然只能"造假",文章总给人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之感。二是习作内容空洞无趣,平铺直叙,缺乏生动之感。如帮助学生让习作题材丰富多样,让习作的内容真实可信是目前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的重难点,我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探究了以下三种策略:一、丰富习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学生缺乏写作  相似文献   

18.
吕惠英 《考试周刊》2014,(16):58-58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占据"半壁江山",也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者认为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语文写作评价和批改,因为学生可以从语文写作评价中直接了解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缺乏量化、主观性强,所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遇到瓶颈,可见分析初中语文写作评价的现状,提出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学生厌烦作文,视其为沉重"包袱",写起来"头疼"。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点燃写作兴趣,是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心理学认为,兴趣就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它可以使人无意地、不知不觉地观察某种事物,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心理,注意从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当堂命题指导,学生闭门构思习作。尽管在课堂上老师指导"有方",学生的习作仍难登大雅之堂。原因出在学生写作缺乏情境。情境随笔教学重在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教师适当适时机的引导,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