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阅读课本的课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作品,一类是科学知识的文章。大家都知道,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教法。很显然,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是不同于科学知识文章的。但是,文学作品中又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谜语、谚语、诗歌、剧本和文艺性散文等。文学作品有着共同特点,可是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必然的大同中还有小异。这里就谈谈寓言体裁在小学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小异。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科的阅读教材,照语文大纲草案规定的,有两类,其中一类就是文学作品,另一类是科学知识的文章。到了第五、六学年,因为科学知识已经分别纳入自然、地理、历史三科里进行教学,语文科阅读教材就以文学作品为主。即使是科学知识的文章,教学大纲草案这样说,“有的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有的简直就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科的阅读教材,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明确的指出:“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使儿童感受,要使儿童的感情意志得到陶冶,要使儿童对作品有全面领会,对形象有完整的认识。”也就是说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使儿童从理解作品的语言抓住课文的内容对人物作出正确的评定,在认识上是非分清,在感情上爱憎分明。因此教好文学作品不但能丰富儿童的语言,培养儿童独立地自觉地阅读能力,同时也负起学生思想教育任务。这项任务是通过讲读课来实现的。我现在就“怎样教好文学作品”写出两点体会和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知识文章和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科学知识文章包括自然,历史地理三科知识,在低中年级三科的初步知识都是放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三科的知识内容,主要是按照小学自然、历史、地理三科教学大纲的规定编选的。科学知识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区别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唐惠忠 《教育艺术》2001,(10):36-37
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教师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素质 ,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材中不同单元、不同课文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 ,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法进行教学 ,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创新精神的感染 ,逐步增强创造意识。请看笔者两个较有新意的教例 :以辩导学我们知道 ,语文课本中选有大量文学作品。文学所提供的认识既有真理性 ,也有形象性 ,所以这种认识常带有模糊性。所谓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对文学作品的立意构思、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 ,应允许…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一至四学年的阅读课本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科学知识的文章。从它的分量和教材整个安排,不难看出低、中年级在教好儿童学习语言的同时,还要完成科学知识教学的任务。根据这个特点,谈谈我们对教科学知识文章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使儿童感受,要使儿童感情意志得到陶冶,要使儿童对作品有全面的领会,对形象有完整的认识。”这些都是要在教师完全掌握了教材,领会了教材的精神实质受到了感受的基础上,才能把人物形象较完整地交给学生。我们是这样让他们掌握人物形象的: ①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  相似文献   

8.
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主要是为了根据文章当中作者的语言以及文章内容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次的认识,可以陶冶读者的情操,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达到思想上的共鸣。语言是认识一部文学作品的切入点与关键,语言搭建起了读者与作者在思想以及情感上的桥梁。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同,在文学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感情也会产生相应的不同,一些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会给人一种很生动的感觉,作品整体灵气十足,还有一些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非常之沉稳,会使读者认识到该作品之深邃。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作为一种通过教材来传授知识和能力的手段,必须忠实于文章原有的风格特点,才能使阅读教学自然、和谐、优化,从而极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阅读教学与教材的一致性。文学作品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人学”,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大都出于名家之笔,流派各异,风格各一,确实是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典范之作。不是吗?鲁迅  相似文献   

10.
小学初级语文教材中,科学知识文章占一定的比重。教学这一类课文,要在发展儿童语言工作当中,传授正确的科学知识,培养儿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一年来,许多学校重视了科学知识文章教法的改进,不少老师,在教学中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这里我们把夏欣珍、吴家翼和王秀三位老师有关教学科学知识文章的经验,加以综合介绍。——编者  相似文献   

11.
统编小语教材中有不少常识性课文,这些课文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它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动物、植物、地质、科技尖端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常识性课文的表达方式是用两种不同的文体来表达的。一种是用文艺形式写的,它是通过文艺形式向儿童传播科学知识的特殊体裁。它要求作者艺术地、精确地表达各种科学道理,阐明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相似文献   

12.
“九义”数学教材从一年级起,就初步认识几何形体。教材的编排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训练学生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直观认识,启动思维 教材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把科学知识的结构编排成适合儿童年龄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形式,以形促思,使学生思考有凭借,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启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第一册“认识图形(一)”,是直观认识长、正  相似文献   

13.
1938年我到延安后,经常听到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导。在我们的教材编写工作中,也努力贯彻这个精神,力求编出的教材适合群众的实际需要。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却经历了一个认识和摸索的过程。开始编写教材,我们只提出教材要抗日化的口号,强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教育服从政治,为政治服务。对儿童特点和科学知识却有所忽视,群众对此很有意见。根据群众的意见和要求,1940年我们对教材进行了一次改编。改编的指导方针是:在贯彻抗日的教育政策、坚持教材抗日化的前提下,着重一般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注意教材的科学化与儿童化,长期性与全国性。这套课本在1941年大半改编完毕,1942年出版。它的特点是.宣传动员性质的课文大大减少,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的内容相当丰富。不仅历史、  相似文献   

14.
<正>小学科学教学能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后继的科学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切实领会新的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所倡导的一些新观念,转变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十分重要的。现就科学教学实施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让学生更好地  相似文献   

15.
进行词汇教学的目的在使儿童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扩大儿童的词汇。但在科学知识文章的词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讲解科学术语,因为,儿童不理解科学术语,便不能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上一期对黄色书刊问题进行了报道。从那些报道里使我们认识了黄色书刊对儿童思想上的毒害,如果让那样的黄色书刊成为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其危害之大是不堪设想的。诚如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所说:“儿童文学已成为那些不学无术的牟利家欺骗头脑简单的教师与不幸的儿童的商业投机的对象。”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体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的注意。这不仅是教育上的问题,而且是我国过渡时期思想战线上工人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问题。为了清除黄色书刊对儿童的毒害,积极地、正确地指导儿童的课外阅读便成为儿童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了。积极地、正确地指导课外阅读,让儿童阅读优良的课外读物,能培养儿童优良的道德品质,扩大儿童的视野,富丰儿童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儿童的思考力和想像力;因此,别林斯基认为:儿童读物是使儿童与少年  相似文献   

17.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一条重要原则,对于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它更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了解作家作品风格等方面有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同时,它也存在使作品的复杂性、流动性趋于简单化、凝固化的可能,使读者对作品的理解狭隘化、盲目化,甚至使学生不能真正从文学作品本身鉴赏作品,而是肤浅地依托于外围知识的补充理解。本文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践出发,试从几方面思考“知人论世”教学法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8.
自然教材第四册第一课就是认识《水》,科学教材中也有认识《水》这一课。同一内容但是教学观念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指导思想不同,因此,教学效果也就不同。 在自然课中《水》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教学观念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教学方法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通过书上的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空间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课程资源也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使儿童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此,我们充分挖掘了乡土教育资源,巧妙地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结合,较好地实现了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文有一项重要内容——阅读与欣赏,便是考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不仅仅是读文学书籍,也包括其他学科的书。阅读愈广泛,拥有的知识就愈多。高考语文的阅读欣赏,就近几年的试题看来,一般是指文学作品的阅读。读文学作品,其实就是文学欣赏活动。文学欣赏可以使我们得到某种情感的满足。对于一篇文学作品的欣赏,各人欣赏的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其审美享受也就不同。如何阅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并能有所收获呢?笔者以为不能囫囵吞枣,不能泛泛而读,要注意文章阅读的角度和方法,从中"悟"出一些东西。比如,从文章语言这一角度去阅读,我们便会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