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表明,STEM教育对于推动学科融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纵观国内外STEM教育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STEM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何利用新兴技术支持来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促进STEM跨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该文首先对STEM教育的内涵、形成阶段与特征进行了解析;其次,在阐释了教育人工智能概念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对STEM教育的支持;最后,在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了基于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STEM跨学科融合模式,并从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五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阐释,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STEM跨学科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开展STEM教育,不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且对于小学生实践能力、创造力思维以及工程思维等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核心价值.文中阐述分析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特征和意义,以“创意灯”为例,探索基于跨学科学习活动5EX设计模型的STEM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展开对应的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跨学科对接学习实践中实现认知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增加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程内容,倡导跨学科学习方式,STEM理念教育走向科学教育的核心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STEM理念指导教学设计,搭建学习活动,开展学习评价,深化探究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以《做一顶帽子》教学为例,基于STEM教育理念,主要从突出跨学科融合、搭建学习活动支架、创设真问题情境、注重探究体验、设计评价量规等方面,展开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技术》2017,(11):33-38
学习活动的设计在促进学习者共同完成目标任务和满足个人过程体验两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文章以活动理论为指导,结合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框架和STEM学习的特点,提出了活动理论指导下的STEM学习活动模型,并设计展示了"拯救土豆"课程学习活动案例对该模型进行实践应用和验证,以期为STEM学习在国内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课程开发是STEM领域首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合格的STEM课程不但要以问题驱动、创中学、协作探究和设计制造为外部特征,而且还要满足目标-手段一致性、学生参与度、媒体多元性、教师自由度以及STEM整合度等指标的要求。这种STEM课程的开发需要运用课程开发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并且需要详案设计。该文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Learning-Activity-Centered Instructional Design,LACID)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STEM课程开发过程模式,并以"设计风车"主题为例,介绍了一个STEM课程单元的设计细节。这个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主要步骤包括:创设STEM主题、知识建模、学习活动设计、设计优化、缺陷分析与修正,其中STEM主题的核心内容必须包括学生作品的功能与测试方法、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知识建模的作用是使STEM课程知识内容的清晰化和可视化,也是后续学习活动设计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背景STE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整合性强、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1]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STEM教育所构建的跨学科整合形态能为幼儿园探究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供新思路。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因各种原因,面临着众多挑战。因此,本研究从幼儿园一线教师活动实施的现场出发,梳理教师在开展STEM教育理念下的探究式活动时存在的困境,剖析生产困境的原因,并尝试探索破解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朱林桑 《教师》2023,(3):72-74
STEM教育是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积极动手实践解决问题。STEM教育理念指向的空间表征能力,更加重视跨学科整合,更注重实践、动手、过程。5~6岁的大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处于空间表征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基于STEM理念,开展结构游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空间表征能力。文章基于理论与实践,通过构建STEM游戏情境,发展多维的空间概念;通过引入STEM工程设计图,构建空间概念;通过聚焦STEM融合特点,丰富空间认知经验等策略能有效提升幼儿空间表征能力。最终从多方面提高儿童的空间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9,(2):121-126
文章基于STEM教育思想,确立了跨学科融合、创设情境问题、增强实践体验和强调同伴协作四个课程设计理念,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采用6E设计型学习模式进行了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该课程以解决工程问题为课程主线,融入技术设计、数学和科学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工程的兴趣的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为我国高中开展基于工程设计的STEM课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践路线。  相似文献   

10.
学习力是个体或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STEM课程要求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二者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关联性.教师应基于STEM教学实践中所显现的问题,提出能在STEM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相应策略,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意志和能力,将STEM课程教学效果最大化.通过多次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发现以趣味的生活化问题、用复杂的真实情境、设计有梯度的活动及创建需协作的复合任务可以在STEM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