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地、市、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紧缺的问题成为诸多高校一个共同的难题。因此,各高校之间展开了对高水平师资的竞争,许多高校采取"重金挖人",给地、市、州高校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和沉重的压力,迫使地、市、州高校纷纷效仿、攀比,不惜一切代价"高薪抢人"。在这场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地、市、州高校仅靠待遇竞争是不明智的。地市州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以"感情留人"为切入点;以"事业留人"为着力点;以"稳定"与"引进"为结合点,加强其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各行业需要大量人才的加入,高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而高校教育管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以人为本"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遵循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强调高校教育管理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或事务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在开展工作时以学生为中心和出发点。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在"以人为本"方面做得不够,因此研究如何"以人为本"开展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如何加快推进学科建设绩效评价这一指挥棒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发展重点探讨的话题。本文以高校自身为评价主体,探讨了在"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回归和呼应学科建设的本真问题,建立起新时期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历史分析、综合分析、职能分析、美誉度分析和价值引领"的基本原则,创新构建了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就如何组织实施绩效评价给出了策略性建议,以图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而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高校需要注重培养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社会提供的所学专业的实践活动。随着国家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高校开始向"应用型"教学转变,如何做好"应用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是高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体育专业如何在教学上实现"应用型"转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杭州进入后"G20"时代的国际背景为契机,以"青年学子学习青年习近平"主题实践活动为平台,将高校国际志愿服务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在国际化视角下分析高校志愿者工作现状以及目前各高校在国际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工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高校如何发挥志愿者服务平台的最佳功能,构建"公益+专业"志愿服务长效工作体系。围绕高校志愿文化的德育功能,提出利用"微公益"构建高校志愿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省思人本教育路径遭遇的形式内容陈旧、实践模块缺失和评价体系落后的现实困境,着力探索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指标、以维护学生权益为基础的人本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7.
支部共建具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显著优势和特点,也是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支部共建"为切入点,分析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现状,提出主动适应新时代,探索有效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路径,创新高校"支部共建"发展模式,旨在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可操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地方高校在国际化发展路径和育人模式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和国际教养大学作为21世纪初新建的地方高校选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前者以"人文主义、相互理解、贡献世界"为办学理念,选择了"多元文化校园"发展路径,实施了"混合式"育人模式;后者以"国际教养"为教育理念,以"校际合作共赢"为发展路径,导入了"沉浸式"育人模式。两种模式各具特色,同时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可为我国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提供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内容,对民族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纲要"课程在民族高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点问题,为实现教学目的,需要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民族高校"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教育作为高校学生顺利进入市场化就业的助推力,在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但就目前的教育效果上看,仍停留在浅表层。在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科技创新时代的标志性名词,高校更是要以培养时代人才为目的,以"智慧"就业为新理念,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为前提,结合"互联网+"特有的交互化、生动化和前瞻化,实现"互联网+"思维与高校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教育的"联姻",打造"互联网+"思维嵌入高校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英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积极心理潜能开发、注重培养学生长远发展的心理技能,并在付诸实践过程中通过校园生活渗透、学生自我保健教育、朋辈心理互助等形式,有效推动英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借鉴和学习英美高校"以学生为主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可以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方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的弊端,提出以实行"大部制"改革为手段去除高校行政化。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绩效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同时,本文对地方高校如何进行"大部制"改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机制,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营造以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校园文化,用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主流价值观和思想工作队伍建设,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网络在高校的应用,正使高校德育体系和模式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同时,网络也在挑战高校德育.本文主要探讨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构建问题,在分析高校德育模式构建的基本理念、方法论及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人化-审美"模式构建的理论设想:构建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以达成高校德育目的和目标,应从"人化-审美"的视角来思考并构建这一高校德育模式.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要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道德审美"而展开活动."人化-审美"模式构建的合理性从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观的合理性、模式构建方法论的合理性、内容选择及过程组织的合理性这三个方面得以确认.  相似文献   

15.
高校廉政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辐射和约束作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以"德行四海"校训为引领,积极培育"清风海韵"廉政文化品牌,将廉政文化建设渗透到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文章旨在探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品牌培育方法和途径,以期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双创"视角下,高校文化产业有关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培养模式固化等。所以,本文以"双创"为视角,简述了高校文化产业人才涵义及其素养需求,然后分析了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况,最后探讨了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主要公共基础课程,各大高校都在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其进行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应用技术"转型时期各大高校的需求,更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在转型时期提高就业率的基本条件。本文将以非英语专业与校企合作为基础,将大学英语与校企合作结合起来,研究出大学英语"应用技术"转型途径,更好的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职业化、专业化,让大学英语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党员标杆系统工程以"网格化工程"为中心,以"形象塑造工程"、"质量提升工程"为左右两翼,以"标杆测评工程"为动力,通过打造学生党员标杆,形成榜样力量驱动,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网络化管理,成功开辟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创新党建工作新机制,增强教育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学生党员创先争优的良好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高校的"去行政化"改革方向为主题,摄取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与公办高校办学中的领导体制、办学经费、人事制度等行政工作的要素进行比较,提出了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路径,旨在为我国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提供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学过度"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给高校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所以,高校必须逐步去行政化,改革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校教学创新。本文引入契约理论,以高校与师生在教学管理中的契约关系作为逻辑起点来探讨大学教学管理模式的定位与转换,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