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电子图书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着重对电子图书出版模式及其版权保护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目前电子图书的出版模式,其次对电子图书出版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最后针对版权保护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的电子图书出版给传统图书出版业带来了很大冲击,其主要包含面向个人的模式、面向图书馆的机构模式和混合模式.随着电子图书出版技术的创新发展,按需出版印刷模式和即时发行模式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出版者和作者的合法权益,出版机构必须在现有的技术和法律手段基础之上,落实许可方法,借鉴国外经验,开放获取资源,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媒体时期的电子图书出版发展,对电子图书的版权进行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简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服务现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电子图书数字版权保护的方法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电子图书版权问题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淼  隆捷  魏琴 《图书馆学刊》2004,26(5):33-34
分析了网络出版过程中电子图书的版权归属问题,应用博弈论建立了一个关于出版商、读者和作者三方相互影响的博弈模型,从而在电子环境下重新达到出版商、作者、读者的均衡状态,并对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曹洁 《中国编辑》2007,(4):56-5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图书出版的版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网络快捷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用户群体,电子图书出版中的侵权行为经常发生,电子图书版权保护问题便尖锐地摆到人们的议事日程上来。探讨电子图书侵权行为的特点,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对于出版单位持续健康地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子图书出版对纸质图书出版的替代性,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电子图书的媒介形态能否代替纸质图书,二是电子图书出版能否形成不同于传统图书出版的模式和体制。本文认为,新的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不可夸大,从媒介形态和媒介机制这两方面来说,电子图书出版都难于替代传统图书出版。电子图书出版对纸质图书出版的替代不仅是曲折而缓慢的,并且最终将是局部的,电子图书出版与纸质图书出版将长期并行、复线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电子图书较之传统图书的优势及目前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困境,提出了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服务中版权保护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观点摘要     
曹洁:电子图书版权保护可以引入"网络信用度"的概念浙江文艺出版社的曹洁在《中国编辑》发表文章说:电子图书的版权保护,建议引入"网络信用度"的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2007年3月27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我国首个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05-200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首次对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行了全方位梳理与总结。内容涵盖了互联网出版、电子图书、游戏出版、手机出版、数码印刷、数字版权保护等诸多方面,范围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图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很快,但产业的创新增值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尚未实现高度产业集群化,增值模式简单化;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版权保护力度弱等.上述问题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培养数字出版专业人才,改进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新的增值模式;加速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化;完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了美国电子图书出借法律背景的前提下,汇总了当前美国图书馆界电子图书出借的主要模式。我国图书馆界应借鉴美国图书馆电子图书出借的实践经验,在自行建立电子图书出借平台、开发整合开放存取资源、简化电子书出借许可过程、充分发挥图书馆联盟的功能与出版商、集成商协商合作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当前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已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出版物的生产模式日趋多样、内容产品生产日渐复杂,互联网、大数据和新兴自媒体的发展让出版物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也让侵权行为变得更加多样化、隐蔽化,这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本文分析了融合出版背景下,版权保护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并从理论上对版权保护机制的内在逻辑进行探讨与分析,最后提出了融合出版背景下加强版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PDF文档与多媒体电子图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慧 《晋图学刊》2001,(1):23-25
介绍了PDF文档的结构与生成工具,讲述了PDF格式的多媒体电子图书的制作、管理和版权保护问题,并提出PDF格式的电子图书应成为图书馆的收藏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日本印象出版社出版了<电子图书业务调查报告>(2005).<报告>综合归纳了2005年日本电子图书的市场概况以及使用者的动向.2005年电子图书的市场规模为45亿日元,与2004年的18亿日元相比,增长1.5倍,幅度明显.其中,约有33亿日元是面向PC/PDA顾客(读者)的收入;约有12亿日元是面向便携式电话(手机)顾客(读者)的收入.2005年,"便携式读者"、"手机读者"的市场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电子图书发展进程中,早期主要资源服务商有超星、书生和北大方正,形成三足鼎立状态。其中,书生电子图书以技术见长,从SEP电子纸张技术、全息数字化技术、UOML非结构化技术、DRM版权保护技术到率先建立移动图书馆,书生电子图书的发展几乎贯穿我国电子图书发展的全部历程,成为多数图书馆的核心电子资源,为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做出了贡献。文章通过文献调研、档案查阅、人物访谈等,梳理书生电子图书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析其在我国电子图书领域的影响力,探讨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星 《出版广角》2015,(13):50-51
针对网络出版版权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对建议:完善网络出版版权保护法律法规;通过技术手段推动版权保护;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构建网络出版产业竞争与协作的良好环境;切实加强网络出版版权保护的法律宣传.  相似文献   

17.
中文电子图书系统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图书建设的三个核心问题是版权保护、技木问题和标准化。论文主要从这三方面对我国国内的电子图书系统加以比较,给我国广大图书情报单位选择购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数字出版版权保护面临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出版将成为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存在一些障碍,需要重新设计可行的版权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上的网络出版几乎无懈可击:成本降低、没有物流和库存、按需印刷、支持环保、提倡个性化……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出现:出版主体问题、版权保护问题、技术兼容问题,以及最让网络出版者感到切肤之痛的赢利问题,而这也是决定网络出版的试验是否能够继续下去的关键。笔者认为,在探索网络出版的赢利模式之前,应该解决一些观念上的问题,这些问题着眼于改变或者加强人们对网络环境下出版模式的一些认识,是网络出版真正走向成熟和赢利的思想基础。 1.网络出版:不是围墙,也不是布告栏从理论上来说,网络出版主要的利润来源应该是电子图书(包括在线版和e-book版)的销售,要实现尽可能大的销售额,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培养信赖并  相似文献   

20.
电子图书版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海平 《图书馆论坛》2004,24(6):239-242,258
电子图书版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概述了电子图书纠纷不断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电子图书易于复制、下载,版权界限模糊,理论上有盲点和难点、认定困难等;接着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条思路:即完善版权保护的措施和法规,实施及时有效的版权管理和加密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