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美学体系及审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以幽默见长的讽刺大师。他在小说中建立了庞大发达的讽刺艺术美学体系,充分展示了极具审美价值的多彩多姿的讽刺艺术审美形态。从取材、语言、风格等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充分了解了鲁迅小说中所展示的真实的讽刺艺术生命、生动的讽刺艺术形象和浓郁的讽刺艺术情感这一讽刺艺术的完美体系和丰富的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2.
讽刺(源于希腊文Satyros)最早是指古希腊神话中一位小神的名字;幽默(源于拉丁文humor)最早是“液汁”的意思,是一个生理学名词。有人认为,幽默是十六世纪由英国的戏剧家本·琼生引入艺术领域里的,因为他创作了两部以“幽默”命名的戏剧《每个人都在他的幽默里》、《每个人出自他的幽默》。幽默与讽刺早就植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中国早在《诗经》中就选有《伐檀》、《硕鼠》等怨刺时政、讽谕现实的诗歌。随着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幽默与讽刺艺术的作品更是难以胜数。特别是到了现代,鲁讯先生的作品,为讽刺与幽默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就诞生了嘲笑神的邪恶,指责神的  相似文献   

3.
一涉笔成趣、幽默诙谐是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埃德加·斯诺在《鲁迅——白话大师》(见《鲁迅研究资料》第4辑)中说:“在鲁迅几乎所有作品中都突出地表现了他那‘笑’的天才”,他善于“把讥消、讽刺和微妙的幽默结合起来。”斯诺的感受是符合实际的。这个特色在鲁迅的散文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大约由于鲁迅曾经激烈地批评过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的缘故,有人就以为鲁迅是不赞成幽默的。这是一种误解。林语堂办《论语》杂志提倡“幽默”之初,鲁迅曾亲自为其撰稿,以示支持,他那篇连标题也颇有滑稽感的《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便是发表在《论语》半月刊第十三期上的。这篇纵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讽刺文学的长河里,曾升起过两颗璀璨的“新星”:一是三十年代被鲁迅誉为左翼文坛“新人”的张天翼;一是四十年代中期,刚显露文坛,“便以光芒四射,才情横溢的笔墨,震惊了读者,震惊了象他一样正在从事小说创作和同行”的钱钟书。他们均继承了鲁迅以来的新文学讽刺传统,批判剑锋直指病态社会、病态人生,以及国民性中种种丑陋的“根性”,为现代讽刺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讽刺艺术上,辛辣、犀利、幽默多具毁灭性的嘲弄,是他们讽刺艺术的共同特征。然而,他们通然不同的艺术个性,又成为中国现代讽刺文学艺苑里两朵…  相似文献   

5.
鲁迅取法果戈里,不独体现在“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上,还体现在以讽刺为主的诸多艺术技巧上。甚至说,鲁迅对果戈里讽刺艺术的借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鲁迅取法果戈里的精髓所在。这种讽刺精神不仅照亮了他的小说,还散射到了他的杂文、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6.
试论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出讽刺小说作家张天翼继承和发展了鲁迅开创的现代小说的讽刺艺术传统,把现代讽刺文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笑的锋芒对准着三十年代中国黑暗社会的种种弊端,真诚而深入地喷射着灿烂的讽刺火焰。他的讽刺对象主要是两大类人:一是“中流社会”的灰色人物,诸如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在恋爱情场中表现为虚伪以笑的“俊男倩女”、拼命“往上爬”的人物;二是官僚地主及其流氓恶棍。作家擅长描绘生活的横断面,抓住一点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而与他速写才华相一致的则是他语言运  相似文献   

7.
讽刺在鲁迅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他运用的最广泛也最纯熟的艺术。讽刺的对象往往是否定性的形象和事物,但它绝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那么,鲁迅认为讽刺艺术的真谛是什么呢?他认为,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假如过甚其辞,就失去了文艺上的价值。这些言论说明了讽刺小说在内容上的真实性外,在艺术上尤以“语婉”两字为要旨,即讽刺的含蓄性。这一点在鲁迅的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见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我在《论鲁迅的抒情散文》一文中说:“本质上富有极高的抒情诗人气质的鲁迅,时代使他成了喜剧家,他以讽刺幽默的笑声,来‘撕破人生无价值的东西’,而讽刺,在鲁迅看来,正是‘喜剧变简的一支流’。”然而鲁迅还是写了诗,正如郭沫若说:“偶有所作,每臻绝唱。”(《鲁迅诗稿·序》)他的各体诗歌共61题,  相似文献   

9.
<正>鲁迅先生笔下的文字总是幽默中带些犀利的讽刺,在谈笑风生中揭露旧社会黑暗的一面。许多文章从他写作的背景及目的出发,我们不难理解、判断出他想要讽刺的是什么,但他写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的“吃人”,  相似文献   

10.
鲁迅杂文,是鲁迅在战斗年月运用自如的轻便而又锐利的武器——“匕首”、“投枪”。这种武器在批判旧世界的斗争中发挥了无比巨大的战斗威力,这是众所共知的。或问:鲁迅杂文何以具有无比巨大的战斗威力呢?我想,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鲁迅善于运用讽刺艺术。讽刺是鲁迅杂文一个基本特征,他的每一个杂文集里都有出色的运用。如果仅就讽刺艺术而言,《准风夜谈》比起其它杂文集来,显得更巧妙,更隐晦、更有力;它可以  相似文献   

11.
到哪里去寻找伊甸园?──析马克·吐温《夏娃日记》中夏娃的形象特征曲艳娜马克·吐温是我们熟知的幽默和讽刺作家,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大多从里到外洋溢着喜剧色彩。鲁迅说:“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鲁迅小说讽刺艺术中几个突出方面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展示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成熟和完美,体现其“于平淡中见深刻”的讽刺个性特点,从而确证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在中国小说讽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五四”以来,丁西林是专门写喜剧的唯一的一位剧作家。他的喜剧数量不多,题材也不广阔,却独具风格。摆在你面前的一个个剧作,就象经过巧匠琢磨过的玉石,玲珑剔透,而又逸趣横生。喜剧是笑的艺术。丁西林的笑,不同于鲁迅的致敌死命的冷嘲热讽的笑,也不同于陈白尘的辛辣的讽刺的笑。他的笑是轻松的,幽默的,虽然不乏辛辣的讽刺成分,但不象陈白尘那样走向尖刻的漫画和夸张。他的手法是写实的,于幽默讽刺的笑声中,嘲讽旧  相似文献   

14.
谈到中国现代的幽默作家,我们不得不提及林语堂。他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及文学创作上对幽默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和应用。林语堂认为,幽默的特征即为"谑而不虐",应该"带一点我佛慈悲之念头","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达观态度"。有人说过J·K·杰罗姆"兼有林语堂、梁实秋的闲适与鲁迅的幽默和讽刺"。所以笔者将杰罗姆与林语堂放在一起做一个有关"幽默"艺术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正萧伯纳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被誉为“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有一次,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一个冒失鬼骑车撞倒在地上,幸好并无大碍。肇事者急忙扶起他,连声抱歉。萧伯纳拍拍屁股诙谐地说:“你的运气真不好,先生,如果你把我撞死了,就可以名扬四海了。”鲁迅生活中的鲁迅是一个全身被幽默感充斥着的人。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关注的多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很少有人提及其幽默讽刺小说。新历史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从文化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文章尝试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将坡放回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探讨其幽默讽刺小说的创作成因,认为坡创作幽默讽刺小说是出于对其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不满和独特的文艺观不被时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17.
尹申 《华章》2010,(14)
在中国现代幽默讽刺文学的长河中,钱钟书在四十年代中期,刚显露文坛,"便以光芒四射,才情横溢的笔墨,震惊读者,震惊了像他一样正从事小说创作和同行".其幽默和讽刺艺术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形态的转变,使幽默讽刺艺术不断成熟,并趋于完善.其文学作品的幽默讽刺艺术,代表了当时中国幽默讽刺艺术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8.
说到鲁迅的作品,人们很容易想到战斗性。在他的作品中,揭露解剖的深刻性,讽刺批判的艺术性,往往都是为他的战斗性服务的。鲁迅自己也说过:“文学是战斗的。”(《叶紫作〈丰收〉序》)毛泽东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是“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关注的多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很少有人提及其幽默讽刺小说。新历史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从文化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文章尝试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将坡放回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探讨其幽默讽刺小说的创作成因,认为坡创作幽默讽刺小说是出于对其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不满和独特的文艺观不被时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那“风雨如磐闇故园”的反动统治时代,他遵循革命的前躯者的“将令”,以他那一支又泼辣、又幽默、又有力,犹如犀利的解剖刀似的笔,剖剔出反动统治阶级的丑恶本质;宛若匕首、投枪,刺向“排着吃人筵宴”者的心脏。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鲁迅始终严重地关注着教育这一“育苗树人”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