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很久之前看过一则四格漫画:一个矮个子的人走到一棵很高的苹果树前,树上累累的果实让他垂涎欲滴,可是任凭他怎么跳也够不着那些红润的苹果,最后只好颓然离开.漫画旁边的结论是:如果你不够高,那么不用再尝试跳起来够苹果的傻事.  相似文献   

2.
跳蜘蛛     
跳蜘蛛体长不到10毫米,在蜘蛛大家族里可不算大。不过,跳蜘蛛的家族却够庞大的了,共有4000多种,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跳蜘蛛的身影。跳蜘蛛的本领可不小。几只小爪稍一用力,就能跳到100厘米以外,甚至400厘米,可以称得上“跳远健将”了!跳蜘蛛跳得这么远,难道不会摔坏?原来跳蜘蛛有“保护索”,就是它吐出的丝。一般的蜘蛛吐丝是织网的,跳蜘蛛吐丝只是为了跳远时保护自己,所以,  相似文献   

3.
有则寓言,说的是一只狐狸想吃熟透了的甜葡萄,但它用尽了力,跳了三跳,都未够着。无奈何,蹲在架下,望着甜葡萄,流着口水说:“葡萄是酸的”。熟透了的葡萄本是甜的。可狐狸的逻辑是:够着了——便是甜的;够不着——就是酸的。葡萄够不着,只能以“葡萄是酸的”进行自我安慰。由此,有人得到启示,在对孩子们进行思维训练时,把问题提得难易适度,喻为摘苹果:跳一跳——够得着——苹果是甜的。  相似文献   

4.
背景重现:苹果妈妈有好多孩子。一天,一只小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只小苹果为什么要掉下来呢?掉下来以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想像火炬接力者:叶含禹樊翔 编辑絮语:相信,你们一定还记得上期“想像时间”里那个淘气的小苹果、勇敢的小苹果……可是,你知道苹果的来历吗?走进本期“想像时间”,你不仅知道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而且还会读到关于小苹果其他的精彩故事呢。  相似文献   

5.
李静 《山东教育》2009,(4):42-42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孩子们每人拿一面小镜子到操场上寻找会“跳”的太阳光。会“跳”的太阳光使孩子产生了疑惑。带着疑惑,我和孩子们开始了游戏。  相似文献   

6.
苹果妈妈有许多孩子,它们又大半又红,高挂在苹果树上,像一个个美丽的灯笼。一天,一个小苹果在枝头“荡秋千”,可太用力了,从树上掉下来了。  相似文献   

7.
背景重现: 苹果妈妈有好多孩子。一天,一只小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只小苹果为什么要掉下来呢?掉下来以后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想像火炬接力者: 苹果落地是因为地球的引力,那是牛顿的发现。关于小苹果为什么要离开妈妈的怀抱,在同学们想像的世界里便有了“异想天开”的解释。也许,那是一次荡秋千的后果;也许,那是一只不受人欢迎的苹果;也许,是因为感恩;也许, 是因为勇敢;也许……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摘苹果理论,意思是说,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永远努力去采摘那些需要奋力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苹果”——目标。这样的人,总是为自己设置更高的人生目标,总是在创造人生新的辉煌,总是在收获更大的成功,总是在期冀更美好的未来。这样的人,即使未必一定能够实现自己渴望的目标,到达理想的彼岸,但他们后来的成功,往往超过那些总是采摘伸手可及的苹果的人。这已为无数有作为有成就的成功人士所证明。跳起来摘苹果,一个多么生动形象的比喻,一个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实在太富有启示和激励意义了。跳起来摘苹果,是为自己设置…  相似文献   

9.
三跳比赛     
星期五下午,我们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地“三跳比赛”。所谓“三跳”就是指踢毽子,单脚跳,双飞,跳绳。而我今天也算是身负重任,因为我要参加其中的单脚跳,双飞和跳绳比赛,所以,你们可别小瞧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青年,他很有理想,但是一遇到困难,他就有了畏难的情绪。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当时,智者正在自己的苹果园里采摘苹果,听罢青年的诉说,智者没有给他什么更好的建议,而是让他帮自己将高挂在树梢的一颗又红又大的苹果摘下来,这个青年的个子并不算低,尽管他很努力,但还是无法摘到那颗硕大的苹果,他有些失望,面露难色。智者看到了这一切,对青年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跳起来试一试呢?青年听了智者的话,他跳了一次,没有摘到,跳了第二次,依然没有摘到苹果。第三次,他稍微休息了一下,顺便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然后,他突然奋力一跳,…  相似文献   

11.
庄幼民 《教书育人》2007,(10):37-38
我们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形象而生动的描述已经是耳熟能详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它所蕴涵的教育理念深得教师推崇,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应用。课程改革以来,在理性涤荡教育灵魂、激情改造数学课堂的同时,我对“跳一跳,摘果子”这一经典描述有了一番新的思考,我突然发现:以前,在理解和把握“跳一跳,摘果子”时,似乎总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无情“束缚”,难于剔除“神圣权威”的可怕“阴影”,经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定位,仅仅局限于思考“如何让学生够得着或者是经过‘跳一跳’才能摘”这样的问题。其实,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跳一跳,摘果子”还应有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游戏规则:你玩过跳方格吗?几个孩子一起“剪刀石头布”,单脚跳进格子里,站稳喽,再来一次剪刀!石头!布!谁赢了就往前一个格子里再跳一步……明白了吗?一二三四五六七,赤橙黄绿青蓝紫,7个颜色不同的格子画好了,让我们开始吧!游戏开始:第一格,请选择颜色七个格子七种颜色,先跳哪一格呢?OK,有一个格子是“赤”,也就是鲜艳明亮的红色,你想到了什么?啊,是藏在抽屉里的那颗像红宝石一般闪闪发亮的小扣子,是刚刚被你塞进嘴里的酸酸甜甜的草莓,是小妹妹得意地甩在辫梢的蝴蝶结,是杯子里晃啊晃的葡萄酒,还是大街上跑得飞快的“甲壳虫”,橱窗里那条长…  相似文献   

13.
会跳的球     
准备一条浴巾、乒乓球若干玩法妈妈和孩子双手捏住浴巾的两个角,爸爸将乒乓球放在浴巾上。两人同时向左右两边晃动,让乒乓球在浴巾上不断滚动,但不让球落地。接着进行到游戏的最难关,妈妈和孩子一起将浴巾向上抖动,让乒乓球上下跳动,不让球落地。园长吴伟芬点评“会跳的球”这则游戏需要孩子和妈妈很好的配合,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过于兴奋,自己拿着浴巾乱舞,这样只会导致小球过于频繁地落地。通过游戏可以使孩子建立起早期的与人合作的意识。编辑仲原陈益民会跳的球@刘菁$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相似文献   

14.
我从上幼儿园起就喜欢跳拉丁舞,而且跳得很好。曾在长沙市拉丁舞比赛中获过第三名,湖南省的拉丁舞比赛中获得第六名。我学习很刻苦,技术水平进步很快,男步、女步都会。在国际舞学习班中算数一数二的。开始,我别的都行,就是劈不了“叉”。每天在上课前,我们都会有一段时间做跳前运动,我就反复练劈叉,练得我腰腿酸疼,但仍坚持不懈地练。我在学校里练,在家里也练,终于学会了“下叉”。跳拉丁舞要有力度,要有很强的节奏感。这些条件我都具备。每听到拉丁舞那欢快激动的音乐,我就来劲。一跳恰恰,就特别的“猛”。老师也说过,跳恰恰就要跳出那种“…  相似文献   

15.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第三节体育课,老师教我们在草坪上做“袋鼠跳”的游戏。她说:“同学们来当小袋鼠,小袋鼠要跳回家找妈妈。”她先给我们做示范:把双腿放进麻袋,然后两手提着袋口向前跳,要从事先画好的一条线跳到另一条线,中间不能挪动。做完示范,老师把我们按个子高矮的顺序依次排成两队,然后每次每队各出一名队员参加比赛,谁先跳到终点,就能获得一朵小红花。我想:这么简单的游戏,我一定能得到小红花。比赛开始了,第一组同学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双脚放进麻袋里,两手抓住袋口向前跳。可才跳了几步,两个同学的脚就被袋子绊住了,跌倒在地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跳一跳,摘果子”这个教学概念拓展开来,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案例,从诸多方面探讨如何使“跳一跳,摘果子”教学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17.
曹慧健 《考试周刊》2009,(46):60-60
“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学生已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即将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的最小差异区域:如果你站存“已有知识”的草坪上.树上的果子是你“将要学的知识”.而果子生长的地方是你站着摘不着的.要摘下果子,必须跳一跳,而跳起来后能摘到果子的这个高度就是“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中确实存在个性差异,因此,不妨来打个比方,把知识比作"桃子",那么可把"桃子"分为三类:1)伸手就能摘到的"桃子";2)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3)"桃子"太高,需要使足劲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是需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跳一跳"来摘自己所需要的"桃子".  相似文献   

19.
喷饭短信园     
一农学院毕业生回到家乡,见老园丁在移植果树,说“:照你这种干法,这树上能收7个苹果就够让我吃惊了。”老园丁说“:我也很惊讶,因为这是棵桃树。”由于近来太阳离子太强,在太阳下打手机会出现无信号现象,请你在打手机时另一只手高举过头遮住阳光!记住,越高越好!听着!我要追你!我一直要找的就是你!这次我不会再错过机会了!我一定要追到你为止……死蟑螂,追到你就踩死你!喷饭短信园  相似文献   

20.
第三个苹果     
在金秋10月里,我们一行8人来到怀柔的一个果园摘苹果。马上就要到达目的地了,远远看去,那些绿叶间的苹果就像一个个红色的皮球。走进果园,“哇!这里的苹果可真多啊!”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吓了我一跳,这使我联想起有关苹果的故事。目前世界上有两个伟大的苹果。第一个伟大的苹果是牛顿,他通过看苹果落地,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第二个伟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