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从主导方面和发展方向看,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生产工具的革新、灌溉、施肥技术等),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产品总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是中国古代农民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文明持续而不间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知识梳理 农业经济,是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中国古代农业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主要特色,而"男耕女织"又最为根本.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知识梳理农业经济,是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中国古代农业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主要特色,而"男耕女织"又最为根本。在相当长  相似文献   

4.
《广东教育》2007,(7):37-42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知识梳理 农业经济,是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中国古代农业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主要特色,而“男耕女织”又最为根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的重心所在,直至南宋时,江南才超越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在农耕时代,土地是一切财产之母。从氏族公社到夏商周的漫长岁月,耕地公有始终居于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的扶贫开发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中国现存贫困的国情特色,主要表现为一种地区贫困、农村贫困、农业贫困等方面。中国扶贫开发的基.或选择是发展和开发农业,并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在非农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壮大、振兴农业。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就是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精耕细作是指农业生产上认真细致地耕作。农业生产中栽培的农作物各有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经营集约是针对综合集约化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不同形式的特点而提出来的。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系统地研究了国外集约农业经营发展的历史和组织形式及其服务职能,阐述了中国集约农业经营的历史要求和发展地位,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讨论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集约农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农业经济,是相对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其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次。 农业以铁器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耕作特色,而“男耕女织”又最为根本。大致以长城为界,北为牧业区,南为农业区,而以农业为主。在农业区,黄河流域开发较早而江南地区开发较迟。南宋时江南超越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氏族公有制到奴隶制国有制,再到封建土地私有制尤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国有制主要有商代井田制、曹魏屯田制、北魏均田制等。  相似文献   

9.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脆弱性(精耕细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落后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自给自足,容易满足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朴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天、地、人"三才传统农学思想.以此为纲,形成了二千多年的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孕育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其间产生了间作套种、优化组合;循环利用、多极优化;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系统思路以及发展农业、稳定社会、推广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用养结合、常新地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朴素农业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