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处理来稿?这是编者、作者都很关心的问题。本刊曾发表过业余作者要求编辑部认真处理来稿的呼吁,介绍过报刊编辑部处理来稿的办法;也曾明确指出过“一稿两投”、“一稿多投”的做法是不对的,还批评过那种对待来稿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可是,目前有些报刊编辑部,在处理来稿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业余作者也颇有意见。面对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广大读者、业余作者的呼声,改革来稿处理办法,已经是时候了。 6月14日,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的编者,在《致作者》中就如何处理来稿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读者、作者纷纷来信称赞。这里选登三篇。  相似文献   

2.
如何处理来稿?这是编者、作者都很关心的问题。本刊曾发表过业余作者要求编辑部认真处理来稿的呼吁,介绍过报刊编辑部处理来稿的办法;也曾明确指出过“一稿两投”、“一稿多投”的做法是不对的,还批评过那种对待来稿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可是,目前有些报刊编辑部,在处理来稿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业余作者也颇有意见。面对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广大读者、业余作者的呼声,改革来稿处理办法,已经是时候了。 6月14日,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的编者,在《致作者》中就如何处理来稿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读者、作者纷纷来信称赞。这里选登三篇。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90年第1期刊载了《谨访“新闻倒爷”》一文,作者的呼吁不能不说剀切。但还只指出了作者中的“倒爷”,另一种编者中的“倒爷”也有必要予以“爆光”。某地区报编辑,利用市场版责编之便,常常“综合”各地作者的来稿,在省乃至更高级别的报刊发“市场预测”、“购物指南”之类的文章,捞取可观的“外快”。某报要闻版编辑,把作者的来稿改头换面,吐故融新,堂而皇之地署上自己的大名,在相当  相似文献   

4.
1月9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栏刊有几句“编者的话”,明告作者:“拟编用稿件,于收到后一周内通知作者,未收到通知的可自行处理。”本人是个常“爬格子”的人,因而对于《今日谈》编者的话,格外多一层感想。现在办报办刊物,编者一定十分忙碌。因而有许多报刊宣布:由于来稿多,人手少,一般来稿一律不退,望见谅。那么,“来稿一律不退”,作者何时能知道稿件能用或者不能用呢?许多报刊似乎不谋而合,规定:3个月(或2个月)内不见录用通知,可另行处理。这是要命的二三个月!常常有许多稿件,因为有二三个月的折腾,“少年”变“老头”,新意成旧话,最终不能面世。不少作者恪守不“一稿多投”的写稿道德,但又有收到退稿后改投他处、“周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有着近三十年业余写作经历的人了,打过文字交道的编辑部也不下三十个。最使我感动的,倒不是常编发我文章的报刊;而是近几年才刚刚接触的上海《辞书研究》编辑部。也是“研究”气氛所决定的吧,他们每收一稿,必复一函,工工整整地写上:“×月×日来稿收到。一待读毕,当另函  相似文献   

6.
这篇“别议”提出的问题值得注意。本刊认为:作者将稿件投诸报刊的同时,实事上已将该稿件的修改权也授予了编者,除非他特别注明不许作任何修改。至于编者在不违背原稿旨意的情况下,如何修改得更好,则是另一问题。 ──编者 先说一宗官司: 一位作者向某报社投稿,经编辑修改后,来稿刊出。作者认为经修改后的稿件已改变了他的题旨,且有一处常识性错误,于是,他向法院起诉编辑侵权,要求编辑承担“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最后,法院判原告胜诉。 因为我也是编辑,十多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体认其中苦哀。…  相似文献   

7.
老新闻工作者何金铭的新著《东鳞西爪集》中有篇题为《“一稿数投”别议》的杂谈。作者说他不赞成“一稿数投”,认为那样作对报刊、对读者都不是负责的态度;但也不赞成对此事作简单粗暴的指责。作者认为要减少“一稿数投”,报刊编辑部要采取两项措施:对来稿看得更仔细一点,至少不要因为作者是无名小辈而将文稿束之高阁;凡决定不用之稿,要尽快退给作者,让作者另谋出路,或一两个月后不作答复,可自行处理。这是一个老话题,何金铭同志提出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亿万”即一亿个万,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亿也可读作“万万”,即一万个万。一亿个万和一万个万,差距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可是,我们很多报道中,却把“亿万”当“万万”(亿)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谬误。其实这个问题,报刊载文作过说明,可没引起有些作者和编者的重视。前几年,《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做《在南方,有个亿万富翁》,作者是名家,文章也挺感人,可是错把“亿万”当“亿元”了。1994年第11期《半月谈》杂志里面竟有两处这样的错误:一是《“抠门”的亿万富翁》,二是《从亿万富翁到总理》。这两位“富翁”一个只有6.5亿,一个只有15亿。换算成万的话,一个是6.5万个万,一个是15万个万,离亿个万差得远。著名作家和《人民日报》、《半月谈》这样高档次报刊用错这个“概念”实在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近年来经常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迄今为止已左国内近八十家报刊电台上发表稿件三百七十余篇。通过投稿,我发现绝大多数报刊对作者都是很尊重的,但也确有部分报刊从不同程度上“冷落“了作者。据我归纳,目前报刊对作者投稿作出的反应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日“特别积极型”。报刊收到作者的来稿后,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单”或“用稿通知单”抑或退稿信。稿件一经采用即寄报(刊)样和稿酬。《法律与生活》、《秘书之友》、《人才开发》等报刊就属于此种类型。二曰“积极型”。报刊收稿时不向作者发出任何“信号”,若刊用就寄报(刊)样和稿酬,不采用则  相似文献   

10.
《新闻通讯》第一期上刊登了一篇《从“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说起》的修养漫谈,指出一稿多投的弊病,分析了一稿多投的原因,这是对的。但笔者认为,除了该文剖析的原因外,报刊编辑部不能及时处理来稿,恐吓也是造成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现在,不少报种编辑部处理作者稿件很不及时,有的要拖上几个月才有音  相似文献   

11.
认稿不认人     
浙江经济生活报《花市》副刊,为了提高质量,发表了一篇《致读者》,其中提到:“对一切稿件,不论通过哪条渠道进来,一律择优刊用。”编者的这番申明,表明了选稿“认稿不认人”的态度,是非常可贵的,完全正确的。报刊来稿的渠道,自然可以很多。但一般的业余作者,特别是爱好写作的青年,都只能通过邮局投递。渠道是正常的、畅通的,但稿件的遭遇却往往不够正常,不是如石沉大海,  相似文献   

12.
今年第三期《新闻战线》登出一条短讯:《北京日报郊区版聘请“特邀读者”》,我觉得很是新鲜。过去只知道报刊编辑部聘请“特约评论员”、“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也有少数聘请过“特邀编辑”;而聘请“特邀读者”,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报刊是办给读者看的。近几年来,随着极左遗毒的不断清除和新闻工作优良传统的逐步恢复,在编辑部同志眼里,读者越来越被看重。于是,新闻研究  相似文献   

13.
社论、短评、编者按语都是报刊的声音,而按语则是编辑部更为灵活,简便的发言形式。积极而又恰如其分地运用编者按语这个武器,可以使我们的报刊办得更为生色。如何写好“编者按”?我最近翻阅了一九四七年十月至十二月份的晋绥日报。当时,解放  相似文献   

14.
杭州日报《旅游》专栏的编辑,在今年3月3日一则征稿启事中,立下了一条“军令状”:“来稿……采用与否,在稿到10天内一定答复。”我不禁为此叫好!有些报刊的编辑却不是这样。尽管案头稿件堆积如山,他们却迟迟不作处理。即使有些作者提出一些合理要求,诸如“如不采用,请速退回”,他们也不予理睬。久而久之,这就使一些作者抱着“东方不亮西方亮,暗  相似文献   

15.
各地办企业吸引投资,很重视改善投资环境。投资和投稿不同,但有相通之处。办报刊改善投稿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的投稿环境是好的。改革之年,上下思想解放,言路广开,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报刊都力谋改革,作者队伍不断扩大,等等,都在为新闻出版事业发展铺路。但若仔细检视一下投稿环境,尚有改进的余地。现存问题来自编者、作者双方。编者一方不重视改善投稿环境,只要日子还过得去,就忽视广开稿源。自发来稿,任其自流,不思引导。有的报刊“老大”的架子放不下,吓退不少作者。有的报刊作者“圈圈”小,出将入相老是那么几个人,版面成为名人“领地”,后生难以插足。有的报刊用稿常“内部包场”,搞“封闭式”。有的编者只对名家热情,对一般投稿人冷  相似文献   

16.
1980年,编辑部收到一篇来稿,题目是《英雄幕后》。文章写的是一位农学院园艺系的女大学生,在农村扎根苦斗了二十多年,曾经得到党和人民给予的信任和荣誉,可是如今她却陷入了困境。文章题目很醒目,但“幕后”究竟有些什么,作者吞吞吐吐,什么也没有说明白。从文章本身来看,可以说“言之无物”,作者似乎还有点故弄玄虚;但文中写的这个人我熟悉,她是一个实干家。1962年《人民日报》曾有过报道,1976年《文汇报》、《河南日报》  相似文献   

17.
刘兆彦同志: 你来信说自己很喜爱《新闻知识》,并想当一名业余通讯员,但因自己担任厂里的保卫工作,长期上白班,感到没办法进行采访和写作,要求本刊给予解答。我们首先支持你想为报刊写稿的良好愿望,你提出的困难,也是有办法克服的。业余  相似文献   

18.
近闻,一家县委机关报新一届编委会研究,鉴于读者批评本报文学副刊已成为报社几把手的“自留地”了,决定今后文学副刊不采用本报编采人员写的稿子。此消息一传出,当地业余作者大受鼓舞,副刊收到的来稿大幅度增加,本地区业余创作也呈现生机勃勃的态势。 闻此消息,笔者由此想到我国已故著名诗人郭小川,他在担任报纸文学副刊编辑时,曾给自己立过一条“规矩”:自己的稿子不往自己编的副刊上登。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好”;作者常常认为自己的稿子好。如果在自己编的文学副刊上登自己写的稿子,难免会因为偏爱,甚…  相似文献   

19.
经常测览报刊的读者不难发现,报刊上“老面孔”的署名远远高于“新面孔”。作为业余作者,除稿件质量难以与专业作者相抗衡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创作积极性难以真正被调动,这就是业余通讯员的“四盼”。一盼有学习、进修的机会。许多报刊杂志为提高版面质量,曾多次举办新闻写作普及班、提高班,但名额分配到基层.由于粥少僧多,加之学习经费及人员工作性质等原因,往往指标成为企业职能部门的“专利品”,而那些喜爱新闻报道的业余作者只好“望洋兴叹”。新作者写作水平得不到点拨、提高,也就难怪报社的“老编”们对他们的作品难以“一见钟情”了。二盼专业老师大力扶植。业余作者仅凭热情灯下耕耘,  相似文献   

20.
作家牟崇光曾回忆过这样一桩佳话:50年代,他的第一篇小说《胜利百号地瓜》不知该投往何处,于是想到出版社是个出版文章的地方,就寄给了山东人民出版社。可是不久,他惊喜地发现——这篇小说奇迹般地登在了《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上。稿子明明寄到了出版社,为什么登在报纸副刊上了呢?——是“热心人”转去的。后来牟崇光调到省城工作,几次了解是哪一位同志做这扶持人的“份外”好事,可是没有人告诉他。这位热心处理作者来稿,不使好稿因投寄不当而被埋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