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稀硫酸为浸出剂,对含In0.6%的氧化铟烟尘,进行了浸出终酸、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液固比以及氧气分压对铟浸出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终酸浓度100克/升、温度为90℃、时间180min、液固比5:1、氧气分压0.1MPa、搅拌速度300r/min的条件下,铟浸出率为97%;在温度105℃处,铟浸出率出现拐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粉煤灰焙烧——酸浸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焙烧、酸浸对提取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焙烧条件为:时间2h,焙烧温度850℃,粉煤灰与ZP的质量比为5∶1;浸出条件为:反应温度90℃,浸出时间2h,盐酸浓度5ml/l,液固比5ml/g的条件下,铝提取率达到93.12%。  相似文献   

3.
每年我国产生的废弃锂离子电池数量持续增加,实现废弃锂离子电池中贵重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具有很大的价值。本研究用葡萄糖作为还原剂来促进钴酸锂的酸浸过程,研究了葡萄糖投加量、酸浓度、固液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pH等因素对钴的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因素对钴的回收率影响都较为明显,最佳实验条件如下: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1 h,硫酸浓度为3 mol/L,液固比为250 mL/g,葡萄糖添加量为10 g。在此实验条件下钴的平均浸出率为98.68%。表明利用硫酸-葡萄糖体系进行酸浸效果显著,降低了反应成本。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加温搅拌浸出过程中各因素对黄钾铁矾渣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05℃、液固比10;2、6mol/LNH。C1溶液搅拌浸出2h条件下,Zn、Pb和Cd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周明芳 《大众科技》2013,(10):44-46
钼镍矿是我国特有的多金属复杂矿种,其中含有的硫等杂质对钼的浸出干扰较大,通过使用碱性高压浸出工艺,发现延长浸出时间可提高矿物中硫的分解率,同时矿物中硫的分解对提高钼的浸出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硅铁低品位天然氧化锌矿处理存在的矿浆固液分离困难、Zn浸出率回收率低等问题,试验探讨了始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高低品位氧化矿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选取某电解铜厂阳极泥进行脱铜处理,以硫酸溶液为介质,采用空气中的氧作为还原剂进行铜、砷浸出反应。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鼓风时间、酸度、反应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阳极泥中铜、砷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铜实验的最佳条件为鼓风时间5h、初始硫酸浓度180g/L、反应温度65℃,液固比3:1。在该条件下,脱铜实验渣率为61.49%,铜脱除率为85.13%、砷脱除率为52.36%、锑脱除率为1.63%,铋脱除率为7.12%,溶液中硒、金、银微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额济纳旗难选氧化铜矿的可浮性较差,选别指标不理想.为了提高铜精矿的指标,本文进行了硫酸浸出试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矿石粒度-200目占75%、浸出时间6h、硫酸浓度1.5mol/l、液固体积质量4∶1的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83.91%.  相似文献   

9.
以废铅蓄电池中的铅膏为研究对象,采用液-固多相反应的收缩核模型研究铅膏中铅的浸出动力学,考察了搅拌速度、浸出温度、铅膏粒度、甲基磺酸对选择浸出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选取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颗粒越细,越有利于铅膏的回收,搅拌速率对浸出影响不大,甲基磺酸在一定温度下对浸出速率影响呈抛物线状,属于固膜控制扩散过程。该研究为高效低耗浸出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酸浸工艺处理氧化铜矿,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铜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40目、温度75℃、酸矿质量比1∶2、液固体积质量比4∶1、搅拌浸出5h的情况下,铜浸出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镍钼矿特性,以及镍钼矿在加压氧化浸出过程中的原理和后续工序操作条件,探讨工艺技术改进。重点叙述加压氧化浸出化学反应原理等,并提出控制镍、钼分离的方法及清洁生产应注意做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广西某低品位氧化锌矿成分复杂,风化、泥化严重,属于难分离难处理矿石,应用浸出-萃取-电积回收工艺进行试验,研究酸度和萃取剂处理等因素对浸出、萃取过程的影响。应用该工艺进行试验,获得锌浸出率96%,综合回收率为90%(从原矿到电解),电解金属锌纯度99.95%的试验指标,为低品位氧化锌矿回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苏齐全  卢荣华 《大众科技》2012,(1):43-44,29
改进高氟氯锌氧粉回收有价金属工艺流程,通过实验得到低酸浸出液固比、反应时间、酸度及温度等较佳工艺条件,有效的回收高氟氯锌氧粉中锌、铟等物质,达到废弃物综合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在湿法炼锌中如何成功处理高钴、高铜精锌矿及处理效果。通过介绍钴、铜杂质在湿法炼锌中电解过程的危害及对锌锭质量的影响,以及分析了精锌矿中钴、铜杂质在湿法炼锌中浸出、净化、电解过程中的行为,制定了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简单地叙述沸腾焙烧、浸出的工艺条件和制定依据。重点叙述净化工艺机理、锑盐净化法机理。提出了选择逆锑盐净化法的依据,叙述所选择净化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同时针对钴杂质特高情况下,防止钴杂质在生产系统积累,提出了钴杂质控制的方法及效果。最后介绍应用制定的工艺生产应用效果及在湿法炼锌生产中处理高钴、高铜矿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15.
郑湘  郑可利  杜燕治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09-211,214
针对草珊瑚(三明)中反丁烯二酸的提取工艺的研究,采用超声波法进行优选,用液相色谱法(测量条件:Agilent 1200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比例为(2:98),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8nm,出峰时间为1.471min)测定不同条件下样品的吸收峰,以吸收峰大小为指标定性分析从而确立单因素设计正交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5因素(溶剂浓度、pH、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料液比)对草珊瑚中反丁烯二酸的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最终确立了最优提取工艺:溶剂浓度70%;pH=4;超声波功率50w;超声温度50℃;料液比1:35,提取时间为40min。通过该实验确立最优工艺提取效果好,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为利用赤铁矿、工业盐酸及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方法并得出最佳条件,运用实验分析、文献分析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聚硅酸氯化铁混凝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的性能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酸浸的温度、反应的时间、盐酸的浓度以及液固比均对铁的浸出有一定的影响,得到的最佳条件使铁的浸出率可达到94.58%;该方法制备的聚硅酸氯化铁絮凝剂pH适用范围较广,在整个中性和弱碱性范围内的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水的温度在10~30℃时,其效果较好;与市售的絮凝剂比较,在加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形成絮体速度较快,沉降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复杂难选的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矿尾矿的矿石性质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先进的选矿工艺流程和先进技术,特别是合理地利用好分级技术,能实现在流程的前段大量丢尾,并为微细粒锡石的重选回收创造良好的分选条件,是成功回收大厂矿区低品位复杂难选锡石多金属硫化矿尾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徐荣城 《科技广场》2012,(3):138-140
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是将细菌冶金技术与铀矿石堆浸工艺相融合的一项工艺技术,本文介绍了铀矿石微生物堆浸的发展、原理及影响堆浸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分析介绍了钽铌湿法冶炼过程中"三废"污染来源、特点及分布情况;针对性介绍了不同钽铌矿料分解工序中的废气,采用不同的治理工艺流程及设备;运用废渣(电石渣)来处理废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