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其中第三点是这样表述的:“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教学过程中如何为学生提供一些可用而恰当的历史材料,让学生理解罗马人在当时的所作所为、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体会历史的进步,是一线历史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的问题。而实践当中,由于种种原因,关于罗马法的教学困难较大,本文拟对罗马法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作一扼要阐述,希望能对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华中 《历史学习》2007,(10):33-40
课标界定(对学习内容的定位)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3.
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联系非常密切,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适应了罗马帝国的发展和扩张的要求,对近代法制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为大家解读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历史,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罗马法的内容在高中历史课标教材中是个新知识点,教师们在备课时投入的精力比较多,但教学效果依然不太理想。本文主要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古代希腊和罗马是西方文明奠基的时期,西方文明中的许多核心内容尤其是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传统,以及政治和法律制度中的许多重要观念,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课标,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6单元安排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这两课,突出了希腊罗马政治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用,根本目的在于使同学们认识和了解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罗马法属于远离我们的古代政治文明的范畴,以往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从未涉及过这个问题。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南京市宁海中学的陈红老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她不仅设计出有新意的教学案例,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陈红老师…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上,地理决定论的是是非非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但“地理决定论这顶帽子是谁都不愿意戴的”(阮炜:《地缘文明》第274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却是不争的事实。关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标》是这样表述的:“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尽管它提出了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两个要素——自然地理环境和制度,但如此强调地理环境的作用还是令人费解。在《课标》的引导下,不少教师在论述地理环境与希腊文明的关系时也就难免以偏盖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罗马人的法律》,必须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据此,学习罗马法,需要了解和掌握三个问题:一是古代罗马的公民和平民的划分,二是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的内容、划分和适用范围,三是罗马法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老师对许多历史概念并不清楚,导致授课不清或讲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和比较罗马法的流失部分和传世内容,归纳和总结罗马法的核心要素及其对西方社会文明、制度文明的贡献.考察比较表明,罗马法留传至今,其内容大部分都流失了,而且保存下来的文本在结构体系和内容方面,并没有强于其他几个文明的代表性法律文本;它的真正生命力所在,就是构筑了西方文明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黄牧航老师在《历史教学》连发三篇文章:《正确看待历史传承———二听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摆脱历史的宿命论———三听古代希腊民主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民主政治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腊民主产生的历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其中在原始传统、私有财产和宗教伦理观念相互影响中塑造的共同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平衡是民主巩固和成功的根基,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它们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1.
独特的地理环境、文明成型时期独特的历史发展条件以及希腊人为适应生存环境变迁而作出的制度抉择,形成了古希腊社会不同于人类其他文明形态的独特个性——这就是表现为海洋岛国、城镇中心、民主制度以及多元共存等一系列特征的城邦文明。这一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锻造出了以法治精神、公民理念、民主平等意识、独立自由观念以及权力监督制约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2.
【学习点拨】 1.理解“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这一观点。 2.归纳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民主政治、人文哲学、奥林匹克运动、法治意识与法律体系等)。 3.比较古代中华文明与古代希腊文明的不同特点,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是人教版教科书世界古代政治史中仅有的两课之一,从单元的设置与内容联系看,本课与前一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共同构成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且与之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因此本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学难点的罗马法,不仅在维护古罗马帝国统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其蕴含着超越时空局限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答: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文明又渊源于爱琴文明.所以,高中课本《世界历史》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希腊增加"爱琴文明"是非常必要的.什么是爱琴文明呢?爱琴文明指的是爱琴地区的上古文明,也就是古代希腊的上古文明.它包括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两个阶段.因为爱琴文明的中心是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的迈锡尼城,所以又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德国的考古学家谢  相似文献   

15.
德国法学家耶林在他著名的《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赞叹,罗马帝国"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布鲁塞尔大学的里维埃教授称罗马法是"世界共同的法律""世界性的模范法"。许多中学教师在教授《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会引用史学界"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的说法,并向学生强调罗马的"宏伟"是源于它体系宏大而缜密的法律。显然,罗马法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取代的。在教学中,我们虽然都清楚罗马法意义重大,但这重大的意义究竟应该如何体现出来?课标中"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的要求究竟如何达成?中学教师对此往往很难把握。至于超越历史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受有关部门委托而举办“广东省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班”。根据学院的安排。由我就世界古代政治史问题为培训班做了一个专题讲座。“世界古代政治史三谈”即是这次讲座的产物,现应《中学历史教学》杂志社之约,将之分三期刊登出来,谨供读者参考。关于这一组短文,有两点需作说明。第一,基本结构:讲座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关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关于古代罗马与罗马法”以及“关于中世纪西欧的政治遗产”。前两个部分基本上是围绕教材内容采展开论述的,实际上相当于教材分析;最后一个部分是新课标和新教材所没有涉及的,但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对之作出适当的交代,否则,在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起源问题的理解上就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第二,教材选择:本次讲座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2005年5月第2版,2005年7月第2次印刷)。原则上说,我对该教材中相关内容所作的分析都是建议性和探讨性的,其目的在于让教材的使用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世界古代政治史,同时也为教材的编写者提供一些参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意图: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17.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基础课程改革时在历史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都要求学生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明或对城邦的影响。但是,古希腊到底位于何处?她应该包括哪些地区?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通过对希腊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古代希腊的历史是欧洲历史的开端,它的文化对欧洲和世界都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因而也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梭伦改革有利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并奠定了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基础;希波战争是希腊人反抗波斯入  相似文献   

19.
古代希腊文化繁荣原因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希腊文化是世界古典文明中一颗璀璨明珠。探讨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是近年来世界古代史、文化史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些研究集中在:奴隶制和奴隶制经济对古希腊文化发展的影响,奴隶主民主政治对古代希腊文化发展的影响,古代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的关系等六个方面,本文对此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古典时代中国希腊政治制度演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古典时代中国希腊文明有异有同,而其政治制度的对比更引人注目。王权的强弱在起点上有差别;不同的对外扩张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这样的经济基础(官府手工业亦建立),古代中国的专制王权适应历史要求而在军事扩张中产生;而在希腊古典时代曲折的历史行程中诞生的则是民主政治,如梭伦改革、僭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经受了希波战争的严峻考验。在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上,只可能保留着某些军事民主主义的残余,不可能产生民主政治;在地主经济和小农个体经济的基础上,只可能出现专制王权和大一统皇权专制,也不可能产生民主政治;只有在商品经济相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