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据笔者观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于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而忽视读题的作用,既使读,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具体的要求,基本是一种“走过场式”的读。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读”的作用不容忽视,有效的“读”既是对应用题初步感知的读,又是引导学生全面领悟题中数量关系的读。以下就结合教学实际,粗浅地谈几点做法:一、读+读初读题目,第一次照读原题,要求读通。第二次读题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舍去具体的地名…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据笔者观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于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而忽视读题的作用,既使读,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具体的要求,基本是一种“走过场式”的读。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许多小学生在作业或考试时“见应用题色变”,解题时会经常发生错误,解应用题的能力很弱。如何解决这一小学生“恐惧”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读”“审”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应用题的能力。一、“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要引入“读”,让学生掌握读题的策略,在读题时抓住关键性词句、抓准数量关系、联想实际情境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读题和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和写出正确答案等.在应用题的步骤中,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检验是解答应用题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教材的理解,谈应用题教学的方法,提出以下几个教学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说”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在应用题教学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解应用题时,读题、审题是前提。学生先通过读题,筛选出题中的关键词语,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将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说出题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条件和问题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为寻找解题思路打下基础。如在教学应用题“无线电一厂一月份生产300台彩色电视机,相当于生产的黑白电视机数量的58,一月份共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学生读完…  相似文献   

6.
数学应用题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数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掌握起来较为容易些 ,而应用题是数学和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 ,是把抽象数学理论、数量计算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典范。所以数学应用题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 ,常常出现难教难学的情况 ,主要是在学生头脑中没有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是按照例题套着做 ,较难的不会做。在教学中要突破这个难点 ,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种应用题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讲的数量关系 ,就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量与量、数与数之间存在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而这种关系又是千变万化、以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7.
修订后的数学五册,有少数应用题中有“多余条件”,编者为何这样安排,我的粗浅看法是这样的; (一) 纠正少数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不让学生读题,仔细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而根据一些关键词语就判断算法的毛病。旧教材缩排的典型应用题较多,对每一类型的应用题又都有明确的结语和计算公式。教学时只要让学生认定该题是属于那一类型  相似文献   

8.
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环节.应用题的情节、内容及数量关系审清了,思路才能清晰,解法才能正确、合理.教学时,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重点.下面结合“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读.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学能力,读题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我要求学生解答“相差关系”应用题时,必须读三遍题.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读.要求是扫除文字障碍,读完后知道题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按要求默读.读题时抓住下面三句话来判断分析:①谁和谁比?②谁大谁小?③知谁求谁?第三遍,联系运算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教学质量上不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为什么应用题难教?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无疑是原因之一。但主要还是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思维素质进行积极的训练,使其随着应用题教学的进展而发展。解答应用题有题本身的难处,因为解应用题要完成两个转化的过程。一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是把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比如:  相似文献   

10.
沈立军 《辽宁教育》2005,(2):110-11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第26~27页,练习六1、2、3题.   教学背景   教学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为今后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单价、数量和总价,单产量、数量和总产量,速度、时间和路程,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本节课教学前两种.这些数量关系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只是没有加以概括,给出有关的术语,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的乘法应用题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一、简单应用题教学的地位、作用和要求简单应用题是理解四则意义的感性支柱,又是四则意义的实际应用,它具有最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学习一切应用题的基础,它没有运算符号,在解法上具有一定的智力因素,比之式题则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为此作如下要求: 1.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能熟练解题(包括变式题)。 2.培养学生见条件提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应用题教学(包括一般文字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必须提供好的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提供读题法,培养理解能力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关。教学应用题或文字题时,第一步就要让学生认真读题。通过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理清解  相似文献   

13.
独瑛 《甘肃教育》2014,(1):87-87
正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它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加强解题策略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道应用题能否解答出来,取决于学生对应用题的内容能否准确把握。因此,必须让学生把应用题读通、读懂。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刚涉及到  相似文献   

14.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 ,复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其中的难点。教学好这部分内容 ,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笔者连续多年从事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教学 ,下面就谈谈我们是如何加强“比、分率、倍数”之间的转化 ,提高学生解复合分数应用题的能力的 ,供参考。一、基本式转化教学完分数乘除法以及比之后 ,可以练习一些分率、倍数和比之间的基本转化。一方面使学生深入了解数量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为后面进行高一层次转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设计了下面两组题 :A 已知甲是乙的 45。  可以得到 :1 甲…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点。以下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随手记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一、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应用题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审题需要读题 ,读题就要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例如 :一个服装厂计划做 660套衣服 ,已经做了 5天 ,平均每天做 75套 ,剩下的要 3天做完 ,问剩下的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教学时让学生三读此题。初读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读着重理解“剩下的 3天做完 ,平均每天做多少套 ?”使学生想到要求“平均每天做多少套”必须知道剩下的数量。三读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能够填写…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文字或语言来叙述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而要求得未知量的一类题目.它要求学生从理解应用题所叙述的情节出发,理解和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掌握数量关系,从而在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培养自己选择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的能力.因此,应用题教学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意义。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审题,而读题则是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目的要求,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读题的教学。在解答文字题时,读题必须准确,不能添字或漏字,关键字、词要读重音。例如“用1.6与0.4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去除0.5,商是多少?”在读题时,“除”不能读成“除以”,题中的“和”、“差”应该读重音。应用题的读题有“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在应用题解题中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强化学生审题能力培养、明确题中数量关系以及实施图像直观教学等,以此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题就是把含有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关系的实际问题用文字或语言叙述出来,并要求出未知数量的题目。”怎样使学生学会解答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的艺术所在。一、假设情境数学假设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像,是在探索数学规律时的一种思维策略。教学时,假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这个情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使学生较切实地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卖35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这个问题。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后,对学生说:假如你是这个商店的老板,你打算怎么卖这些热水瓶…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题就是市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其二是理解题目涉及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审题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做到“认真”和“审”的要求。所以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认真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我对学生审题的要求是: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有无不认识的字,有无不理解的词,有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