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辉学 《军事记者》2013,(11):72-72
《军事记者》已伴我度过了9个春秋.它给了我写作动力和创作源泉.帮我实现了“报道变铅字”的梦想。没有《军事记者》的启迪,我不会在新闻路上坚持走下去;没有《军事记者》编辑们的耐心指导,我不会在《解放军报》《军事记者》《空军报》等报刊上稿。  相似文献   

2.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3.
闫怀海 《军事记者》2008,(10):51-51
寒来暑往,我与《军事记者》相知已有10个春秋了。第一次和《军事记者》邂逅是因为我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班,从此与它不弃不离。至今仍记得初次看见《军事记者》(当时叫《新闻与成才》)的情景,文书递给我一个大牛皮纸信封,我小心翼翼地剪开信封之后,看到它落落大方的模样,很快就被它质朴无华的外表和丰富实用的内容所吸引,爱不释手以至几近废寝忘食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首期《军事记者》出版前夕,记者走访了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邵主席曾在解放军报工作过21年,是军报的老领导,离开军报后,仍对军报的宣传和我们的军事新闻业务刊物十分关心。这次走访,记者当面聆听了他围绕办好《军事记者》和搞好军事新闻宣传问题,所谈的许多值得重视的意见。  问:请问,您对《新闻与成才》改名为《军事记者》有什么看法?  答:《新闻与成才》改为《军事记者》,是件很好的事。《新闻与成才》从1985年由《解放军报通讯》改名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当时,我还在解放军报工作,…  相似文献   

5.
每次采访归来重新品读书架上不同月份的《军事记者》,顿时便忘却了奔波的疲惫,写作“灵感”随之而来。想想自己学习新闻报道的短暂经历,是《军事记者》丰富实用的新闻知识帮助我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6.
50年峥嵘岁月,50载春华秋实。新中国创办最早的军事新闻学术期刊《军事记者》迎来了50周岁生日。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军事记者》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向长期以来热情关心、支持和帮助《军事记者》成长进步的所有领导和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新闻通讯刊物中,今年二月又增加了一个刊物《军事记者》. 《军事记者》辟有《军事新闻传播探讨》、《军事报社谈军事报道》、《军旅之音》、《军事报道选析》、《军事记者生活小记》、《军事记者卡片》等栏目.《军事记者》将紧密联系军事报道的实际,力求在新闻理论尤其是军事报道理论的研究中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从地方大学入伍的武警警官,入伍前我对《军事记者》杂志可以说一无所知,入伍后在我部新闻干事孙建民同志的推荐下,翻看了2002年第1期和第2期《军事记者》,不看不知道,一看乐一跳,我被它精辟的论述、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所折服。也许是学中文的缘故吧,一向对书报杂志十分挑剔的我,对《军事记者》却“一见倾心”,无法说“不”。钟情《军事记者》杂志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军事记者》是目前国内新闻写作杂志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军事新闻理论的研究、探索、开拓方面,领潮流之先,具有无与伦比的优…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  新年伊始,《新闻与成才》更名为《军事记者》。对我这个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刚刚起步的同志来说,心里多少有一些遗憾。因为,在我陷入写作困境时,是《新闻与成才》帮助我走出了误区;在我因找不到新闻线索而迷茫时,是《新闻与成才》引导我如何使新闻稿写得更有新意;在我因不上稿而苦恼时,是《新闻与成才》上发表我的稿件而使我重新树立信心。所以,我对《新闻与成才》很是留恋。然而,它的更名,犹如凤凰涅,是升华和飞跃。我又为它高兴,并祝愿它越办越好!  我相信《军事记者》会像《新闻与成才》一样,是我们基层广大通…  相似文献   

10.
纪念《军事记者》创刊50周年座谈会暨第二届军事新闻论坛5月5H至5月7H在昆明举行。来自各军区军兵种报社、人民武警报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等媒体的领导,以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编辑部的专家学者,共同回顾了《军事记者》杂志的发展历程,并就怎样推动军事新闻改革创新,实现军事新闻的有效传播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尊敬的《军事记者》编辑:你们好!道一声:辛苦了!我是一名基层新闻报道爱好者,也是一名新闻函授学员。今天提笔写这封信,是感谢编辑们把我的一篇小稿《某团为报道组增添新设备》改后在今年第6期的《军事记者》刊登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韦干熙 《军事记者》2009,(10):69-69
我与《军事记者》相识,缘于2006年参加《解放军报》第16期新闻函授,后又订阅了2008年的《军事记者》。每次收到这份期刊后.我都认真阅读,仔细做好标注,记好笔记,力求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营养。几年来,我虽未有大作见诸于军报.但也有数十篇“豆腐块”爬上了《人民前线》报等军地报刊。  相似文献   

13.
驻疆某部百余官兵自费订阅《军事记者》本刊讯田栋报道:因参加军报新闻函授而受益的新疆军区某部,在引导官兵学好用好《军事记者》杂志的同时,大力鼓励官兵积极征订2006年度《军事记者》杂志。目前,已有100多名官兵自费订阅了新年度的《军事记者》。通过对众多报纸杂志的满意度测评,官兵们普遍反映,《军事记者》杂志是新闻干事、报道员的真正的良师益友。该杂志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文章面向基层通讯员,选用的都是新闻老前辈的经验之谈,对提高基层报道骨干采写军事新闻能力益处很大,知识性、指导性、操作性很强。去年,因参加函授有3篇习…  相似文献   

14.
经上级批准,由解放军报主办的全国唯一的 军事新闻专业期刊《新闻与成才》杂志,从2001年1月起更名为《军事记者》。改名后的《军事记者》杂志将坚持为办好军报 服务、为广大通讯员写作成才服务的方向,努力使 杂志成为军事新闻理论探讨的场所,军事新闻知识荟萃的园地,军事新闻采访写作的良师,军事新 闻记者成长的摇篮。更名后的杂志将立足军队,面 向全国,以军队报刊及其他军事媒体的编辑、记者 和基层宣传干部、新闻干事、报道员为主要读者,兼顾地方报刊的编辑记者和新闻爱好者。在编辑特色上,将努力做到突出军味,突出创新特…  相似文献   

15.
董强 《军事记者》2006,(2):64-64
初搞新闻报道的我,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读书看报和新闻写作上,然而,我的付出却令人失望,寄出的一篇篇稿件都石沉大海,无一变成铅字。夜阑人静之时,倚桌而坐,随手翻开前辈留下的几摞军报合订本、《新闻与成才》和《军事记者》杂志。其中一本《军事记者》杂志的扉页上一行醒目的钢笔字映入我的眼帘:梦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实现。我仔细琢磨这句话的含义,深深体会到这些珍贵的资料是前辈留给我的指路明灯。欣喜之余,我细细地从《军事记者》杂志和军报合订本的文章中汲取营养,逐渐地,先前写稿、投稿、盼稿见报的激情又一次撞击着我的情怀。半…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吕希华、陈相银报道:山东省陵县人武部前不久成功地召开了一次“《军事记者》杂志伴我成才”座谈会。与会的干部职工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部长陈志诚说:我是抓军事的干部,从没写过新闻。两年前的一天,我在图书室里结识《军事记者》后,努力学习它上面的文章。如今我写材料,问题抓得比较准确,语言也变得生动、凝炼了,有十几篇军事论文先后在报刊上发表。政委孙路说:我部的业余报道员更换频繁,《军事记者》就成了我们培训报道员的辅导教材。近几年,我部连续被上级部门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里面显然有《军事记者》的一份…  相似文献   

17.
王军涛 《军事记者》2006,(12):64-64
我是各类新闻报刊迷,尤其对《军事记者》杂志特别钟爱,不但自己年年订阅而且每年都要多订几份作礼品送给自己正在上大学读新闻专业的小妹以及几位在中学团委、政府宣传部门工作的同学,目的是让他们能经常阅读这份杂志,从而了解近期的宣传要点和更多的写作知识,增强新闻敏感和采写能力。笔者认为,将《军事记者》当礼品送的做法确实好。虽然订购一份或几份《军事记者》花不了多少钱,但将这份礼品在亲戚朋友以及同事间互赠互送却很实用,而且也格外有意义。《军事记者》内容丰富、政治性强、知识面宽,而且生动实在,有很强的可读性、指导性、实用…  相似文献   

18.
全军惟一的新闻专业期刊《军事记者》已出刊500期,9月15日下午,解放军报社为此举行了纪念座谈会。解放军报社社长范印华在书面致词中,回顾了《军事记者》的发展历程,要求《军事记者》全面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宽阔的视野、前瞻的眼光,准确把握当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军事新闻宣传的脉搏,在指导新闻实践中继续创新,把刊物办得更好。中宣部、总政宣传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中国新闻出版报以及军队院系等单位领导出席了座谈…  相似文献   

19.
我爱好写作,儿时就埋下了将来当一名作家或记者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军事记者》(即原来的《新闻与成才》)。从此,它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也为我踏上写作之路指了一条路。  相似文献   

20.
跃上新高度办出新水平○《新闻出版报》总编辑本刊特稿  当新的世纪到来之时,获悉《新闻与成才》杂志更名为《军事记者》,作为曾在部队从事过军事新闻宣传的一个老兵,又作为新闻出版战线上的一位“新闻官”,我十分高兴地以这种“双重身分”热烈祝贺《军事记者》的诞生,并预祝她在新世纪的艳阳春雨中,根深叶茂,硕果满枝。  名曰《军事记者》,理所当然要姓“军”、言军、写军,要通过军事记者和军队广大专业和业余新闻队伍的笔触,反映火热的、现代化的军事生活,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崭新风貌。毛泽东同志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