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量子阱超晶格的基本物理,量子阱光电子器件对光通信发展的贡献和量子光电子器件对发展计算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指出:半导体量子光电子学的内涵既包含了崭新一代光电子器件的诞生,同时也拓展了以信息的传输、运算和处理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半导体量子光电子学将与微电子技术并举成为未来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照明已成为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人工光源,节能效益显著.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是半导体照明的"核芯",实现超高能效发光器件是国内外半导体照明研发和产业界追求的目标,对掌握半导体照明科技制高点和产业主导权意义重大.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超高能效半导体光源核心材料及器件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YFB0403100)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牵头的项目团队依据半导体照明光源全技术链展开,系统突破材料、芯片、封装与光谱技术,在掌握载流子复合规律基础上建立高效器件模型,通过高质量外延材料提升内量子效率,通过芯片和封装设计提升光提取效率,通过光谱匹配实现高效白光器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3.
光电子晶体材料与器件在科技、军事、先进制造等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光电子晶体材料和器件的研发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光电子晶体材料和器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集成光子学是通过研究与利用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原理,依托芯片集成纳米制造技术,开发芯片化集成光子/光电子器件的学科.该学科在光刻、通信激光雷达量子计算与传感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也是当前我国急需发展的"卡脖子"学科.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基金》1988,2(2):73-78
1.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主要内容:半导体超晶格与量子阱材料制备,超晶格和量子阱的输送特性和深能级特性,超晶格量子阱的光学性质研究,超晶格与量子阱光电器件及物理,非晶态半导体超晶格物理等。  相似文献   

6.
张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8):1095-1098
“镓体系”半导体材料具有高效光电转换效率和光谱覆盖广的突出优点,是助力实现光电子信息产业突破的关键基础材料。为抢占“镓体系”半导体科技制高点,文章在分析“镓体系”半导体科技的战略意义、重大需求和国内外发展态势基础上,从建制化科研组织、基础研究、自主可控的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我国发展“镓体系”半导体科技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是理想的技术上能很好控制的低维物理系统,是一大类以“能带工程”为设计依据和以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人工材料,具有重大的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应用前景。80年代以来,作为物理、材料与器件3者的结合点,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一直是半导体科学最活跃的研究前沿领域。黄昆及其合作者自1986年开展超晶格电子态和声子模理论研究以来,对光学声子模式和激子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在电子态理论上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方法。超晶格振动是超晶格物理的基础。准二维量子结构中的光学振动…  相似文献   

8.
对物质状态的调控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之一。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对硅基材料中电子的调控,导致了晶体管等电子器件的诞生,从而进入信息时代。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器件尺寸的不断减小,能耗问题、量子隧穿与量子涨落效应等从根本上阻碍了器件的进一步微型化和集成,成为现代信息和电子科技发展的瓶颈。我们迫切地需要探索、开发高效率、低能耗和突破量子尺寸效应的新一代器件。从物理本质上看,传统的半导体器件的物理基础,是半导体中电子的扩散输运现象。可以说对半导体中电子扩散输运的深刻理解,催生了20世纪下半叶的一系列信息工业的革命。因此,要突破目前电子工业的发展瓶颈,也必须建立在对凝聚物质新材料、新物态中电子运动模式的深刻理解之上。  相似文献   

9.
信息光电子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引人注目、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研究新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光学技术,对于发展我国的信息光电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微光学器件及应用是信息光电子产业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微电子的快速进步,以及飞秒激光的迅速进展,为新的信息光电子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是目前重要的前沿学科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式墉教授长期从事信息光电子学的研究,在光波导器件物理、半导体激光器及物理、光电子集成器件、有机发光器件、聚合物AWG、光电子及其集成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多晶硅TFT阵列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华南师范大学范广涵教授是电子材料与技术专家,是我国最先从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MOCVD)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所长,A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任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厅电致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是江西省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和国家科协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无机半导体材料量子点由于其特有的发光性能,近几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红绿蓝三色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都能接近于理论值。然而,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如何实现大面积、高分辨率的红绿蓝三色显示屏的制备有待进一步探索。对量子点显示的发展到量子点器件的加工方法进行了回顾;从材料到制造技术,讨论了量子点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向,综述量子点在显示领域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专家档案:成步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子研发中心副主任。目前主要从事Si基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的外延生长及相关光电子器件和光电集成技术的研究。在硅基异质结构材料外延设备、材料生长动力学、硅基光电子学器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博学笃行,进德修业",这是安阳师范学院的校训,也是该校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崔海涛所奉行的信条,他勤于思考,在教学上"用心教书,用情育人";在科研中"不唯书,不唯上,勇攀高峰,敢于创新"。这些,从他在量子信息物理领域的研究中可见一斑。立足大背景寻求新发展量子信息物理,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由信息科学与量子力学学科交叉产生的、全新的研究方向。"这门学科的出现有其重要的意义。"崔海涛介绍,  相似文献   

15.
作为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的结合学科的量子信息学与本质上属于信息并且是博弈信息的核心部分的竞争情报在信息处理、竞争策略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文章探讨了在量子信息学里的量子对策中有着策略优越性表现的量子博弈理论,分析了量子博弈理论与竞争情报在信息博弈内涵上的关联,利用量子博弈理论对竞争情报的策略进行优化,探讨了竞争情报在量子信息空间中的应用,从而给出量子信息条件下基于量子策略的竞争情报模型分析.本文使用量子博弈作为一种策略方法,为量子信息下的竞争情报的信息研究与探索、信息模型与策略提供有益的分析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子束外延(MBE)、化学束外延(CBE)以及金属有机物化学汽相沉积(MOCVD)等超薄层生长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成功地生长出原子级厚度和原子级平整的优质异质结构外延材料。以此为基础,研制成功多种新一代半导体光电子和微电子器件,如:量子阱激光器、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和异质结双极晶晶体管(HBT)等。这些器件不仅大大促进了国防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如雷达、导弹),而且在超高速计算机、卫星通讯和电视接收等方面也有重要应用。超薄层外延材料具有许多新颖的物理特性,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前沿领域之一。随着器件尺寸的减小,表面和界面效应越来越突出,并严重影响器件性能。因此,利用现代表面分析技术,从原子尺度上了解超薄层材料生长机理,及器件表面和界面的物理特性,有利于新型材料和器件的发展。三年来,我们在此领域做了许多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半导体超晶格是当代固体物理学的新生长点和重要前沿领域。它是以具有各种人工剪裁能带结构的半导体低维电子系统(二维、一维和零维)为其主要研究对象,涉及半导体物理、材料和器件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的研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基金项目,它以探索、开发新一代固态电子、光电子器件作为研究工作的着眼点,以生长超薄、陡变和大面积均匀的超晶格、多层异质结等低维量子结构的分子束外延(MBE)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淀积(MOCVD)等超薄层材料生长手段为技术基础,着重开展半导体超晶格低维系统与普通三维固体不同的新物理现象和效应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方面的基础研究,研究和探索新一代超晶格量子器件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结构。本项目的总体设想是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具有国内第一流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对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材料、物理和器件进行综合性基础研究的科研实体,经过“七五”和“八五”期间的工作,应当将我国在该领域内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推进到国际先进行列,并且在某些专题研究方面应当做出具有特色的,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华南师范大学范广涵教授是电子材料与技术专家,是我国最先从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MOCVD)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所长,A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任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教育厅电致光电器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9.
量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当前和未来的重大突破性领域之一,世界科技先进国家无不高度重视量子信息研发,投入巨资以期抢占量子信息科技制高点。本文基于壹专利数据库,对量子信息技术专利进行了申请趋势、技术来源与应用分布、专利技术挖掘以及申请人合作演进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在专利拥有量与市场需求量均居于领先地位;全球各国的布局热点均较为集中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领域,广泛热衷于优化超导器件性能、提升通信传输速率等;量子信息技术专利的重要申请人合作网络规模迅速扩张。并从明确量子信息顶层设计、加强技术跟踪与高价值专利布局、强化协同攻关与专利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分子与塑料电子学与光子学是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其研究目标是利用有机分子、高分子等相关材料,研究与开发具有极快响应速度、极大信息容量和极高转换效率的新型材料与器件,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推动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