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彝族地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语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为“授之以鱼”仅使受鱼者获利一时;而“授之以渔”,则会使人受益一生。这句名言启示我们.英语听力课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教会他们“渔”的方法。尤其对于彝族地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既要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又要注重其特殊性。在听力教学中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古人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指固有的、现成的知识与技能,“渔”指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只有对政治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3.
袁建 《天津教育》2003,(6):13-15
如果有教师问,我们应“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或许有人会笑他教育观念的落伍,因为“授之以渔”早已成为教师们大力推崇的教学理念。的确,两相比较,教师授学生以捕鱼之法,学生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鱼了。然而,从解决问题的最优化角度出发,笔者不禁要发问:一问:“授”对学生学习获得“渔”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渔”即捕鱼的方法,这里指学习方法;“授”即传授。“授之以渔”亦即“向学生传授捕鱼的方法”。毫无疑问,学习方法中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基本方法,诸如“三种查字典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等等,这些方法的有效性已…  相似文献   

4.
传授方法给学生,他们更多的是去背熟这个方法而不是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知识应用能力较差。所以,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只授渔而不授鱼,除了要教会学生方法外还要教他们如何使用这些方法,也就是“授之以渔亦要授之以鱼”。尤其是对于刚上高一的学生来说,授鱼与否是他们能否学好化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钓”的重要性。“钓”是什么?“钓”是过程、是方法。由此,联想到语文教学中“过程与方法”这个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戴桂珍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27-129
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密不可分。只有丰厚扎实的授之以鱼,才有授之以渔的可能。然而,翻译课的教学主旨在于“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因此,在授之以鱼过程中必须注重适时地提升为授之以渔,营造“鱼”“渔”之间的旨趣。翻译课中的译例分析与译文比读的教学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得“鱼”是一种结果,是暂时的收获;而“渔”是一种过程,一种方法。得“渔”就是经验与方法的一种迁移。它可以让人终身得“鱼”,也是教学之根本。  相似文献   

8.
王继承 《教书育人》2007,(5):112-1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把“渔”授给学生呢?捷径只有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六导”尝试,力图“授之以渔”,以求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凤新 《广西教育》2009,(25):15-16
古语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的含义是与其给他现成的鱼,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样如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认识学习规律的引导和掌握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方法(即学法)的指导呢?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授之以渔”,很多老师也意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比纯粹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呢?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分化泛化理论在刘惠连概念教学中的运用古语云:“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由此联想到教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教师授课不仅要授之以“鱼”,也要教之以“渔”,使学生既努力学习,又善于...  相似文献   

13.
所谓“素质教育”,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教学目的呢?这就要求老师能够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恐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了。  相似文献   

14.
张娟 《学苑教育》2012,(17):21-21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以人为本,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做到“鱼”、“渔”同授,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教师要先授“鱼”,后授“渔”,并且授“适宜”的“渔”,授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创新能力的方法,质疑能...  相似文献   

15.
还是刚当小学数学教师那会儿,就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授之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之以渔”则解一生之需,与一生相比,一时显然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的境地。以这样的观点来看待数学教育和教学.就知道数学中具体的学习内容、习。题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授之以渔     
古谚曰: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下面是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鱼·渔·欲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成绩,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它代表了语文教学中的三重境界。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借用“鱼·渔·欲”三个字来归纳。一、授之以“鱼”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即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一重境界。长期以来,教师教书只须把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把学生遇到的疑难切切实实地解答出来。用授之以“鱼”的传统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高分低能。二、授之以“渔”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2007,(9):37-39
对于总是为自己评课说课的教研员。一些老师常常会在背后说:“你来上节课试试!”而许多地方教研部门对教研员“下水”所做的规定。又引发了种种争议。我们常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教研员该怎么指导教师更好地“渔”呢?教研员是否需要“下水”,亲自捕鱼。做到“渔以授之”呢?如果教研员需要“下水”,那么“下水”为了些什么?教研员又该如何下水?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也许能帮助我们破除在教研员“下水”问题上的一些误解和情绪化的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教学中“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有远见和责任心的教师都会选择后者,“鱼”总有吃完的时候,而学会“渔”的技能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捕获鱼虾  相似文献   

20.
授“渔”于授“鱼”中——谈“导学式”教法的运用山东临淄区教研室山东临淄高阳中学(255400)王克荣谢天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教给人捕鱼的方法要比只给现成的鱼更好。因为现成的鱼毕竟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捕鱼的方法,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