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对《鲁迅手稿全集》和鲁迅博物馆馆藏鲁迅书信的附件进行考释,指出鲁迅书信中的一些附件都是鲁迅原来书信的组成部分,应当和鲁迅的书信一起收入《鲁迅全集》e_q-,这样才能保存鲁迅书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科书各册均有鲁迅先生文学作品选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执教鲁迅文学作品,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突出鲁迅革命精神"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精神的概括。执教鲁迅的作品要通过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突出鲁迅的斗士形象及其革命精神。而鲁迅的形象和革命精神正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这样,就要把学习鲁迅作品与学习鲁迅精神结合起来,使学生像鲁迅那样做人,像鲁迅那样奋战。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学习鲁迅作品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但不少学生却对鲁迅作品心存畏惧,无法体悟鲁迅所写的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所以必须突破他们对鲁迅的固定看法,将鲁迅"拉下神坛",让学生了解鲁迅和他的作品,不再害怕鲁迅。  相似文献   

4.
2010年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创意不断的局面。文章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特意从中概括、梳理出十个专题:鲁迅与当代中国、鲁迅与左联、鲁迅与启蒙、鲁迅与五四、鲁迅与现实主义、鲁迅与激进主义、鲁迅与中外文化、鲁迅与存在主义、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鲁迅的接受研究等。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述中显示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王吉鹏在鲁迅比较研究领域开垦出一片沃土,在鲁迅与外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同李春林合作的学术著作《鲁迅世界性的探寻——鲁迅与外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在鲁迅与中国文学、文化比较方面有学术著作《鲁迅民族性的定位——鲁迅与中国文化比较研究史》、《鲁迅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鲁迅与中国作家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6.
鲁迅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因此中学老师在教学鲁迅作品的时候要关注对鲁迅自身的解读,让学生对鲁迅有兴趣,用鲁迅的作品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思想走向深邃:首先强调"人"的鲁迅的一面,鲁迅是人,不是神,教师要把他从神坛拉下来,还原为人;其次强调"思想者"的鲁迅的一面,突出了解他的"立人精神"。通过对他鲁迅自身经历的介绍,对文本新的解读和联系现实等方法,引导学生真正从心底去接近鲁迅、喜欢鲁迅、尊敬鲁迅。  相似文献   

7.
2009年有关鲁迅思想的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创意不断的局面。笔者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上,特意从中概括、梳理出九个专题:鲁迅与当代中国、鲁迅与启蒙、鲁迅与五四、鲁迅是谁、鲁迅精神的灵魂和核心价值、鲁迅与存在主义、鲁迅与自由主义、鲁迅与地域文化、鲁迅与张爱玲比较等。述中有评,评述结合,既为读者提供了按图索骥的方便,也在评述中显示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2014年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持续发展,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主要集中为七个专题:鲁迅与孔子、鲁迅与佛学、鲁迅与禹墨、鲁迅与越文化、鲁迅与鬼文化、鲁迅与节日、鲁迅与汉画像石等,冯光廉、张松、蒋永国、张克、谭桂林、韩大强、杨义等的文章皆堪称优异之作。  相似文献   

9.
学生们为什么不喜欢鲁迅?因为鲁迅不好玩。 我认为:要使鲁迅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让鲁迅从历史的哈哈镜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鲁迅日记在鲁迅身后的命运,构成“鲁迅”命运的一个侧面。鲁迅日记初次发表,引发读者对其中所呈现的鲁迅形象的不满;鲁迅日记被1938年版《鲁迅全集》失收,为1922年全年日记的丢失埋下了伏笔;鲁迅日记简约的文风,为后来者在日记内容的阐释方面,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