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堪饥饿和寒冷的煎熬,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她在临死前产生了四个发人深省的幻象:一是坐在大火炉前取暖;二是看到喷香的烤鹅;三是在美丽的圣诞树下欢乐;四是见到温和、慈爱的奶奶。这四个幻象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幻象与生活处境相连。卖火柴的小女孩家贫如洗,由于生活所迫,大年夜还在街头卖火柴。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又冷又饿,又不敢回家,只好蜷身于街头。此时此刻的她自然渴望有个温暖的火炉,有只肥美的烤鹅,有棵圣诞树,得到亲人…  相似文献   

2.
柏延霞 《甘肃教育》2014,(24):120-120
正《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课文先叙述下着雪的大年夜,天又黑又冷,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想。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笔者通过聆听窦桂梅老师的课,在欣赏这部西方童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窦老师教学智慧之魅  相似文献   

3.
杨玉华 《云南教育》2003,(10):36-36
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在临死之前为了暖和身子擦燃了一根根火柴。火柴微弱的亮光,使她产生种种幻象,这些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如何把这篇课文教活,让学生动情。我采用“比较式”课型教学。一、同类比较,优化教学环节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比较课文中相关的内容,不仅优化了教学环节,还训练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五次写小女孩美好的幻景:温暖的火…  相似文献   

4.
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对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课文第二段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重点。学生要掌握文章的中心,理解这一段就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板书要突出擦火柴时产生的一连串幻象的画面。教学时,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大年夜,有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哆嗦着走在冰冷空旷的马路上。啊,原来是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只得划着火柴幻想自己渴望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孩的灵魂终于跟在天堂的奶奶重聚,读春在悲悯之余也总算有些许安慰。但是每个看完这个童话 的小孩子,多数会有一个问题,要是小女孩能够把火柴卖掉该多好?其实如果转换营销思路.也许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实现她的愿望,卖掉火柴.用换来的钱给妈妈治病。  相似文献   

7.
龚清丽 《新疆教育》2012,(22):110-110
义务教育教材第十二册中有一篇生动感人的文章《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相似文献   

8.
火柴天堂     
你看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吗?我们本期故事,就从那个女孩手中的火柴说起吧。童话回顾在19世纪40年代的一个除夕之夜,天空飘着雪花,冷得可怕。一个小女孩沿街叫卖火柴,但没有一个人来买。天越来越黑,风雪越来  相似文献   

9.
《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设计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产生了一个幻觉。她擦燃第一根火柴时,感到自己坐在大火炉前面。这时小女孩的美好幻想是得到温暖。而火柴灭后,她面对的悲惨现实是寒冷。擦燃第二根时,由于饥饿,她想得到食物,所以火光里出现了烤鹅。擦燃第三根火柴时,...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为线索,讲述了大年夜的街头又黑又冷,一个乖巧、美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饿、寒冷、孤独中五次擦燃火柴,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最后在大年夜,在幻想中微笑着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其中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是行动描写,在火光中看到不同的幻像是心理描写,还有少量的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各种描写方法的运用恰到好处,尤其是心理描写独具特色,值得重点学习。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童话     
北风呼啸,飞雪漫天,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倚靠在墙角,瑟瑟发抖,被冻得通红的小手,正紧握着那根惟一能够给她带来温暖的火柴……这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她感动了丹麦,也感动了世界。而他在自传中同样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他生命中的童话。安徒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鞋  相似文献   

12.
那个小女孩哪儿去了?她还在风雪中卖火柴么?现在很多人都不用火柴了,她的火柴还能卖出去么?那个小女孩哪儿去了?她还是穿的那么单薄么?现在很多人都已经温饱了,她的生活还那么贫苦么?啊,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多想走近你,让我的羽绒服慢慢温暖你;啊,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多想亲  相似文献   

13.
袁小珠长得有些滑稽。谁只要看上她两眼,准会笑。不信,你试试。袁小珠的头小脸小眼睛小,鼻大嘴大耳朵大。最有特点的是她的眉毛,标准的“一”字形,这使她哭起来像笑,笑起来像哭。师范学校的学生到我们班来实习,有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小艾老师,她上的那篇课文是著名的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天来听课的人很多,有师范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有我们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还有外校的一些老师们,把教室坐得满满的。课上到高潮,小艾老师为了突出和强调在大年夜,又冷又饿的小女孩三次划燃火柴,最后在美丽的幻想中死去的那部分,要…  相似文献   

14.
提起火柴,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火柴的具体形状与实际功用,而是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发展,火柴在现实生活中已少有用武之地,难免被人们所遗忘。  相似文献   

15.
《卖火柴的小女孩》描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作者通过小女孩在饥寒交迫中几次擦燃火柴的活动,展开丰富的想象,突出了现实生活与希望幻想之间的强烈反差,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孩子的热爱和同情。根据文章的特点,教学时,可以“卖火柴——擦火柴——捏着火柴梗死去”为线索  相似文献   

16.
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著名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历来被收在各种版本的安徒生童话选本中,多年来也被作为童话编入我国小学和中师语文教材。但是,我们如果拿“幻想”这一童话的基本特征来衡量该作,并将该作同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比较,便不难看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文学体裁上其实应属小说而非童话。  相似文献   

17.
在寒冷的冬夜里,小女孩艾米走了半天,还是卖不出一根火柴,她又冷又饿,忍不住划燃了一根火柴,此刻,她幸福得泪流满面……恶搞课本剧(7) 卖火柴的小女孩@醋溜小鱼 @猪仔~~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很重要。范读,至为重要的一点是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基本思想,朗读时情感的变化,声调的抑扬,速度的缓急,重音的确定,都要与课文的基本思想息息相通。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学语文第九册)一课,描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出现的幻象一段,我原拟用欢悦、激奋的语调来朗读。后来仔细一想,这与课文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不入扣。因为这篇课文把冷酷的现实和美好的幻象融为一体,美好的幻象是用来映衬、烘托和渲染小  相似文献   

19.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童话。它的主要内容是讲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作者尖锐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  相似文献   

20.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文章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出现的幻想,通过现实与幻想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教学时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比中体会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