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主要实施机构,师资队伍建设是社区学院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社区学院的师资状况、师资管理及培养两大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师资队伍状况方面主要涉及师资构成、任务及收入等,师资管理及培养方面涉及资格要求、评聘、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等。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概括美国社区学院师资队伍特点,对中美两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美国社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打造我国“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美国重视师资培养并不断进行改革,社区学院关注专兼职教师的职业成长和发展,对专职教师注重加强入职和教学技能、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培养,注重教师的企业实践;兼职教师队伍稳定,对兼职教师注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水平的培训。完备的措施保证了社区学院师资队伍培养的水平,对我国职业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专兼结合稳定的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国际上的高职发展较早,如美国社区学院历史较长,最早的社区学院是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100年;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是在20世纪60年代。而在我国,高职始于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第一批职业大学,而真正的发展是在90年代后期。同时,国际上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及培养培训方面,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这对于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高职教育特别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试图对德、美、英、澳、加、法等六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及管理实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其有个清楚地认…  相似文献   

5.
本文具体介绍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在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核心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高职师资管理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具体介绍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在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核心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高职师资管理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加强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已成为其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探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并在分析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就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以下策略:"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完善用人制度;完善教师培训进修体系;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合适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及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社区学院依托社区、实行开放式入学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基础。社区学院以教育功能丰富,能根据当地社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增减课程和专业设置而称,其独特的师资队伍结构是其成功一个关键因素。在美国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中,社区学院中兼  相似文献   

9.
从社区学院的发展、基本功能、管理体制、经费投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比较中美社区学院的异同得出:我国的社区学院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尚未成为真正推动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制约我国社区学院未来发展的瓶颈因素可概括为:国家政策、经费来源、政府管理边界、社区学院性质、师资队伍建设。建议:借鉴美国经验,重点发展转学教育;引入社会资金,实行合作协作办学;各方积极参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低价收费政策。  相似文献   

10.
第二讲建设一支适应管理干部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执笔:李永涛刘东红师资队伍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力量。没有一支适应管理干部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办学宗旨,都无从谈起。所以,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学院建设的根本,而且是学院教...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学校管理应以人为中心,以尊重人、依靠人为出发点,以发展人、完善人为归依”的思路,探讨了教师管理应“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与实施主体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师管理柔性化是针对长期以来刚性管理所造成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育的本真意义。本文对教师管理柔性化的实施必要性、特点及实践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丰富教师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3.
教师学习的学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学习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教师学习特征的分析,针对教师学习的学校管理应当具有挖掘、引导、沟通三种功能。学校应建立诸如学术顾问委员会的制度建设构想,以及完善教师学习保障机制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和信息沟通体系建设等一些具体措施,以推动学校管理功能的实现以及对教师学习的有序管理。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s intended as a resource and a tool for those involved in the evaluation, monitoring, or self-review of school management teams. The information presented is based on first-hand experiences of n = 838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from 55 schools who were directly involv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s of school management teams over a 2-year period. The insight reported by these teachers, who represent both management team members and nonmembers, brings to light many of the contextual issues facing management team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s, and power distribution. These issue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implications for evaluation and team self-review.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类绩效技术的基本原则和 ISPI的 HPT过程模型,结合学校组织和教师工作的特性,从三个主要环节上进行教师绩效管理流程的系统设计:建立整合学校组织目标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绩效目标体系;实施从传统的教学型培训转向非教学型绩效支持的绩效辅导与改进策略;采取多层次评估方法对绩效改进效果进行评估与反馈。学校绩效人员将 HPT理念和操作模型引入到学校教师管理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可能面临一些局限和困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班级管理体制改革为例,阐述了"班改"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在"班改"过程中通过小组关注、年级组关注、自我关注进一步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徐大为 《教师教育研究》2001,13(5):74-76,73
学校管理改革应以教师管理改革为要,教师管理改革又应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转化为学校管理行为,应从教师"聘任"、"评价"和"奖励"激励着手.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和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推进,二级学院在聘任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笔者结合所在学校聘任制管理实施过程,在对高校二级学院聘任制管理的必要性、前提条件综合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二级学院聘任制管理中有关岗位设置、考核制度、监督机制等的实施原则及措施.  相似文献   

19.
Teacher Classroom Management Skills and Pupil Behavior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n experimental group of 20 in service elementary teachers was trained using the Utah State University Classroom Management Protocol Modules,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ith a control group of 9 teachers. Although the experimental teachers received more favorable post-training scores on all 13 classroom management behaviors covered in the modules, the differences were generally small and nonsignificant. The level of work involvement and deviant behavior of pupil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eachers was also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eachers had been trained. In recitation situations, pupil work involvement increased and deviant behavio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at work situations, pupil work involvem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ut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ccurred in deviant behavior.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ims to validate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developing teacher collective learning by using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and explores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would provide a school administrator practical step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collective learning in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Twenty aided secondary schools in Hong Kong were selected by cluster sampling, and 777 teachers took part i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 5 disciplines of Senge's (1990) learning organization model. Results showed that personal mastery and systems thinking ar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evel predictors respectively for teacher collective learning. Building a mental model and shared vision in a sequential order predict systems think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cultur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domains are recommended to school administrators who wish to promote teacher collective learning as a means of coping with the changes generated by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Hong Ko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