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楠译 《金秋科苑》2009,(11):21-22
将皮肤细胞转变成运动神经元 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了一个突破性试验,他们利用一种不需要晶胚(已进入细胞分裂状态的受精卵)的新方法,产生了第一个运动神经元。这个神经元是用两名“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患者的干细胞培养而成的。  相似文献   

2.
殷楠 《今日科苑》2009,(11):21-22
将皮肤细胞转变成运动神经元 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了一个突破性试验,他们利用一种不需要晶胚(已进入细胞分裂状态的受精卵)的新方法,产生了第一个运动神经元。这个神经元是用两名“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患者的干细胞培养而成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30-30
德国科学家日前研究发现,在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完成使命而濒死的细胞不仅会做出“自我标记”,还会释放出一种名为溶血磷脂酰胆碱的特殊物质,从而诱导吞噬细胞前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图宾根大学医院发布的新闻公告介绍,此前人们已经知道,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会新产生数十亿的新细胞,同时也有大致相同数量的细胞因各种原因受损或者完成自身使命而死去。 这些濒死的细胞表面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吃我”的信号,来自我标记,以便吞噬细胞前来“消灭”它  相似文献   

4.
"学术女神"造假了整个2014年,日本生物学者小保方晴子都非常"火",世人皆知。但是,这既不是因为她出众的美貌,也不是因为她杰出的成就,而是因为她大胆的造假行为。此前,由小保方晴子带队的生物学研究团队声称,对已经分化的哺乳动物细胞进行简单的酸刺激,可以使其重新回到多功能的细胞状态。这种细胞是一种能分化形成各种其他细胞的重要细胞。这是一个重大的科学突破,小保方晴子的相关论文被影响力巨大的《自然》两次收录并发表。同时,她本人也因才华和美貌兼备而被人称赞。小保方晴子俨然成了日本的青年民族英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9,(5):39-39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森和俊被授予2009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分别因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和发现细胞内蛋白质品质管理机制而获奖。山中伸弥于2006年利用实验鼠皮肤细胞培育出具备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能力的iPS细胞。2007年,他又成功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iPS细胞。iPS细胞有望在再生医疗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森和俊于1993年发现细胞内质网中存在一种分子,这种分子能感知被错误制造的“次品蛋白质”,并揭开了这些“次品蛋白质”被处理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6.
陈奇 《百科知识》2007,(9S):4-5
自从人类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这种微小而神秘的东西就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很多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都涉及到细胞极性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细胞的极性呢?其实,所谓极性,就是一种不对称性,一种非均衡性,这种不对称性是细胞生长的基础,正是因为细胞的不对称生长,产生了极性,这才能完成细胞活动的各项功能。无论在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中,细胞的极性都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前医学界对人类癌症的看法普遍是人体内有癌细胞和癌细胞扩散的说法。从生物学来看,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会给人们产生误导。经研究表明,癌症是人体内一种尚无有效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代号,是一种严重的病症。而细胞是构成细胞生物功能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一切细胞生物都是由诸多单细胞所组成的不同功能组织而形成的。细胞就是细胞,癌是人体内病症发生的一种表现形式,细胞与癌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通常,动物细胞在外界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细胞内外的水分会很快结成冰晶,这会破坏细胞内部的结构,冰晶体积膨胀会使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导致细胞死亡。-5℃~0℃是细胞最容易受伤的温度,而这个温度却是一种小虫子最喜欢的温度。这让科学家称奇,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它们,研究它们的独特生存能力。冰封世界的魔虫在寒带冰天雪地的夏季,夕阳西下,一种叫冰虫的小虫子纷纷从厚厚的冰块下钻出来,成群结队地寻找它们的晚餐,海藻、花粉和其他可以消化的残渣都是它们爱吃的。小小的虫子拥挤在一起,为了生命的延续,它们伸着蓝色的鼻子,寻找着一…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花为什么会有香味?花的香味来源于花瓣中的一种油细胞,它会不断分泌出带有香味的芳香油。因为芳香油很容易挥发,人们就可以闻到花香。  相似文献   

10.
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感光细胞。原先人们一直认为,只有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才是能将光能转变成电脉冲的光感受器。科学家认为,新发现的细胞在调节生物钟的工作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发现的细胞位于视网膜中比杆状细胞和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活》2013,(6):39-39
在报纸和杂志的科学报道中,常常可以读到关于干细胞的新闻。所谓干细胞,是指人体内那些未分化的、因而有可能分化成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干”的意思,是可以产生分支的“主干”。干细胞如今能以人工的方式生长或转变成几种特定组织的组成细胞,将来也可能用于医疗。而问世于上世纪80年代的3D打印技术则是近来科学界的又一热点,近年在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生物医疗、建筑工程、个人化定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刊曾介绍过科学家用这一技术打印的血管。它用于打印干细胞,又会产生怎样的奇迹呢?  相似文献   

12.
逆转录病毒是一种独特的病毒,当它侵入细胞后,会把细胞的基因进行改造,将病毒自己的基因进行改造,将病毒自己的基因加入其中,利用细胞繁殖自己,感染更多的细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显微镜下,一滴池塘水就是一个生命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活跃着各种微生物,如:细菌、变形虫等。或许你还会在其中看到一种美丽的、半透明的生物——团藻。团藻虽然只有3毫米长,却也是由多细胞组成的壳状生物。组成团藻的每个细胞都带有一条不断抖动的“小尾巴”,这些小尾巴能  相似文献   

14.
我们之所以会从青春年少走向耄耋之年,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组成我们机体的细胞总是会无可奈何地哀老,停止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过有一种细胞深谙长生不老的秘诀,使得生物学家们不得不对它别眼相看,它就是干细胞。  相似文献   

15.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肌肉中存在一种重要的蛋白——德斯菲林蛋白,对于肌肉营养不良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肌肉细胞的绝活 在人体的各种细胞当中,肌肉细胞可能是任务最繁重的,因为作为动物,人总是处于活动之中,特别是心脏,会一直跳动,直到生命的尽头。因此肌肉细胞也是人体细胞里面最容易受伤的细胞,例如人的剧烈活动,就常常导致一些肌肉细胞受到破损,而很多的疾病,也正是以肌肉细胞受伤为最主要的病理因素,例如肌肉营养不良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人们普遍认为一些辐射、化学品以及病毒因素会引起细胞突变而激活原癌基因。但我认为,细胞癌变并非被迫,而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在特定的环境下,细胞感知到有外界化学物质或辐射的侵害,受到刺激的细胞失去了控制,端粒酶的  相似文献   

17.
继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3月1日在《自然》杂志网站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种基因“转位子”(即DNA中一段可以移动的基因序列)来替代病毒作为运输所需基因的载体,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之后,美国科学家又传捷报: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科学家在3月26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宣称,他们找到了不需要借助病毒或外来基因、更安全地将人类皮肤细胞变成iPS细胞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10,(3):9-10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宣布,他们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这一步骤,直接将老鼠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研究人员指出,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中,成功将皮肤细胞完全转化为功能性的神经细胞。该发现或将彻底革新人类干细胞治疗的未来图景,改变我们对于细胞如何选择并且如何在人体内维持其特性的理解。相关研究发表在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创新》2004,(11):27
日本北里大学人造皮肤研究中心黑柳能光教授研制出一种新型人造皮肤,为重度烧伤及褥疮患者带来了福音。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重度烧伤及褥疮患者的皮肤损伤可达真皮层,即使进行植皮手术也很难治愈。黑柳教授研制的人造皮肤是一层由胶原和透明质酸制成的特殊海绵,海绵上附有志愿者提供的皮肤细胞。这种人造皮肤平时需冷冻保存,需要时解冻即可使用。人造皮肤附着在伤口上,海绵中的胶原、透明质酸及海绵表面的皮肤细胞能促进患者自身皮肤细胞的增殖及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后,部分海绵会被伤口吸收,而人造皮肤上原来附着的人体细胞会自然脱落。…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10):7-7
美国科学家实现和达成了发育生物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和终极目标——直接将一种体细胞转变成另一种体细胞,而无需借助胚胎干细胞。这也许将成为把再生医学推向前进的一项神奇创举。该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27日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