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一堂常识课上是这样引导大班幼儿初步形成弹性概念的: 我首先从幼儿常接触的松紧带入手。上课时,我双手扯起一条松紧带,边拉边问:“这是什么?”幼儿齐答:“这是松紧带。”为了让幼儿观察得更清楚些,我把白色的松紧带挂在黑板上,然后用力往下拉,问幼儿:“老师用力拉它,它就怎样了?”幼儿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松紧带变长了,有的说松紧带变细了,  相似文献   

2.
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发现有的孩子注意力渐渐不集中了,也不积极地回答问题。于是,我灵机一动问:“谁是小博士?”全班幼儿齐声说:“我是小博士。”我又问:“谁的眼睛亮晶晶?”全班幼儿齐声说:“我的眼睛亮晶晶!”经过几遍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采用个别询问法调查了某幼儿园小、中、大班120名幼儿(每班随机抽取40名幼儿,男女各半),问他们:“你最害怕什么?”“你为什么怕×××?”最后将材料统计整理,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幼儿最害怕的是伤人的动物,占75%。小、中、大班之间,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异。这些动物主要是老虎、狼、蛇、狮子。问其原因,口径一致:“会吃我。”“会咬我。”问他们在哪儿见过这些动物的,有的说在图片上见过,有的说在公园看过,有的说在电  相似文献   

4.
教师和家长一般对幼儿说完整句都很重视,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每堂课几乎都要强调。可是有的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说省略句,教师却硬要幼儿说完整句,让幼儿一遍遍重说,一遍遍订正。我以为,这样反而不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听过大班一节教《咏鹅》的语言课。教师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幼儿回答:“画的是白鹅。”教师却纠正说:“小明友,说话要说完整句,应该说‘这幅图画的是白鹅’。”在教师已说清楚“这幅图”这一特指成分的情况下,幼儿回答时省略了“这幅图”这一不说自明的成份,使语言简洁精练,这有什么不好。教师接着问:“白鹅在什么地方?”幼儿回答:“在水里。”教师又纠  相似文献   

5.
在给幼儿上看图讲述课《分苹果》时,我问幼儿:“小红把最大的苹果分给奶奶吃,奶奶怎么说?”有的回答:“奶奶说,小红真乖,奶奶不吃,你自己吃吧!”有的讲:“奶奶会说,乖孩子,自己吃吧,吃了好长大长胖。”还有的说:“奶奶说,小红真乖,说着就把苹果放回了盘子里。”没有一个幼儿说“奶奶高兴地吃了起来”。我又问:“你们在家吃苹果的时侯,是怎么分的?”有的说:“爸爸妈妈吃小的、虫虫咬过的,我吃最大的、最红的。”有的还说:“我给奶奶吃,奶奶不吃,待会儿还给我吃。”我猛然醒悟了,是啊!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景不是比比皆是吗?“习惯成自然”,难怪孩子幼稚的心灵中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爸爸妈妈应该吃小的、  相似文献   

6.
幼儿具有与其年龄相吻合的创造力。如何使其进一步发展,应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讨的问题。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扫除心理障碍。我曾拿一张柿子的贴绒教具,问小朋友是什么,有的回答说是柿子,有的说是桔子。我又进一步故意问:“这是桔子,对不对?”结  相似文献   

7.
餐前预防针     
石云 《早期教育》2000,(11):38-38
午餐时间到了,我为今天的萝卜汤犯愁,因为班内有几个幼儿不爱吃萝卜,怎么办呢?这时玩具柜上的一只小白兔提醒了我。我拿着小白兔学着它的口吻问:小朋友,你们喜欢我吗?为什么?”小朋友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小白兔白白胖胖很可爱。”有的说:“小白兔很聪明。”我见幼儿如此喜欢小白兔,便顺水推舟:“那你们知道我最爱吃什么?”幼儿很快回答出青菜、萝卜。  相似文献   

8.
创意贴画     
本学期,大一班美术课由我上,这个班的孩子们喜欢画画,而且有的孩子还真画得不错,不过每次美术活动过后,总有绘画练习纸被扔到垃圾筐里,我看着被孩子们扔掉的画,真有点心疼。几天前我不经意地翻看幼儿的练习画,灵机一动,何不变废为宝用废画进行创作呢?于是我挑了几幅画剪下上面的各种图案,重新组合粘贴起来。美术课上,我拿出粘贴好的作品让幼儿看看这幅画是谁画的,大家都说“:这不是画的。“”那是怎么来的呢?”孩子们有的说剪的,有的说是拼的,还有一个孩子说:“这是粘贴画。”嗬,还真有明白人呢!“好看吗?”我问“,好看!这些都是从哪里剪来…  相似文献   

9.
向孩子学习     
有一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了,但记忆犹新。那天的音乐活动是复习歌曲《小娃娃跌倒了》,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让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为第三乐句“我快快地跑过去,抱起小娃娃”配器时,我问幼儿:“这一句用什么乐器比较好?”幼儿说:“沙球。”我问为什么,幼儿说:“沙球的‘沙沙’声像走路声。”我  相似文献   

10.
一只空袋子看见周围的伙伴们都鼓囊囊地站立着,而自己却瘪塌塌地躺在地上,心里羡慕极了。“我也要站起来!”它鼓足气,用力往上一蹿,问同伴道:“伙伴们,我站起来了吗?”“没有。”“现在呢?”空袋子又用力往上一蹿。“也没有。”伙伴们答道。“这回呢?这回总站起来了吧?”空袋子再次憋足劲用力往上蹿。“没有,你根本就没有站起来啊!”伙伴们说。“真奇怪!”空袋子瘫软在地上叹道:“我费了那么大力气,怎么就站不起来呢?”同学们,你们能告诉空袋子这是为什么吗?听了这个故事,大家一定深有感触:一个人要想能够挺挺直直地站立起来,必须要有真才实…  相似文献   

11.
早饭后,几个幼儿围在我身边说:“王老师,咱们出去玩会儿吧!”我问:“玩什么呢?”有的说拍皮球,有的说跳绳。突然,心怡指着窗外被风吹起的塑料袋和碎纸片说:“老师,外面刮大风啦,咱们去放风筝吧,我在家跟舅舅放风筝可好玩啦。”听她这么一说,活动室里马上热闹起来,孩子们都嚷着要去放风筝,大家越说越兴奋。“用什么做风筝呢?”我装出为难的样子问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一开始,我就亮出第四幅图问幼儿:“桌子椅子上有什么?”“哪来的脚印呢?”我让幼儿自由议论2~3分钟后再回答。幼儿说“是小偷从窗里爬出去踩上的”、“是弟弟关窗户踩上的”、“是弟弟站在桌子椅子上当小海军踩上的”等等,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在幼儿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3.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4.
在肯定幼儿“投机取巧”做法的同时,我会引导幼儿发挥想像,大胆创新。实践中,我曾向幼儿提问:如果物体很重,能用这种方法吗?如果物体在海底,手够不着怎么办?这时,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奔涌而出:有的说可开台起重机将物体吊起来让物体浮出水面,有的说把氢气球绑在物体上,让它  相似文献   

15.
一天,幼儿园中班正在区域活动,一幼儿跑来对他们年轻的老师说:“老师, 我想画画。”老师说:“画去吧。”“画什么呢?”幼儿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问老师。老师说:“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这话正好让园长听见了,园长狠狠地批评了这位老师:“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呢?”年轻老师感到很茫然,“我怎么不负责任?”一上午,这位年轻教师都因此而闷闷不乐。一会儿,那位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欣喜地跑到老师跟前说:“老师,你看我画的好吗?”老师看后故意问幼儿说:“小猪钓鱼? 故事里明明是小猫钓鱼你怎么画的是小猪  相似文献   

16.
我们用“做中学”的理念、原则,设计、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但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一、萌发幼儿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一是科学活动成了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之一。相对其他活动,我班幼儿更喜欢科学活动。有的科学实验、探索活动需要较长时间,但孩子们从不厌倦。瞧,利用松紧带制作旋转飞机的活动已整整进行了45分钟,但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结束活动。尽管教师一再要求他们把材料收起来,下次再研究,但仍有一部分孩子舍不得放手。牛牛说:“老师,让我做完好吗?我今天不玩游戏。”说:“老师,我今天也不玩娃娃家,我想让飞…  相似文献   

17.
李林霞 《山东教育》2003,(30):49-49
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合理膳食,可使幼儿得到充足的营养,但幼儿刚入园时,常有许多不良习惯。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饮食习惯?经过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食欲许多儿童刚入园时,自理能力差,有的甚至需要让人喂。有的幼儿整天吃零食,一到饭桌就什么也不吃了。我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1.注意激发幼儿的食欲。如:我拿两节充电不足的电池放进小坦克里,打开开关,结果小坦克只跑了一会儿,就不跑了。孩子们问:“为什么小坦克不跑了?”我说:“它饿了,因为它没有吃饱,就好像我们人一样,只有吃饱了饭才能有力气。”在游…  相似文献   

18.
节日过后,我问小朋友:“节日里你们看了什么电视?你最喜欢看哪个节目?”孩子们争着回答。多数幼儿说喜欢相声、唱歌或跳舞。范垒却说“我最喜欢哑剧。”经他一说后,有不少小朋友接着说:“我也喜欢哑剧。”我问范垒:“你为什么喜欢哑剧了”他说:“因为哑剧滑稽、好笑。”他又说:“我也会演哑剧。”于是我请他当场表演。范垒的表演把小朋友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等他表演完后,小朋友一个劲地拍手。我问:“你们看出来范垒表演的是什么意思?”大家争着说,并说得头头是道。这件事使我想到,通过哑剧的形式来教育孩子,也许是可取的。因为孩子对它感兴趣,比空洞而枯燥的说教,效果会好得多,而且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  相似文献   

19.
一得集     
驼背的大拇指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幼儿园刘莎我班有几位幼儿特别爱把大拇指放到嘴里吸吮,为此我制作了一个带有痛苦表情的指偶,将其套在大拇指上,痛苦地对幼儿说:“小朋友总是吸吮我,我变成了又丑又怪的驼背大拇指,什么事都做不成……”接着,我将幼儿分成两组,在一组幼儿的大拇指上套上带有痛苦表情的指偶,在另一组幼儿的大拇指上套上带有愉快表情的指偶,让幼儿自由表演。最后,我请幼儿讨论吸吮手指的行为。他们有的说:“吸吮手指会把脏东西吸进肚里。”有的说:“手指和指甲会变丑的。”有的说:“我们不要吸吮手指了。”这以后,再也没有幼儿吸…  相似文献   

20.
中班语言课复习儿歌《桌上一瓶花》时,老师讲解“诚实”一词,与幼儿作了如下的谈话。老师问:“这个小妹妹好不好?”幼儿齐声说:“好!”老师又问:“为什么小朋友们都说小妹妹好呢?”一位小朋友说:“因为她打破了花瓶,自己就承认了。”老师很高兴地表扬了这位小朋友之后,说:“自己做猎了事,就自己承认了,这就叫诚实!诚实的孩子,谁都喜欢他。小朋友,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呀?”小朋友们齐声回答:“愿意!”老师又问:“那么,谁来告诉老师,你怎样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一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拿了别人的铅笔,我还给人家,承认是我拿的,不承认就不诚实。”老师笑着说:“对,这是诚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