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作为运动过程中基本能源物质,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耐力运动上,对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言,合理的补糖也可提高运动成绩。对补糖对各运动项目的影响及实践中补糖的应用作一综述,以便更深入地研究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动与糖     
在疲劳或运动导致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时, 补糖对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十分重要。 短距离项目,运动时间不长,没有必要考虑运动前补糖问题。但长时间剧烈运动或比赛时,就应考虑到运动前补糖的问题。在十五分钟和两个小时前补糖效果最好。因为在赛前15分钟补糖,糖刚好进入血液,使血糖处在较高水平;赛前2小时补糖,糖经过消化、吸收、运输,贮存在身体的肝脏、肌肉等组织和器官中,这时若运动,机体能源充足,延缓了运动时血糖下降的幅度。如果补糖时间太早,会导致体内胰岛素大量分泌,使肝、肌糖元合成增多,这时若运动,糖利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糖是体内最主要最能快速动员的供能物质,赛前(运动前)和赛中(运动中)及时补充糖类对保持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般使用糖原负荷的方法提高糖原储备的长期补糖。赛前补糖的目的主要是优化肌肉和肝脏糖原储备,维持运动时血糖稳定,保障60 min内快速运动能力和长时间末期的冲刺力;赛中补糖可显著改善糖代谢环境,提高机体运动能力,运动时间长于1 h的运动项目应在补充的液体中加人适量的糖和电解质。对于冰球等高强度、间歇性运动项目进行赛前和赛中补糖有利于运动员提高赛场竞技能力,对于一次性大强度或一次性的力量性运动以及高强度以无氧代谢占优势的一些专项(大于80% Vo2max的有氧代谢为主)一般不主张在比赛前专门补充糖,补糖不当反而有损其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动与补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韩晓丽  丁树哲 《体育与科学》2000,21(2):28-31,27
随着近代体育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教练员与运动员已开始认识到补糖与提高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重要性。通过补糖,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成绩,而且可以推延运动性疲劳的出现,运动后补糖还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近代关于补糖与运动的研究中,涉及了补充不同种类的糖(复合糖、低聚糖、1、6一二磷酸果糖等)与各种类型运动项目及糖的补充时间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些可行性研究进行分析讨论以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不同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可以看出,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剧烈运动后,及时而科学的补糖有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补糖的种类要与运动后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山地自行车运动是以有氧能力为主的耐力性体能类项目,糖的有氧代谢在其供能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山地自行车运动员在运动前、中、后进行合理补糖,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延缓疲劳的出现和加速技能的恢复,补糖对山地自行车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G804.3运动与补糖=Sports performance and carbohydratesupplementation[刊,中,A]/何隽(东北林业大学体育系),颜玉凤(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51-53参13(SJ)运动∥糖 糖作为运动过程中基本能源物质,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耐力运动上,对于其他运动项目前言,合理的补糖  相似文献   

8.
不同运动情况下补糖对小鼠肌糖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六组(A.安静补糖组B.安静组C.定量运动补糖组D.定量运动组E.力竭运动补糖组F.力竭运动组),经过6周游泳运动,运动后即刻采用蒽酮法测定肌糖原。实验表明,定量运动组、力竭组、力竭补糖组肌糖原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力竭组与安静组和安静补糖组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力竭补糖组与安静组P<0.01与安静补糖组P<0.05),定量运动补糖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定量运动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定量运动补糖可及时补充机体肌糖原的消耗,适当延长运动时间,而力竭运动组和力竭运动补糖组肌糖原消耗严重,糖原储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李丽 《体育世界》2014,(6):124-125
糖是人体运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长时间大强度的耐力运动总热能的消耗将更加显著。本文从糖的有氧代谢补充大能量的角度来研究补糖对提高耐力运动的作用,主要论述了糖的分类与储存;运动时糖的摄取和利用;耐力运动中糖补充的种类、方式及时间。以便深入地研究耐力运动训练中补糖的正确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运动性疲劳的超量恢复。  相似文献   

10.
糖是运动过程中的基本能源物质,对于运动能力的维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体内糖的储备情况对于运动时间的维持,提高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补糖可提高机体内糖的储备,还可延缓疲劳的出现。本文从补糖的类型,方式和时间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作一综述,为运动中如何补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历史学与哲学的角度,通过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以及对现代体育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对现代体育中所缺失的人文价值的良好补充。一方面旨在促进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另一方面,肯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补糖在运动中的作用.自行车运动员进行4h的公路训练,分别服用水、低。血糖指数食物和运动饮料,测定运动中2、3、4h和运动后2h的血糖及部分时间点的血乳酸和血尿素。结果发现补糖能有效减少长时间运动过程中血糖的下降幅度,且高血糖指数的运动饮料能增加和维持运动中的血糖水平。补糖有利于降低长时间运动过程中的血乳酸和血尿素值。  相似文献   

13.
徐杏玲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2):32+47-32,47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访谈优秀的网球运动员,详细地阐述了网球运动营养补充的特点、重点及网球运动营养补剂的效果,由此全面的综述了网球运动在生活中以及在比赛中应该如何来注意营养的补充,为网球运动员营养的全面补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糖是人体重要的能源物质,与人体的运动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通过补糖,不仅可以提高运动能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出现,还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为此,本文通过分析运动训练中糖原合成与运动的关系,糖原耗竭对机体的影响,总结出运动训练的膳食补糖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不能完全满足广大群众对体育设施的需求.通过对公共体育设施的公益性、正外部性和地域性进行分析,从国家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制约机制和供给方式等多方面视角,提出了着力解决公共体育设施供给问题的路径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中国体育基本法,它对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该法已很难适应现代体育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已经迫在眉睫。应该重点修改的内容是:立法宗旨的重构、现有条款规范结构的完善和新条款及新章节的补充。《体育法》的修改中,应该借鉴国外法律的理念是:体育权利保障方面、体育管理模式、政府的体育责任和纠纷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种补充与完善。对其发展进行科学、系统、全面地认识和思考,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得以继承和发扬,并融入到世界体育文化主流之中,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高校竞技体育定义的基础上,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科学体育观视角,论述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的内涵,即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提升的过程及关系,竞技体育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指导,高校竞技体育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9.
澳门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吴树斌 《体育学刊》2002,9(6):28-31
对建立符合澳门地区社会水平与澳门实际情况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在构建澳门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完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建立组织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各级社区体育组织的功能作用,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社区体育指导队伍;(2)目前澳门劳工阶层与平民大众因受各种因素、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不能积极参加或无法参加社区体育活动:(3)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未能配合到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现有的体育资源,应予充分利用和开发;(4)加强与其它体育形态的合作,在互补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以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