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 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 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 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 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 "幼名、冠字,周道也。"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人的姓名和现代人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但现在我们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而死后有谥号。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古人名和字的关系有意义相同的,如: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击鼓骂曹”的文学家祢衡字正平,他们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诗人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他们名、字中的“观”和“游”也是同义。名和字,也有意义相辅…  相似文献   

3.
为学须静心     
柯文 《现代教育》2005,(11):1-1
古人说:“为学万病,只一个静字治得。”意思是说做学问的毛病有万种之多,只要有一个静字就可以医治了。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十分精辟。  相似文献   

4.
《诗经》,今天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解诗,要持有历史唯物、辩证唯物的科学态度。往往有一字之正,如拨云见日,明朗了乾坤;一字之误,也会团丸成方,全失其形状。《新台》一诗,纵观当代诸家的译解,却杂有缘袭古人附会之说和附合名家不解之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时期的胡适先生在提倡白话文的一次演讲会上,用“打油诗”发言说:“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作欲,今人叫作要;古人叫作至,今人叫作到;古人叫作溺,今人叫作尿;本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  相似文献   

6.
古人的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字”又称为表字。二者既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同时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人们在古书阅读中,对于遇到的大量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容易忽略。如果我们对古人“名”、“字”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在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但我们现在的名字的所指与古人是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出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些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在阅读古书时,常常见到古人既有名又有字,如诸葛亮,字孔明;韩愈,字退之等等.但不知古人为什么既有了名,还要有字?名与字是什么关系?特写信给你们,望能赐教. 江苏邓翰俊  相似文献   

9.
读书的方法     
谈到读书有精读和略读两种。精读,就是要求人们认真一字一句地读。古人曾主张“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误一字”,从音节、声调的微妙变化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品出作品的精神实质。精读要旨在于通.弄通.融会贯通才会闻一识十,举一反三,才不会丢三落四。精读有时还要力求能背诵,因为背诵是最好的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古人曾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相似文献   

10.
诗歌有“诗眼”。古人常常根据意境的需要,选择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的词做“诗眼”,这样的词对于意境的塑造及思想感情的表达至关重要。2000年高考题《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第四选项:“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这道题就是考诗眼“闲”,不过此为“无聊之闲”而非“闲适恬淡之闲”。“诗眼”一般指五言中之第三字,七言中之第五字,也有以第二字、第四字乃至末字为“眼”的。“诗眼”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动词是表现事物的动作和情态的,常作为“诗眼”。例如:  相似文献   

11.
多音字出现在古人的名字里,确定其读音就是比较麻烦的事。例如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字“子长”的“长”该读何音—— ch ng还是 zh ng?我认为这样的问题可以从古人的名与字的关系上寻找答案。   首先得从古人取名的习俗说起。上古时代,男子生下来三个月父亲就给命名。到了二十岁,举行冠礼时,再给他一个字。从此以后,只有君父和尊长以及他自称时称名,卑辈和平辈对他只能称字,不能称名。男子既有名又有字,这个习俗贯串整个封建社会。名与字之间还很有讲究,在意思上构成一定的联系。因此,当你决定不了其名读音的时候,不妨参…  相似文献   

12.
李章移鱼 姑苏才子李章反应敏捷,诙谐滑稽。一次,他应邻居之邀赴席饮酒。客人入座后,开始上菜,其中有一盘鲑鱼,非常肥美,是一桌中的上品。但这盘鱼却摆在主人面前,李章想要吃到很困难。于是他对主人说:“你我都是姑赫(蘇)人,这个‘棘’字有不同的写法,有的人把“鱼”字写在左边,有的人却写在右边,到现在我也不知到底应该如何写?”主人说:“古人作字不拘一体,这个“鱼”,可在左,也可在右,移易从便。”  相似文献   

13.
谈名说字     
今天有名,古人有名且有字。说起古人的字,令人大多十分陌生,只知道名字在现代是一个词,是记录一个人的语言符号,很少有人了解在古时名和字是分开的。其实古时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那么,何为名?何为字呢?  相似文献   

14.
古人有名、有字。如岳飞,姓岳名飞字鹏举。名和字在先而后有号,号是名与字以外的称谓。有自号的,也有友人送号的;有单一的,也有多个的。如黄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再如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等。古人的号不拘一格,各具情趣。  相似文献   

15.
青·绿·蓝——汉语颜色词文化意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作为颜色,是古人认为的五正色“青、赤、黄、白、黑”中列为首位的颜色。《说文解字》分析“青”字,从生从丹,推测是一种深绿色的矿石,又加上古代“五行”之说盛行,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构成的,“五色”与“五行”相对,“青”与“木”相对应,因此古人认为草木的颜色为青色。汉语中常以“青”色形容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同义例证、同源通假两方面对《诗经·豳风·七月》中第六章“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句的“介”字进行考释,通过今人的注解和古人训诂的比较分析,对“介”字在《七月》诗中的实际意义做出了符合语言实际的考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名和字孙玮古人有名,又有字,这与今人很不相同。现在所说的“名字”,是把名和字合二为一了。古时,名与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名一般只有一个,字可有两个,称“又字”.或“又号”。“名”:《说文》释为“自命也”。它是指一个人的称谓。《礼记·檀弓》:“...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中经常会涉及到古人的称谓问题,这些称谓,或者与籍贯有关,或者与谥号有关,或者与官名有关,或者与自号有关,等等,不一而足,但由于零散琐碎,杂乱无章,不容易使人形成系统的认识,也不便于记忆。然而,在近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却又常常会遇到对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核,其中就包括古人的称谓。因此,为便于大家学习和记忆,特将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称谓辑录如下,以兹参考,并期望能给各位学子带来良好收益。“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  相似文献   

19.
古代作家的称谓除名和字外,往往还有号。古人取号大多有一定的根据,下面分类加以解说。  相似文献   

20.
古人的名字很讲究,对人的称谓也比较复杂,近年来的中高考又都把它作为文化常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弄清古人的称谓对学好语文十分重要。古人的称谓常见的有以下一些形式。1.称字屈原,名平,字原;柳宗元,字子厚,韩愈写有《柳子厚墓志铭》;袁宏道,字中郎,其散文集名为《袁中郎集》。2.称名字这是表敬称的一种方法。先秦时是先字后名,如孟明视,孟明是字,视是名。汉以后是先名后字,如孔融文举,融是名,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