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歌剧 歌剧是用声乐和器乐表现剧情的戏剧作品。具体地说是戏剧、音乐和舞台布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歌剧最初的形式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在纪念酒神的节目中,就已有了使用歌剧的戏剧演出形式,这是歌剧的雏形。在11至13世纪的宗教剧、14至16世纪的神秘剧、田园剧中都运用了歌剧形式,当时的歌剧是以唱为主,音乐只起到伴奏、烘托气氛的作用,缺乏功利性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2.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作品,被推崇为西方戏剧艺术的瑰宝,是重要的世界化遗产。本概述了莎剧的世界性的地位与电影艺术的不解之缘,及莎翁电影在不同年代的发展变化,以及不同风格的导演是如何对莎剧主题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作为“世界梦幻工厂”的好莱坞又掀起一股巨资竞拍莎士比亚戏剧的热潮,好莱坞缘何对莎剧青睐有加?与戏剧舞台艺术相比,若原封不动地把莎剧搬上银幕,必会“台气”太重,有损于电影的艺术效果和观众的审美情趣。将其改编成影片时,应该怎样在基本保持原剧内容和风格的基础上,更全面、真实而又灵巧地再现莎剧艺术风貌?本文从莎剧的主题、情节、个性、台词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莎剧向银幕转换出现的些许情况和认识做了总结、阐明。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深受基督教影响,作为基督教重要母题之一——罪在其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试从莎剧的四个类型出发,探讨罪在莎剧中的表现:它或者成为莎剧的重要题材,构成莎剧内在的情节结构,成为剧情发展的关键环节;或者作为莎剧戏剧效果实现的重要手段,大大增强了莎剧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呈日趋繁荣趋势,演出形式以话剧为主,兼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高校的演出构成了莎士比亚在中国经典化的重要一环.但是,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从事莎剧演出的学生戏剧艺术素养相对欠缺,表演手段贫乏,演出缺乏表现力,随意性较大等.高校校园莎剧演出的繁荣,近年来已经成为莎士比亚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高校校园莎剧的演出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弗·施莱格尔的浪漫主义莎评在世界莎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中将莎士比亚戏剧视为浪漫主义的杰作。他对莎剧艺术成就的认识是世界莎学宝库中的不朽遗产,对我们认识莎剧的艺术价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华章》2007,(10)
歌剧是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和舞台美术等艺术要素,以歌唱为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对于培养和造就人才具有独特的功能,使人更加自觉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每一部著名歌剧作品的背后都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歌剧作品以其丰  相似文献   

8.
变异与融通:京剧与莎士比亚戏剧的互文与互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剧改编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莎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否以京剧来演绎莎剧一直存在着争论,但演出的实践证明,这种改编大部分是成功的,是中西方观众可以接受的。以歌舞演故事的京居4莎剧是在变异与融通之中达到了京居4与莎剧的互文性解读,同时中西文化也在这种交流中达到了互文化的和谐。京剧的艺术形式可以表现莎士比亚悲剧之中蕴涵的人文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9.
象征是中国传统戏曲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在民族歌剧《回家》中,艺术家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类型地将竹的艺术意象以象征手法编织歌剧。歌剧《回家》以"竹"作为核心,囊括了孝道伦理、地域隐喻、现状展望等,对歌剧主题的凝练、戏剧矛盾的推进、思想的升华具有重要作用。在民族歌剧创作中,这种将传统艺术手法融会贯通于现代民族歌剧作品中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跨行法是英诗常见的写作形式,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常常使用跨行,其无韵诗的跨行法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作用。我们在翻译莎剧无韵诗时,可采取"移植"莎剧无韵诗跨行现象的节奏形式,即以顿代步、韵脚散押、巧用领字,以期为英诗中跨行法的汉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跨行法是英诗常见的写作形式,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常常使用跨行,其无韵诗的跨行法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作用。我们在翻译莎剧无韵诗时,可采取"移植"莎剧无韵诗跨行现象的节奏形式,即以顿代步、韵脚散押、巧用领字,以期为英诗中跨行法的汉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京剧莎剧<王子复仇记>实现了京剧与莎剧之间的互文.这种互文性和改写表现在莎剧<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主题在得到表现的基础上,实现了主题与形式的替换与重塑.从而将现代意识灌注于京剧<王子复仇记>之中,在"情与理"戏剧观念的转换与音舞对叙事的改写中,形成了内容与形式、演出方式、戏剧观念等新的互文关系,即表现为借鉴的"互文性主题"与表现为再造的"音舞性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李晶 《海外英语》2014,(20):202-203
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其作品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超越了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国家范畴。朱生豪是我国翻译莎剧最多,也是最成功的翻译家之一。该文拟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朱生豪译本作出赏析。  相似文献   

14.
戏曲编演莎士比亚戏剧近年来频频出现在中国舞台上,不但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强烈兴趣,而且吸引了英关莎学家的关注。戏曲编演莎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戏曲编演莎剧融入现当代人类意识,为中国传统戏剧与西方戏剧结合,开辟了莎剧现代化的一条路子。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中对《圣经》典故的援用,认为,莎剧深受《圣经》所体现的基督教文明的影响,对《圣经》典故的巧妙援用,对于增强莎剧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人物个性化,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文化底蕴都起到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类解说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戏剧是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不同和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冲突的成功与否是戏剧成败的关键,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初中语文第五册附录对戏剧的定义是: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借助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这个定义是全面的。在西方,戏剧(drama)即指话剧。在我国,戏剧是话剧、歌剧、戏曲等的总称。戏剧按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和戏曲。按内容性质分类,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篇幅规模分类,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题材分类,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科幻剧、童话剧和儿童剧等。…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作品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对象,学者们拟从不同角度来挖掘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本文则从圣经文学角度,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来透视莎剧中所包含的艺术特色:一、莎剧所散发出来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基督教信仰的融合;二、莎剧中对圣经典故、意象及隐喻等的借用,鉴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笔者在本文中仅做简述。笔者想藉此类研究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审视莎剧中所蕴藉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19.
歌剧作为一种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其强烈的戏剧冲突、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与精湛的舞台表演,成为歌剧艺术得以表现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辽宁歌剧院1995年首演至今的歌剧<苍原>,其音乐体现出了戏剧性、开放性、史诗性这三大美学特征.该剧已成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歌剧经典.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戏剧界利用莎剧故事改编成话剧和戏曲上演,为普及莎士比亚戏剧作出了贡献。在当今时代,从莎剧吸取题材改编成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类文艺作品,已成为时代的潮流。中国戏剧界应继续利用这座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改编各类文艺作品,为建设精神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