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树华 《辽宁教育》2006,(10):47-48
谈起复习课,让人不禁有点“炒冷饭”的感觉。印象中,复习就是先整理归纳知识,再进行练习,还有残存在脑海里的“横成片、纵成线”。这种复习模式,教师疲惫学生厌烦,完全不适应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如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引下,让数学总复习教学走出一条适合学生的新路子?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复习课既不像授新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担负着查漏补缺、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化学学科特点,我觉得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田亮 《河北教育》2010,(6):32-33
据统计,小学数学的单元复习课以及期中、期末复习课教学所用的课时约占总课时数的1/3。众所周知,复习课不容易上好,要么因重复练习而枯燥无味,要么因呆板整理而气氛沉闷。小学数学复习课,怎样上才算有效?笔者认为:有效的复习课,教师应注重在梳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在应用中引导学生积极、灵活地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下面以三年级“万以内的数”的复习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反思。  相似文献   

4.
教过或正在从事高三历史教学的教师有共同的感受,二轮复习很难把握,效果不明显。但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专题复习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二轮复习之所以没有实效性,关键在于教与学的脱节。教师总结整理的很好,讲的津津有味,但学生听不进去,课下更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使得交与学不能有效结合。怎样才能确保二轮复习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而做起。  相似文献   

5.
怎样使整理复习课更鲜活?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探索、追求的。在去年上半年的城区教研活动中,本人执教了《数的整除整理复习》一课,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要使整理复习课充盈新鲜和活力,就要不断创新,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高三化学复习课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教师需要及时修正自身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促使实际复习课教学贴近学生学情实际,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求.据此,文章阐述了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实施现状,分析了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设计原则,而后提出有关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优化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学单元复习课就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方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贯通。其基本任务就是整理知识,使之系统化、清晰化,并具有拓展性。长期以来,复习课难上,复习课教学几乎成了小学数学改革的一大难题。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那么复习过程就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复习课上得好与坏,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学研究指向了复习课。通过对"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的探究,教师既要选好复习的素材,又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对数学复习课的整理与回顾变得趣味盎然。  相似文献   

9.
李露 《考试周刊》2014,(35):74-74
复习课作为一种承前启后的课型,具有"回顾与整理、沟通与发展"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中,由于课上内容大多数都为学生学过的知识,且以习题讲解、练习操练为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复习效果不显著。本文从复习目标、复习内容、复习方法、合作复习、细处着手和在错误中纠正坏习惯等方面总结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数学的复习课上,大部分老师沿袭着“概念定理的罗列——典型例题的讲解——课后练习的强化”的老路,这种模式和理念对于培养新时期、新要求下的小学教师是不利的。基于“对学生的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生为中心”的创造型模式,我在复习课上作了探索性教学的一些尝试,现整理成文,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英语的复习课一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教学阵地",直接导致复习课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复习是对以往知识的梳理整理,所谓温故而知新,上好复习课对于学生整理思路,训练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都有关键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英语复习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潘瑞玲 《山东教育》2005,(13):44-44
复习课难上,六年级总复习课更难上,这是所有数学教师的感受。复习课的教学首先要关注的是复习过程能否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能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等。复习课一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二要通过复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归纳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上英语课的教师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就是“复习课挺难上的”。原因是复习课既不像讲授新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活动课、对话课那样“生动有趣”,更体会不到练习课的“成就感”。复习课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如今,新课程标准要求“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改进传统的复习课教学,使其充满“探究性”呢?  相似文献   

14.
宋俗 《吉林教育》2009,(5):93-94
复习课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如何上出有滋有味、有血有肉、学生喜欢、高质高效的复习课,可能是很多教师多年探索的问题。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也一直对复习课感到困惑,虽然作过很多尝试,但总觉得效果不理想,无法在师生间、生生间产生多元互动的共鸣效果。为此,在教学之余,我带着自己的困惑走进学生当中,潜心观察和研究学生的喜好,希望能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15.
过去对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认识停留在知识点小结、做题巩固对知识的牢固掌握这种学生能力低水平要求。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当把对知识的整理当作知识复习的载体,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应海武 《考试周刊》2011,(53):97-98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打造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中整理和复习约占了五分之一。因此,开展好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中本文作者作了以下尝试: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把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分类,把知识条理化,使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认识,同时对教材中的整理与复习的练习内容进行灵活大胆的改造,让"整理与复习"课成为学生爱上的课,让学过的知识成为学生脑海中永久的储存。  相似文献   

17.
李霞 《学苑教育》2019,(8):81-81
复习课是课堂或者阶段教学的总结,是学生对本册内容从厚到薄,知识框架的再认识到深入认识的过程,是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梳理再生成的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再认识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通过教师对复习课深入认识,有效设计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来促进复习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娄小梅 《成才之路》2011,(30):67-67
如何开展好复习课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实践问题。在此,我谈一谈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做法。 一、要明确目标与要求 复习课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要求是:复习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做到“竖成线、横成片”,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11日,某初中举办了教学技能大赛,我受邀观摩了该校九年级张彪老师的一节复习课,复习的内容为九年级电学知识模块的内容。张老师本节课很好地针对学生进行了激疑.激趣。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诸多理念,难能可贵的是,张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现在,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课教学的基本课型“整理”与“练习”是复习课教学的两个主要环节,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差异,“整理”与“练习”的顺序、主次也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复习课型。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三种不同的课型:1.“先理后练”型“先理后练”型的复习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先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由学生个体或学习小组回忆、再现所要复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讨论交流,捕捉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利用文字、图表等表现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沟通,形成网络。然后,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整理意图、表现形式、整理内容,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