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层是调整材料表面特性的重要一步。基于纳米和微米尺度上低能表面和粗糙度.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了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0°的超疏水涂层。然而,这些疏水表面仍然会被有机溶液浸润,如表面活性剂溶液、乙醇或烷烃.没有涂层能同时具有超疏水性和超疏油。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原油田目前采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非润湿单分子成膜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非润湿单分子膜剂驱油机理,对单分子膜剂的表面性质、驱油效果以及对岩心的污染性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单分子膜剂不在于降低表面张力,而在于改变固液界面的润湿性,它可以使水湿(接触角<90°)或油湿(接触角>90°)界面变为中间润湿(接触角约90°);加入单分子膜剂可使固体表面的水膜破裂,从而剥离表面的残余油;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单分子膜剂比注入水驱可提高采出程度10%以上,且对岩心的污染极小,或没有污染.室内实验及先导性试验表明,非润湿单分子成膜技术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是一项具有很大潜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将是新材料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新世纪的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重点将向具有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微型化及与环境协调化特征的方向发展。最活跃的材料领域将是信息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等)及节能(超导、燃料电池等)材料,还有具有优良性能的结构材料。  相似文献   

4.
发明创造     
警察有望穿上纳米防雨制服由世纪纳米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开发的超双疏纳米界面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一米普通的面料加工成纳米面料,只要20多元加工费。处理过的面料有超流水、疏油的奇异性,一杯水倒上去能形成水银滚动般的效果,水珠落地衣服仍是干的。同时,处理后的面料仍保持原有织物的其它特性和特征,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目前这种技术正在考虑用在警服、军装上,用不了多久,警察、军人就能穿上防油、防水又耐脏的纳米制服了。北京科技大学开发出智能荧光粉制造技术北京科技大学开发出一种智能荧光粉的…  相似文献   

5.
疏水疏油材料的功能复合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疏水疏油导电功能材料的自清洁应用角度出发,分别对疏水疏油设计原理、材料导电机理、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了归纳和简述,认为成本、制造装备、微纳结构强度以及性能持久性是制约疏水疏油导电复合材料应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面对许多极端工况的油气装备管道腐蚀磨损防护的重大需求,本文围绕当前深地油井管涂层存在的耐温力学强度低和耐磨性能差的关键问题,以及原油生产过程中的蜡沉积造成的严重结蜡问题,以涂层表界面强化和组成—微观结构设计为突破点,通过将商业聚偏氟乙烯树脂(PVDF)和高度氟化的坡缕石@二氧化硅(Pal@SiO2-F)复合填料有机结合,制备了具有高耐磨性能的双疏功能填料,并开发了面向苛刻环境下石油化工装备用防腐耐磨双疏纳米粉末涂料。在涂层表面构建了独特的微/纳米分层结构,并与Pal@SiO2-F的低表面能及PVDF的化学惰性相协同,在涂层表面形成了稳定的气膜结构。所制备的涂层不仅具有优异的防腐耐磨性能,还对原油具有超强的抗粘附性能,将其应用于管道时可大幅提升原油运输效率。进而开发出防腐耐磨双疏涂层,该涂层在极端环境油气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胡金莲 1961年8月出生于湖北浠水,1986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获纺织材料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纺织博士学位,同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1998年担任中国纺织工程协会委员,2000年担任香港纺织服装协会院士。2001年度被美国纤维协会授予“杰出成就奖”,为首位亚洲籍人士获颁此纺织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四川大学、中原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客座或荣誉教授,香港形状记忆纺织品中心首席科学家,香港纺织制造技术中心首席负责人,湖北省服装研究发展中心技术顾问,同时担任《Research Journal of Textile and Apparel》的主编,《Textile Asia》以及中国《纺织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的编委。从事纺织工程和材料研究(1986-1994),织物结构力学(1994-2000),新型纱线的研制开发(1998-2003),织物悬垂的计算机模拟技术(1997-2005),纺织复合材料性能研究(2000-2005),计算机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1999-2005),形状记忆高聚物和纺织品的研制开发(1999-2005)。  相似文献   

8.
正1.技术领域本课题研究涉及清洁能源直流监控系统的自动控制、无线通信领域技术。2.技术背景清洁能源,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如今由于技术的发展,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越来越高,已经达到完全或部分取代传统能源的效果。清洁能源的崛  相似文献   

9.
自清洁功能的高分子仿生表面研究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仿造有超疏水性质和自清洁功能荷叶表面的微米鄄纳米双重结构,通过分子设计和大分子在溶液及凝聚过程中分子形态的控制,采用一步法浇铸成膜制备出相应的高分子仿生表面,得到了可与荷叶相媲美的超疏水性质和荷叶所不具备的疏油特性,该表面具备自清洁功能和“自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镁合金具有优异的特性,因而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但其不耐磨及不耐腐蚀限制了镁合金的应用。通过对镁合金材料进行激光表面改性处理,进而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耐磨等性能。本文对激光表面改性技术(激光表面重熔、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表面熔敷)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激光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纤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断裂韧性、抗疲劳等性能,容易浇筑成型,对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有较好的实用性,适用于大型工程施工,尤其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复杂应力部位.本文主要阐述了纤维材料应用于纳米混凝土中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劈裂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对比与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材料在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抗劈裂性能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维材料  相似文献   

12.
胡佳 《今日科苑》2008,(3):30-34
胡金莲,纺织材料科学家,形状记忆材料和纺织品首席科学家。1961年8月出生于湖北浠水,1986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并获纺织材料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纺织博士学位;1994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1998年担任中国纺织工程协会委员;2000年担任香港纺织服装协会院士;2001年度被美国纤维协会授予"杰出成就奖"。为首位亚洲籍人士获颁此纺织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胡金莲现任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四川大学,中原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等大学的客座教授。香港形状记忆纺织品中心首席科学家,同时担任《Research Journal of Textile and Apparel》杂志的主编,《Textile Asia》以及中国《纺织学报》等国内外期刊的编委。从事纺织工程和材料研究(1986~1994),织物结构力学(1994~2000),织物悬垂的计算机模拟技术(1997~2005),纺织复合材料性能研究(2000~2005),计算机图像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1999~2005),形状记忆高聚物和纺织品的研制开发(1998~2006)。  相似文献   

13.
润湿性是描述两种非混相流体对同一固体表面的附着程度。在油气田开发中,很多学者研究了润湿性对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初始含水饱和度、采收率以及岩石电阻率的影响。据Wagner和Leach(1958)年报道:在水驱过程中调整润湿性可以提高驱替效率。1967年,Froning和Leach在Clearfork和Gallup进行了现场实验,验证了通过改变润湿性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在最近的理论研究中,李克文和Firoozabadi提出如果孔隙介质的润湿性能从非气润湿到气润湿的转变,那么气藏的产量可以大大提高。并且在试验中证实里气润湿反转可以油气田提高采收率。但在煤层气开发中,至今还没有应用这项技术,所以本文将探讨气润湿反转提高瓦斯(煤层气)开采效率方面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02,(15):50-52
以高新技术发展与应用新型纺织原材料是21世纪纺织业的重要课题之一.应用新型环保(天丝、莫代尔、甲壳素、植物蛋白纤维、彩棉、罗布麻等)、功能纤维(抗紫外线、抗红外线、抗菌、防辐射、负离子、超仿真、高透湿和弹力纤维等)开发纺织、针织品是市场的需要,是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的需要,是迎接入世、提高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乳化剂是一种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表面活性剂.它能使互不相溶的两相(如油与水)相互混溶,并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从而改变原有的物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在四川大学化学学院人才辈出的群体中,2012年新引进的“青年千人”教授杨成格外引人瞩目日本文部省国费奖学金获得者,2008年-2012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PRESTO学者;2012年亚洲大洋洲光化学协会青年科学家奖……与长长的获奖记录相比,学术创新的成绩更令这位年轻的教授感到自豪。杨成在日本学习工作多年,长期致力于超分子体系的开发和研究,并在超分子化学、光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和立体化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结合作者课题组的相关工作,介绍了植物叶子、昆虫翅膀及小型水面昆虫水黾等几种天然生物材料表面的微纳观结构及超疏水性能研究进展,并特别介绍了作者研究小组对蚊子腿部表面超疏水性能的研究成果,最后对天然生物材料表面超疏水性能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土耳其Kocaeli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成功一种利用立构等规聚丙烯OPP)生产超级僧水性防水涂料的简单易行方法。其工艺方法是使用溶剂处理方法形成一种类似溶胶的iP户涂层.其表面结构像荷叶那样具有防水性。据研究人员称,该涂料可广泛用于玻璃、金属、纺织品及其他结构表面。 研究人员把pp溶解于对二甲苯中.并加入环己酮、异丙醇绒甲乙酮助溶剂‘Nonsol公ent)指城溶胶,把溶膨尔病U至结构表面,溶剂挥发后即形成涂层.超憎水性防水涂料@申杰~~  相似文献   

19.
表面活性剂是具有表面活性,能够显著降低表面张力的一类物质,又被誉为"工业味精",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乳化、増溶、渗透、发泡、去污等作用性能。本文着重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家用洗涤剂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对表面活性剂不同性能在洗涤剂中的具体应用作了一定的分析,目的是希望大家对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分子束外延(MBE)、化学束外延(CBE)以及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沉积(MOCVD)等超薄层生长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生长出原子级厚度和原子级平整的优质异质结构外延材料。以此为基础,研制成功多种新一代半导体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如:量子阱激光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和异质结双极晶晶体管(HBT)等。这些器件不仅大大促进了国防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如雷达、导弹),而且在超高速计算机、卫星通讯和电视接收等方面也有重要应用。超薄层外延材料具有许多新颖的物理特性,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前沿领域之一。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表面和界面效应越来越突出,并严重影响器件性能。因此,利用现代表面分析技术,从原子尺度上了解超薄层材料生长机理,及器件表面和界面的物理特性,有利于新型材料和器件的发展。三年来,我们在此领域做了许多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