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培养造就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须首先要“生育”一个素质优秀的孩子。这是那些“准”父母们梦寐以求的。于是,就想到了胎教。说到胎教,在我们中国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必须首先“生育”一个素质优秀的孩子。于是,许多准父母就想到了胎教。胎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文字记载,此后,在长期的实践中,古人不断总结并完善其理论,总结出“调情志”“节饮  相似文献   

3.
说起音乐,恐怕许多成年人也未必真正懂得,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的确是人类共通的语言。让孩子从小接触音乐,未必非要“听懂”或“理解”;而是要让宝宝去感受,着眼于“熏陶”和“感染”。这对于培养宝宝拥有一个良好的气质、乐观开朗的性情大有助益。音乐胎教: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在各种胎教法中,音乐胎教是非常  相似文献   

4.
素质胎教论——兼与严梅福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必须从胎教开始在《教育研究》 1999年第 11期上 ,读到严梅福先生的《重新认识胎教的智力开发功能》 (以下简称“严文”) ,深为胎教受到有识之士的关心而高兴 ,“严文”强调胎教要讲科学的意图也很好。但“严文”的一些主要观点不敢苟同 ,有商榷的必要。《教育研究》 1993年第 6期上曾刊发拙著《胎教——一个值得探讨的新领域》 (以下简称“胎教”) ,此文指出现代教育家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因此他们不仅不会把胎教排斥在现代教育之外 ,更是把胎教看作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认为终身教育应从胎教开始。但“…  相似文献   

5.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关于胎教的论述。据说周文王的母亲和孟子的母亲都曾对自己的孩子实施过胎教。南北朝时期和隋朝初年的文人学者、教育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教子”篇中写道:“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  相似文献   

6.
自孩子出生之前,父母就对孩子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父母和孩子朝木夕相处,教孩子爬,走、说、吃等生理需求。巴金先生说——“孩子们变好或变坏和他们受到的教育有关,有句话叫‘先入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我国谚语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对孩子进行无声的教育,并且这种教育要伴随孩子几乎一辈子。所以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胎教是近年来被准父母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聪明一些,因而把教育提前到了胎儿期,希望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手段,能够干预或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或对某些器官功能方面有所加强或是提早出现.基于此,各种各样的胎教方案一哄而起.诸如音乐胎教,拍打胎教,语音胎教等.几乎所有的胎教宣传上都真诚的告诉准父母们经过这样的胎教训练,可使胎儿未来的智商和体质都优于一般孩子.但事实上,所有针对胎儿所进行的教育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有些还会给胎儿带来一定的功能性损伤.但胎教是绝对必要的,只是不是针对胎儿,而是针对孕妇的,有效的胎教是对准妈妈们的情绪情感、起居饮食的一系列的科学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早教Q&A     
Q 怀孕的时候我就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现在宝宝出生了,原来的胎教音乐是否还能用,我是否得另买一些他能听懂的儿童音乐CD了? A 宝宝从出生到3个月是一个可利用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让孩子继续听胎教音乐,可以有效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否则胎教形成的音乐感受力可能会失去。 让这么小的宝宝听音乐不存在“听懂”的问题,应着眼于“熏陶”和“感染”。你可以选择一些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乐曲或节奏明快的轻音乐,在每天晚上临睡前让音乐陪伴宝宝入眠。  相似文献   

9.
“望子成龙”之心,为父母的人人有之。有些年轻的夫妇孩子未出生,就早早为孩子设计了成“龙”的途径,从如何胎教,直至如何考上重点大学、考研……成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龙”,都如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是世界胎教学说的策源地.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提倡“早谕教”,早至生命的胚胎时期即行胎教.尽管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在中国古代的胎教思想中不乏有缺乏科学根据的论断,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有主观臆测的成分,但中国古代胎教思想中的胎教内容和方法确实也有很多有益的成分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11.
揪心的天平     
从教十余年,经历“献爱心”捐资捐物助学的活动不下数十次。教师的爱心加上从前也是苦孩子的身世.让我每每慷慨解囊,并送上一份恻隐之心。爱本无过,不过天长日久笔者还是生出了些许不平衡感。不为别人,只为那些不幸之不幸的孩子。有些事情殊难忘却。  相似文献   

12.
塑梦之泥土     
史成汉 《家教世界》2013,(12):40-40
我自小就觉得泥土不脏,相信泥土是很神圣的。小时候,我们孩子问大人:“我是怎么有的?”回答总是:“河滩上捡来的。”再问:“河滩怎么会生出我呢?”大人们笑笑说:“是用泥捏的。”我坚信不疑,泥土具有生育能力,它不但能生出人,还能生出五谷杂粮,生出各种花木。没有土,神鬼也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13.
早教频道     
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妈妈的爱是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妈妈不仅能解决婴儿生理上的“饥饿”问题,而且能为孩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快乐。别长期离开自己的孩子,不要忽略身体抚触、体操等科学育儿手段,要尽可能多地给予爱抚和鼓励,无论是充满感情的言语表达还是搂抱、亲吻等身体的接触,都别吝啬。要知道,孩子是一个“爱”的消费者。以妈妈为核心的稳定的养育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培养心理健康儿童十大法则1.不过分关注孩子。否则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成为自高自大的人。2.不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4.
“胎教”指的是母亲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调节对怀胎尚未出生的子女所进行的一种先天教育,目的在于培育优秀的后代。“胎教”的作用已为今天的科学研究所证实,其实我国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胎教”的观点。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贾谊是最早较为完整地提出“胎教”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15.
早教Q&A     
Q 听说早期教育要从胎儿开始,所以我怀孕的时候就经常给孩子听胎教音乐。现在孩子出生1个多月了,除了给她听音乐之外,我还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胎教,是很多准妈妈最关注的事儿之一。但其实,胎教的重点是什么?放眼全球。你会发现,胎教任务,重中之重在于调养心情。快乐走“孕路”就是最好的胎教。  相似文献   

17.
树人     
佚名 《师道》2008,(3):1-1
今天的孩子,明天的成人。鲁迅先生曾说:谁拥有孩子,谁就拥有未来! 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的伤感和悲情?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讲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埋进孩子们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中小学生大喊“减负”口号的时候,这个负担似乎在慢慢朝幼儿身上转移。“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年轻的家长们不约而同提出了这个口号。于是乎,孩子没出世,胎教已经开始;刚刚会走路,会说一句话,就买来大堆的VCD碟子、录音带让孩子跟着学,背古诗、说英语。三岁孩子会背深奥难一匿的《诗经》里的代表作品了,尽管他一句也不理解,家长仍为此十分自豪。  相似文献   

19.
从确定宝宝存在的那天起,不安和甜蜜时刻相伴,未来的宝宝是个什么样子?准爸爸准妈妈应该为宝宝做哪些方面的胎教?“过来”的爸爸妈妈, 把你们最得意的胎教方案告诉我们吧,你们的经验之谈也许会给“预备役”父母以启发。期待您的来信或E-mail(请注明“最得意的胎教方案”栏目收)。胎教档案怀孕时间:2001年10月胎教关键词:音乐、诗歌、亲子、心情、工作胎教心得:形式多样的胎教方案 快乐平和的胎教心情=健康可爱的新生宝宝虽然朋朋的到来出乎意料,可是当她扎根于我体内的时候,那种母爱的天性让我对她一下就产生了许多的怜爱  相似文献   

20.
培养创新能力要从培养创新意识入手,培养创新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如何抓?请你经常对孩子说这几句话——“说说缺点”一天,我下班回到家中,看到一群孩子围着电视机,正兴致盎然地看一部走红的电视剧。这痴迷的气氛不仅没有感染我,倒使我担起心来。我可不希望中国以后生出这“热”那“热”和一大堆偶像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