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是一次班里集体调整座位后的一节语文课。朗读课文时,王老师无意间瞥见两个女学生正趴在座位上掉眼泪。王老师走过去小声问道:“怎么啦?”“老师,我不想坐这里,因为这儿离黑板太远了……”一位学生这样说:“老师,我也不想坐这儿,这张桌子有点儿破。”另一位学生附和着。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培育人的场所,学校中的一切设施都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作用。教室座位是一个备受关注但又常被误用和滥用的教育资源。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得一个好座位,四处托关系找熟人或凭借权力给老师“打招呼”;社会舆论呼吁教育公平,要求把座位的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们像坐公共汽车那样,“自选座位、先到先坐”;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习上进,把座位当作一种奖惩物,按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评分来安排座位。据2004年5月20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佛山某中学有班主任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把全班的座位都细细划了片,靠近黑板的前两排是“头等区”,  相似文献   

3.
好座位     
凡事总有它的两面性,座位也不例外。想如今,要获得一个既稳定又“风水”好的座位谈何容易。学生坐座位原本天经地义,哪个学生不想找一处“风水宝地”,再来一把“龙凤椅”坐之而后快呢?可是遍顾全班,好座位实在是寥寥可数,而且都已“名花有主”。好不容易空出一个,大伙便蜂拥而上,明争暗抢。得座者固然春风得意,摆出“一览众山小”的胜利雄姿笑傲全班,而败者只能是“其状惨不忍睹”。要说最好的座位,自然是第四排的最中间了。此处既可听得清老师讲课,又不伤耳;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不伤眼,真是一处“宝座”.数学家说“:这是黄金分割点.”军…  相似文献   

4.
一、座位编排的重要性1.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座位编排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传统的座位编排方式多采用"秧田式",即学生按照排和列的方式面向黑板而坐。这种排座方式,坐在前排两侧的学生看黑板上的图像是扭曲或失真的。如讲必修一"第一章地球的公转运动"时,学生会将公转的椭圆轨道看成圆,从而不能很好地理解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变化。另外,靠门一侧的前两排学生,因反光作用,看不清楚靠窗户一侧的黑板字迹。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时空》2011,(11):63-64
金灵子姐姐,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我不喜欢被人束缚和管制,性格像个男生。有一次,我在班里玩的时候,用针在手背上划了一个“A”字。从那以后,其他同学就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我不正常似的。现在的我不像以前那么活泼了。金灵子姐姐,虽然我像个男孩,可毕竟是个女生,被人误解,这让我觉得很丢脸。  相似文献   

6.
自从我在班里引入自选座位机制后,令人头疼的座位就变成了一种资源。我提倡学生对自己的座位也要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当然,这样的权利也是受到很多规则约束的。在座位排布上,我有非常明确的的原则(规则):  相似文献   

7.
永远记得那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兄弟,他在我荒芜的生命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班里的座位是按成绩来排的。所以,每次大考后,那些桌子向前搬的同学都得意洋洋,而那些向后搬桌子的则垂头丧气。班里的座位经常变动,不过有两个座位几乎是固定的,一个是班长于倩倩的,另一个是最后一排靠墙的位子,这个座位的主人高而瘦,大家都叫他竹竿。  相似文献   

8.
尚丙驷 《教育文汇》2014,(23):22-23
案例1:黑板上的拳头印。一天我上课时,忽然发现黑板上有个浅浅的拳头印,心想可能是学生不小心碰的,就没有放在心上。第二天上课时,差点把我气晕:黑板上的拳头印斑斑点点,犹如一朵朵梅花,而黑板成了丑八怪!我问学生:“是谁搞破坏?”结果没有一个知道的。后来有学生告诉我,是班里的一位同学练习跆拳道,用拳头打的!  相似文献   

9.
在教室的东北角落,有一个特殊的座位:坐北朝南,侧对黑板,自成一排。班主任说这是一个荣誉席,只有进步较大的学生才可能坐这个座位?开学以来已有七八个学生坐这个座位了。大家有何感受呢?真的有一种自豪感吗?我和学生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铃……”,悦耳的铃声命令我们回到座位上坐好。一会儿,庄老师严肃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你们说它像什么?”她边问边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圆。顿时,同学们议论开了。我坐在座位上暗暗盘算着,这庄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像鸡蛋!”有的人摸着头说;“像黑洞!”有的人跳起来说;还有的人在座位上边思考边说:“也很像光  相似文献   

11.
刚开学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回家路上碰到一群孩子在议论座位问题。看来他们都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一个高个子说:“我还是那个老根据地,那位置我也习惯了;好处坏处也都有,好就好在是最后一排的角落上,上课时,自己随便搞点什么老师不容易看见;不好的是那位置离黑板太远,抄写板书总要扭过身子,睁大眼睛,费很大的劲。”另一个矮个子说:“我也是老位置,第一号。”我听着他们的议论,抢快一步赶上那矮个子问:“你怎么老是第一号呢?他歪过头看了看我说:“座位是按高矮站队编的,我个子最小,所以总是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嘛!”  相似文献   

12.
你瞧!我们的班长正向你走来,他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管家",班里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班里的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只要有他做的事情,没有做不好的,同学们可佩服他啦! 看,那个调皮的男孩扭着迪斯科来了,他叫朱小威,是个活跃分子,同学们都说他像喜剧演员.记得有一次,快上课了,他在擦黑板,擦完了还不回座位,在讲台上给我们表演各种滑稽的动作.忽然,老师在门口出现了,顿时,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再一看,朱小威早已脚下抹油,溜到座位上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学的班额普遍偏大,大班额减缓学生课堂视觉搜索,从而降低教学效果.班额大小与教室空间界限有密切的关联,为减小班额并加快学生视觉搜索,有必要科学制定教室空间界限.请中学生参与实验,要求其发现目标按“Yes”键,否则按“No”键.结果发现:除第一排以外,前排边座和最后一排中间位置均与教室中间位置在反应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逐步增大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直到33°时,差异刚好不显著;逐步前移最后一排,直到距黑板7309.5 mm时,差异也刚好不显著.因此,前排边座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3°;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水平距离不宜大于7309.5 mm;黑板上字的高度和宽度不小于0.39°×0.42°.此时,中学班额不超过24人.  相似文献   

14.
舒乐泉 《江西教育》2004,(23):32-32
怎样排座位是每个班级里平常但又是沉重的话题,大多数班主任纯粹按照学生身高简单排列座位。有些班主任往往给成绩好的学生排最上等的座位,给中等生们排其次的座位;这样,一个个座位原本在人格上平等的学生分成了“一等公民”、“二等公民”、“三等公民”。  相似文献   

15.
调侃座位     
我敢夸口,提起班里的座位,我可是研究多年了,也小有成果,不信待我慢慢道来。先侃侃前排座位。坐前排的同学,真可谓是“多灾多难”。你想,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轻嘀咕、小动作,老师站在讲台上,“一览众山小”啊,哪一个不原形毕露!老师检查背诵,总喜欢从第一排开始,所以他们常常会受到优待,拔得头筹。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组织了生动活泼、别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玩转呼啦圈。全校1000多名学生人手一个呼啦圈,五颜六色,把原本枯燥的课间操时间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我班里的学生也十分喜欢这项活动,但是组织这一活动的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班里50个孩子,就有50个呼啦圈,呼啦圈的摆放就是个问题,放在座位里是绝对不行的,于是我们在教室的前面,黑板的侧面找到一小块地  相似文献   

17.
小学五年级以前我一直是个非常 自卑的女孩。因为丑,因为笨,因为脾气 倔强,因为性格孤僻和同学们合不来, 因为不会花言巧语察言观色讨老师欢 心。每次调座位,老师都把我安排到最 后两排,其实我个子不高(班里有条不 成文的规定,只有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 排)。后来,我索性赌气似的主动要求老 师把我和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调换 一下位置,固定地坐到最后一排去。  相似文献   

18.
<正>一、案例还没有上第一节课,来到教室,班里的学生还有少部分没有到。我到班没多久,学生小A开门进来,只见她背着书包,手里拿着新买的本夹,和我打过招呼,径直走向了他的座位。我的目光跟随他的背影向他的座位扫了一下,他的座位在最后一排,同桌还没有  相似文献   

19.
神了,宽容     
一天,班里的“拼命三郎”闯了祸,把教室里的黑板打碎了。破碎的地方黑洞洞的,格外刺目。这下,全班像炸了锅一样,人人都在等着“好戏”上演,看我怎么收拾这调皮鬼。早有快嘴的学生跑进办公室,将过程一五一十地汇报给了我。原来“,拼命三郎”擦黑板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秘密:手沾上水后在黑板上印出的手印可以变成许多不同的图画,他一下子来了灵感,要搞点即兴创作。于是,他一遍遍地甩手敲打黑板,不料把黑板砸碎了。原先还以为,他是故意破坏公物,要不就是与人打架失了手,拿黑板出气。事情的经过弄明白了,我心头这块石头也落下了。随即,我传下“…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数学课堂往往是以粉笔加黑板的形式出现,教师在黑板上手舞足蹈讲得很辛苦,学生在座位上冥思苦想不得要领.因此形成了模仿加题海教学模式,学生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更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精神和应用能力.改变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双曲线的定义与方程”这一课,在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