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它与中国、埃及、巴比伦,并称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但印度的历史,“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征服者的历史”,并在雅利安人的征服过程中,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种姓等级制度,成为印度社会发展史上一大特点。它影响着印度历史的发展,从古至今,一直是印度剥削阶级秩序的基石。  相似文献   

2.
<正>征服者姚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半路死了好几个幸存的,登上了峰顶他们面对镜头,挥舞着旗帜让全世界都看到他们征服了世界第一峰只有被镜头省略的夏尔巴人默默地站在角落里他们是脚夫,算不上征服者只要付给两千美金他们可以帮助任何征服者征服珠穆朗玛峰好诗都是有特色的诗。有的诗构思巧妙,让人再三回味;有的诗有警句,让人击节赞叹。而这首《征服者》,则是以思想深刻见长。  相似文献   

3.
十三世纪蒙古人的扩张,从世界历史整体的角度看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一次大冲击.这次冲击虽然给农耕地区带来了严重破坏,但同时又扩大了彼此的交流,打破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闭关自守,在历史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客观上起了推动作用.(1)因此,探讨蒙古察合台、钦察、伊利三大汗国的伊斯兰教化过程,将为我们在一定地域和一个方面了解在这次大冲击中游牧民族怎样被农耕世界吸收和融化、蒙古人怎样被当地居民同化,进而理解野蛮征服者为什么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2)本文在主要从蒙古统  相似文献   

4.
北魏自道武帝拓跋珪建国(386年)至太武帝拓跋焘时期(452年)的六十多年间,是征伐扩张的时期.鲜卑族,凭着骠悍凶杀的气质,有战必胜,征服了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奄有中国的半壁河山.鲜卑族拓跋部,原是一个文化很低、社会落后的部族,以武力统一北方进入中原以后,汉族人民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他们.正如马克思所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因此北  相似文献   

5.
[高考导向分析]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等内容。在历年的高考考查中有一定的比例。例如’98的“中央政府管辖题”和“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相信在以后的高考中会有所反映。在对本专题的复习中,必须明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认识古代民族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战争,而是一国之内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区别;认识“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专题知识体系]我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由许多少数民族结合而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史的主要内容。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存在中原地区的炎帝族、黄帝族,东方地区的夷族和南方的蛮族,后来炎黄融合,  相似文献   

6.
元代是我国少数民族第一次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如何统治这样一个各地差异很大的国家始终是蒙古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①元代在保留蒙古族许多传统法律和习惯的情况下,采用汉法己成为必然的趋势。其监察制度的创设也践行了这种"附会汉法"的思想。对元代监察制度得失角度进行分析论述,以期对我国当代监察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毛姆是二十世纪英国很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不可征服的》是一首颂歌。它颂扬了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毛姆笔下被演绎得荡气回肠,令人钦佩。本文分析了《不可征服的》中主人公安妮特这个不屈的反抗侵略者的形象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个人物毛姆把侵略者的丑恶及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的不屈的斗争深刻地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希腊化宗教是希腊因素与东方因素融合的结果,其中东方因素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统治者崇拜和东方神灵的盛行。由于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后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奥林匹亚宗教的衰落,希腊人需要新的精神寄托,于是以自愿归附或自然同化等方式接受了东方的宗教传统。因此,严格地说,这一时期的宗教不是“希腊化”,而是“东方化”。在宗教领域,东方人使他们的征服者变成了被征服者。  相似文献   

9.
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清王朝野蛮、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中国开始与世界建立了联系。从此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方面,中国的主权逐步丧失;另一方面,中国的封建经济也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于是,对于推动这一变化的外因——“西方资本主义东来”的评价以乎变得困难了。学习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以下简称《统治》)及《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以下简称响来结果》)有助于我们得到正确的认识。马克思在《未来结果》中写到:“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  相似文献   

10.
断臂上固定着锋利的铁钩,瞎眼上带着黑色的眼罩,船上升起可怕的骷髅旗,接下来血染海水……这是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场面,那么真实的海盗又是什么样的呢? 不可征服、强壮得和牛一样、勇敢、不怕死,这是他们对自己的描述。他们曾统治欧洲大半地区长达300多年,他们既是开拓者又是侵略者,既是伟大的探险家又是无恶不做的强盗,既是勤劳的商人又是冷酷的征服者,他们在进行开创的同时也在实施着毁灭。他们是传奇的冒险王,因为他们拥有太多胜利和失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民族及其文化,实际上是由作为征服者的阿拉伯半岛居民与广大被征服地区皈依伊斯兰教的土著居民长期融合的产物。而"舒欧比亚"乃是这个民族融合体中被征服者对征服者特权地位所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在世界史上又是一种罕见的"例外":被征服者不仅接受了征服者的伊斯兰教信仰,而且还接受了后者的语言,尽管前者的文化要比后者先进得多。这也就凸现出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本身的某些"优点"。  相似文献   

12.
魏源(1794—1857),中国近代鸦片战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鸦片战争是英国殖民者发功的一场图谋征服中国的殖民战争。在鸦片战争中,“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遭受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页)。鸦片战争把古老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与诺曼底毗邻的贝叶市的美术馆里现仍收藏着一幅宽五十厘米、长七十米的巨大刺绣画毯,相传,这幅画毯是“征服者”威廉的王后马蒂尔达亲手所绣。画毯展示的是威廉征服诺曼底时的情景。诺曼人威廉公爵为什么要入侵英国呢?这要从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的一个承诺说起。  相似文献   

14.
征服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则报道,大意是说某国的一位女探险家独自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穿越,当她走出沙漠时却在沙漠前跪下;静默很久,记者问她征服了沙漠为何跪下,她的回答竟是:“我不认为自己征服了沙漠,我是在感谢塔克拉玛干允许我从这通过。”听后我的心一颤,征服?人类!勿轻言征服!“征服”这个字经常能在各报刊上看到,比如说某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新闻媒体就大开口似的说:“人类又一次征服了自然,这可是一大壮举……”由此可见,大多数的人是很信奉征服的。记者称女探险家征服了沙漠这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征服者到底征服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1 1954年,美国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在圣乔治沙漠中拍摄了一部巨片《征服者》。 2 影片重现了成吉思汗征服中亚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6.
成佛王子     
2500年前(中国春秋时期),印度有个王子创立了佛教。佛教徒尊称他为“佛陀”,简称“佛”,意思是“大智大觉的人”。公元前2000年,自称为雅利安人的民族征服了印度河流域。雅利安就是“统治者”的意思。雅利安人把达罗毗荼人变成了奴隶。他们残酷地压迫被征服的民族,在印度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17.
英国人与法国人不同,他们从未试图保护自己的语言,使其免于海外的影响。因此,在世界上所有语言中,英语的词汇量最大。有些语言专家说,英语可能有八十万个词汇。英语有数千的词汇来自其他语言。在这类词汇中,有些通过科技和教育渠道进入英语;有些是英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或统治他们时借来的;有些则是当时的英语中没有的一些事物名称;有些是在英国被外族征服时成为英语的一部分,如表示月份的单词,就是罗马帝国征服了大不列颠后,罗马文化与风俗习惯渗入大不列颠。社会生活开始“罗马化”,这必然导致其语言在在不列颠传播。从下面每个神话故事,我们就能看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当我在学校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历史突然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史。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时,我和同学们一样,非常吃惊地了解到,由于某些原因,一些远离不列颠的国家,如印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决定在这场战争中为我们而战。我们想:“他们能够帮助我们打一场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战争,真是乐于助人啊!”然而,到那个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落后野蛮的民族,在征服一个先进的文明程度较高的民族时,最终总要被他们所要征服的民族的较高的文明所征服。元蒙统治者在灭西夏、西辽、吐藩、金、大理及南宋等政权,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受到上述国家的较高文明的影响,尤其是具有先进封建文明传统以汉族为主体的南宋政权,其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农业文明、职官制度、礼乐制度以及人文风俗对  相似文献   

20.
不列颠是个岛屿,离欧洲大陆仅21海里,因而没有常与岛屿而来的停滞情报,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欧洲大陆的影响。在早期的历史上,不列颠曾遭受了来自塞尔特人、罗马人、撒克逊人、斯堪的纳维亚人、诺曼底人络绎不绝的侵略。这些人不仅带来了外部世界高度发达的文明,而且相继在这个岛上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对不列颠民族的形成,不列颠国家的统一,不列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以罗马人的基督教最为重要。基督教在这个岛上自传播之日起,就注定了与这个岛屿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英国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宗教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